月亮慢慢升高了,整个村子被完全笼罩在了银白色的月光之下,大地像是披上了一件神秘的轻纱,显得蒙蒙胧胧,如仙境一般,给人以不太真实的感觉。村子非常安静,在月光下显得出奇的空旷寂寥而又落寞,除了秋虫的鸣叫,或者二虎家里的狗偶尔发出一两声沉闷的低唤,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我的心不由非常伤感,这哪里还是我童年时期的中秋节,那时,尽管物质匮乏,人们生活水平很低,但中秋之夜,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们捉迷藏时的欢叫声更是响彻整个村庄,直到午夜方渐渐安静下来。
而现在呢,村里常住人口越来越少,孩子们有的随父母到外边上学去了,仍然住在村里的,估计也早已不再玩捉迷藏了吧。现在的孩子们,最爱玩的是网游,前些年是玩电脑,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主要改成了玩手机。如今是信息时代了,孩子们谁还玩捉迷藏这种老掉牙的游戏呢。看来,捉迷藏这种农耕时代的游戏,在信息时代大潮的冲击了,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然而,在这样的夜晚,在捉迷藏已经成为永久怀念的中秋之夜,我怎不特别想念当年一起玩捉迷藏的伙伴?
“明月夜,短松冈”,想到这里,面对眼前的景色,我的目光不经意地越过村子前面的一个小小的河漕,向村子对面位于一个山沟的一片茔地望去。在几棵柏树的掩映下,在如梦如幻的月光笼罩下,那里的几处阴暗的坟头,显得黑黢黢的,有些阴森可怖。其中一座坟里埋的是我童年时的一位名叫保国的玩伴。他只比我大一岁,当年玩捉迷藏时,我与他几乎每次都在一起,后来一起读小学,一块儿到镇上读初中,相处得一直不错,以至于成年后,我与他的友谊也一直保持了下来。作为一个农民,他算得上村里比较有文化有见识的人,当年,我到外地读书或者工作时,每当回到故乡,都要到他家转一转。村里的人,尽管都熟识,见面打招呼,有时聚在一起也会说笑一通,但能够谈得来的人并不多,他算是我在村里唯一能够契合深谈的人。
记的有一年,大约是2004年罢,我在外县的一家私立学校任教,由于教的是毕业班,正月初六就开学。正月初五晚上,我又到了他家,既是来聊会儿天,抒发心中的郁闷,又算道一声别。聊到深夜,我方才离开,他照例将我送到大门外。
过了不到十天,要过元宵节了,学校放假,我骑摩托车回家,车刚行驶到院子里,母亲闻声便迎了出来,一看到我,就情绪激动地喊道:“以后你骑摩托车,可千万要小心啊!怕死了!……”
我不由问道:“怎么啦?”
母亲指着村前河漕对面的那个山沟,说:“你还不知道吧,看,保国已经埋在那里了!”
犹如晴天一声霹雳,我不由惊呆了,冲母亲嚷道:“你不要瞎说,他那么年轻,身体又是那么健壮,怎么会……”
“难道我还拿这话开玩笑?你看!……”母亲严肃地回答。
于是,我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村子对面的那个山沟里起了一座新坟,上面还覆盖着几个花圈,红艳艳的,很是刺眼,令人觉得很不舒服。
我不由愕然,一时惊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儿,我才问道:“怎么回事呢?”
