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娥进屋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一套衣服,杨雪娥说:“单老师,赶快把身上的湿衣服换下来吧,湿衣服穿在身上,容易着凉的。这是孩子爸爸退伍时的衣服,也不知道合身不?”
这时,一阵风吹来,单天书不自觉地浑身一颤。尽管是暮春了,淋了雨,湿衣服穿在身上被风一吹,着实的冷。
接过衣服,单天书背着杨雪娥换上,除了稍微地肥大了一些,总体还是蛮合身的。
等单天书换好了衣服,杨雪娥端过一碗姜汤说:“单老师,热的姜汤,趁热喝了吧,渡渡暖,预防感冒。”
单天书笑笑说:“你赶快喝吧,我没那么娇气。”
话还没说完,一个大大的喷嚏从单天书嘴中打了出来。杨雪娥忍禁不住地笑了起来:“还夸海口不,快喝了吧,我已经喝过了。”
这时的杨雪娥,换了一件白底碎花的衬衣,头发虽然湿漉漉的披在肩上,整齐的耷拉着,俨然已经被梳理过。杨雪娥突然的灿烂笑容,就好似雨后的梨花,娇羞而且妩媚,一时间把单天书看呆了。为了掩饰自己的囧态,尴尬地接过姜汤碗,一气把它喝完。
一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天色大亮,东方的朝霞映红了半边的天空,一轮朝阳正透着薄薄的云层冉冉升起。因为下雨的缘故,推迟了制作豆腐所有节奏,直至现在,豆腐才入框上包。看着热气腾腾的豆腐。单天书笑了笑说:“还好,不算太晚,我也该回校了。”
杨雪娥点了点头说:“单老师,谢谢你,快回吧。”
单天书走了几步,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过头说:“哦,差点忘记了,杨雪娥,明天我来不了了,省城来电话了,我的妈妈病了,我请了假回家探视几天。”
单天书一直称呼杨雪娥为夏月妈妈,今天突然改口,单天书自己都感觉有些拗口,不觉面上一红。
杨雪娥接着说道:“阿姨病了,是大事,你赶快回去看看吧,家里我能照顾得来的,你放心吧。祝愿阿姨早日康复!”
单天书接着说道:“谢谢你的祝福,再见。”
说完,走出了杨雪娥家的院子。
凌晨2点,杨雪娥被闹钟声吵醒,害怕吵到孩子,一把把闹钟止住。看着身边熟睡的夏天,心里泛起一丝甜蜜和满足。
起了床的杨雪娥,不由得朝院子的门口望去。空荡荡的院子,寂静的悄无声息,心头不由一阵失落。
添上豆子,杨雪娥开始磨起豆浆来,一边磨一边任由思绪游离。心中老是定格一组画面:单天书英俊帅气的脸庞沁满了汗水,洁白的衬衣被汗水湿透,衬衣紧紧地贴在矫健的肌肤上。最迷人的是,一副斯文的镜框架在鼻端,每隔段时间,单天书习惯性的用手指校正一下眼镜。
突然,画面中夏天华的影像重叠在一起,紧接着夏月、夏雷、夏雨那纯真的模样出现在画面里,最后是婆婆期待的眼神,杨雪娥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心中有个声音一直在说:“杨雪娥呀,杨雪娥,你可是在婆婆面前立下毒誓的人,怎么可以任由这般念头滋生。再说你可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人家可是高干子弟,有文化素养的一个人,怎么会呢?自己也太痴心妄想了吧,人家只是觉得自己可怜,在帮帮自己而已。再说了,自己比他可大了7岁呢。杨雪娥,你不可以对任何人有想法,你对得起夏天华吗?你对得起一家的人吗?杨雪娥你不能自私,你不可以,你不可以。”
杨雪娥嘲弄的笑了一下自己,继续自己手中活计。
天刚亮,就推着车子,载着一车的豆腐,向菜场的方向走去。
三天后,单天书回到了镇子上。
傍晚时分,带着大包小包出现在杨雪娥的家里。给杨雪娥的婆婆带了一些营养品,给孩子们带了一些糖果和玩具。看着孩子们吃着糖果,拿上玩具欢天喜地地跑开,单天书由衷的高兴。
单天书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从口袋里取出了一袋东西递给了杨雪娥,杨雪娥也犹豫了一下,方才接了过去问道:“这是什么?”
单天书回答道:“雪花膏,送给你的,现在城里的女人都在用它。”
一丝红晕飞上杨雪娥的脸颊,赶紧接着单天书的话说:“干吗花这冤枉钱?回了一趟家,给孩子们带了这么多的东西,真不好意思的。阿姨的病怎么样了呀?”