“车祸!正月初六,他开着三轮车去走亲戚,返回时与一大货车相撞,还没拉到医院就死了。可能是在亲戚家喝了酒吧,还是因为开车太不小心,或者是三轮车的质量有问题,刹车失灵什么的,就不知道了……”母亲回答。
我不由又猛地一惊,因为我突然想起,初五晚上,我还在他家里与他聊到深夜,我离开时,他打着手电,将我送出门外,嘱咐道:“天黑,走慢点儿。”,此情此声,如在眼前,如在耳边。想不到,在分别后充其量只有半天多的时间,他就因车祸去世了。自此,一个正当年的活生生的人就没了,我与童年时代最要好的伙伴阴阳相隔。从此,每当临近中秋,回忆起童年时代中秋之夜一起玩捉迷藏的经历,他的离去令我更觉得人生是如此的虚幻。
当然,我并没有告诉母亲,初五之夜我曾经与他聊了半个夜晚,多少年来,一直压在心底,从未告诉过她,怕她听了心中更加吃惊。
保国去世后的第一个年底,学校放假回家后,我觉得应该去看一看他的父母,但一直鼓不起勇气,因为我无法面对两位老人深切的痛苦。“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想起去世的儿子,作父母的一定会更加伤心。迁延到年三十,我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便硬着头皮去了,然而,只在他家待了几分钟,我便逃一般地离开了,痛失爱子的父母那痛入心肺的神情,使我难以承受。“夫妻向隅,茅舍无烟”,古典名著中的这句经典描述不由出现在我的脑海。尽管女儿女婿来了,外孙外孙女来了,儿媳孙子也回来了,他们都聚在两位老人周围,竭力为这个家增添人气,烘托热闹的气氛,减轻两位老人失去儿子的悲痛,然而,因为离去的爱子再也回不来了,两位老人的悲痛并没有减轻多少。
现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保国的坟头已是松柏森森。他的母亲因为唯一的儿子突然离世,整日以泪洗面,身体每况愈下,不久患了糖尿病,前几年又得了脑血栓,造成比较严重的偏瘫,基本不能自理了。所幸的是,他的老父亲,身体一直很好,这位坚强的老人,在爱子离世后并没有倒下来,而是更加坚强地站起来,像一个青年人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地操劳,从地里回到家后,还要侍候身患重病的老伴。老人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供孙子读了大学,后来孙子又顺利地上了班。到了这一步,按说老人可以放松地消停下来了,可是,如今八十八高龄的老人,仍然一如既往地在田间地头奔波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位没什么文化的老人估计没有听说过这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言,但是,他却一直在践行这句话,他是中国一位最为普通的农民,但是,我却从他身上看到了农民自强不屈的精神。
我的家乡柳树沟——即使加上处于我们村下面的下柳树沟,也不过二百多口人,然而,近十多年来,在保国之后,又有三人因车祸身亡,其中一个与我年龄相仿,一个年龄比我稍大一点;另一个比我小十多岁,死亡时才二十出头。这样,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共有四名青壮年男子因车祸丧生。如果换算成百分数的话,那就是百分之二,或者千分之二十。也就是说,从比率上说,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一千人的话就会有二十个人死于车祸。这是一个多么庞大而又可怕的数字!在这个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年代,在这个装上橡胶轮子急速飞奔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使像我的家乡柳树沟这样偏远落后的乡村也已经受到深刻影响。尽管村子位于山里面,然而,住在村里,无论是处于哪个角落,即使躺在炕上,每天凌晨六点整,都能非常清晰地听到从距离我家数里远的村口路过的班车的汽笛声。汽车,这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早已打破了山村的静谧,并把如同乘坐牛车踽踽缓行的乡村社会裹挟进了现代社会的市场大潮中来,为中国农村持续几千年的田园牧歌的时代划上了休止符。从此,中秋之夜,悠闲地喝茶聊天,或者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听老人们讲述那美好的神话传说,已经是一种奢侈,成了一个缥缈虚幻的梦想。
传统时代的中秋节,尽管正处于秋收时节,然而,在过节时,村民们总能在忙碌过后体验一种悠闲与怡然。“悠闲”,是赏月必须有的心境,是赏月的充分必要条件。
“闲”,繁体写作“閒”,应该是个典型的会意字,从门从月,是门内之人以门将自己与外界做了相对的隔绝,从而由身之隔到心之静,使生命从暄嚣的外界回到最本真、最恬静、最纯洁的状态,从而进入一种极为悠闲雅致的意境。试想一下,结庐乡间,在室内半坐半卧,隔着垂挂在门上的珠帘,仰望天空中的一轮浩月,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画面。或者换一种假设,天空中的月亮,将它清幽柔和的光线,透过茅舍的门户,投射到室内;而室内的人呢,在月光笼罩之下,或散漫地读书,或悠闲地品茗,这又是一种多么恬淡闲适的意境,多么令人神往艳羡啊!
然而,“閒”简化为“闲”后,原来的意境荡然无存,我坚持认为,那个做出这种简化决定的所谓文字专家,一定是一个最为庸俗不堪,最没情调,最为粗野的人,就是将满满一盆最为肮脏的洗脚水兜头泼到他的脸上,也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鄙夷与不屑。
然而,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与使我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我们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情境中去悠闲地赏月了。
汽车是一柄双刃剑,在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困扰、伤害甚至巨大灾难。我们村里因车祸身亡的四个人,便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的离去,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四个家庭的灭顶之灾。亲人的离去,使家庭出现了永远的残缺,他们的妻儿父母,从此深陷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家庭团圆,从此成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满月当空照耀,阖家欢聚的中秋之夜,他们的心灵必然会更加陷入深深的煎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