单天书回答道:“妈妈那是老毛病,每年总要复发一两次的,已经痊愈了。”
单天书又说道:“学校安排我到邻近的镇上去支教,大概一两个月也回不来,这段日子,我就不能帮你磨豆腐了。”
杨雪娥赶紧说:“你去吧,这一年来,已经麻烦你够多的了。”
彼此又说了许多客气的话。
杨雪娥说:“在这里吃晚饭吧。”
单天书说:“我已经吃过了。”
又简单地说了几句,单天书离开了杨雪娥的家,回到了学校。
转眼,夏天5岁了,夏雷、夏雨兄弟俩已经上了小学。
每年的年根岁尾,梁天柱、李根连、陈栋廷都会齐聚杨雪娥的家,不为别的,只为当初的诺言。然后小住几日,把家里家外打扫干净,过年的柴火劈好码好,临走的时候,再给全家人置办了新衣服,塞给老人一点钱,然后便各自回家。
梁天柱、李根连、陈栋廷相继转业到了地方。梁天柱转业到一家纺织厂做了厂长;李根连转业到了地方乡镇做了民政主任;陈栋廷到了一家国企做了保卫科的科长。那个年代,尽管他们三家过得也不富裕,但是每年的约定,他们一直坚守,年年如此,从没落过。
这一年的冬天,天气异常的冷,灰暗的天空,凛冽的寒风刺骨的刮着。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围巾把头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寒风灌了进去。
杨雪娥的生意今天特别的差,已经到了下午放学时间,豆腐还剩下半筐没有卖完。许是天气的原因,大家选择了不愿意出门,随便凑合一顿。
突然,夏雷、夏雨、夏月姊妹三人从菜场的进口一路奔跑过来。离了老远,嘴里就喊:“妈,妈,奶奶摔倒了……”
杨雪娥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还是发生了。等三个孩子跑到跟前,已经累得直不起腰来,张着嘴呼着热气。
杨雪娥赶紧收拾摊子,推着车子火急火燎地向家里赶去。
婆婆摔倒在桌子的旁边,已经昏迷不省人事。5岁的小夏天一直蹲守在奶奶的旁边,一边用小手拉扯着奶奶,一边被吓得哇哇直哭;嘴里还嚷着:“奶奶,奶奶……”
旁边暖瓶被摔在地上,内胆已经坏掉,水淌了一地。一个碗远远地滚在一边。看这个样子,一定是婆婆口渴了,为了倒热水,才不小心摔倒的。
杨雪娥找来了平板车,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婆婆弄上车子。杨雪娥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一时乱了方寸。一边拉上车子,一边对夏月说:“夏月,快去学校找单老师,让他到镇医院去。”
夏月看着慌乱的妈妈,胡乱应了一声,一溜烟向学校的方向跑去。
医院里,婆婆呼吸微弱,医生正在紧张地实施急救和全面的检查。
走廊上,单天书、杨雪娥带着几个孩子,正在焦急地等着结果。
终于,病房的门打开,内科的江主任示意杨雪娥他们进去。杨雪娥让孩子们在外面等着,只和单天书进了病房。
江主任一脸严肃地说:“病人的病情不容乐观,腿部两处骨折,脾脏被硬物碰撞,已经破裂。我们镇上的医疗条件有限,建议转到省城大医院治疗。”
杨雪娥愕然地望着江主任,一时间接受不了,没想到婆婆摔的这一跤,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江主任看了一眼杨雪娥说:“病人脾脏出血,已经不能等了,快拿决定吧,否则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我们医院负责救护车,立即转省城大医院。”
杨雪娥坚定地说:“一定要救活婆婆,你们等我一下,我把孩子们安排一下,就去省城大医院。”
说完杨雪娥走出了病房,带上孩子们回到了家,敲开了隔壁李婶的家的门,委托李婶帮助照看一下孩子们。便带上家里多年的积蓄,来到了医院。
单天书远远地看见杨雪娥就说:“刚才我回了学校请了假,我和你一块去省城吧,省城你人生地不熟的,再说省城的医院我有个同学在里面,看起病来就方便些。”
杨雪娥感激地望着单天书,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到了省城医院,已经是凌晨4点,婆婆直接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了疏导体内的积血。
单天书的同学正好当值,只是不负责内科的科室。
单天书的同学连夜联系了几位专家进行会诊,经过两个小时的论证,拿出了治疗方案。
杨雪娥把多年的积蓄一次交上,也仅仅够手术费,什么医药费、住院费、重症监护费……,还差一大截呢。这可怎么办呀?杨雪娥愁容满面走出了交费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