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它们是世上最为勤快的鸟儿,白天很少在窝里休息,孩子们,你们看,它们不断地飞出去,又飞回来,衔起窝内陈旧的杂草或鸟粪,飞到遥远的地方丢弃了,再衔回新泥加固旧窝。而且,它们是最有尊严的鸟儿,从不在主人家里觅食,你们看,咱家屋顶上晒的红枣、谷子,就是悬挂在屋檐下,与燕子窝紧挨着的玉米,燕子连看都不看一眼,它们总是飞到最为遥远的地方,靠自己的力气觅食。它们住得与人最近,却从来不会被人伤害,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大跃进那几年,树叶、草根,甚至连花生皮、玉米核都被饿得双眼发青的人们吃光了;地洞中的老鼠,都被人们挖出来逮住吃了,池塘中的青蛙也被人们吃得几乎绝了迹,可住在人们屋檐下的燕子,人们伸手就能够到它们的窝,夜里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们逮住,可它们却从来没被人伤害过。”王焕枝指着忙忙碌碌的燕子,对儿女们说。

“最讨厌的是麻雀,每天都在寻思着偷谷子吃,而且一来就是一大群,蹦蹦跳跳地来到打谷场上,一边偷一边这瞅瞅那看看,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所以,我讨厌麻雀,喜欢燕子!”大燕子说。

“我们老师说,燕子是益鸟,专门抓害虫吃,保护庄稼和森林!”二燕子说。

“就是啊,燕子这么好,它们每年都要住到咱们家里来,你们谁都不能伤害它们,老人们说了,伤害燕子瞎眼睛呢!”王焕枝说。

“娘,我想成为一只小燕子……”小女儿嗲声嗲气地说。

大燕子和二燕子吃吃笑了,无不嘲讽地说:“你看你长得又矮又胖,哪像小燕子,分明是只小麻雀!”

“你们才是麻雀呢!你是大麻雀,她是二麻雀,我是小燕子。”小女儿指着两个姐姐说,然后又指了指自己,说完,一蹦一跳地唱了起来。那是由王路作词,王丹凤唱红的一首儿歌:

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

燕子说:这里春天最美丽

……

春末夏初,乳燕破壳而出后,王焕枝家的屋檐下就更为热闹了。这时,升级为父母的两只成年燕子就更加忙碌起来,整个白天,几乎一刻消停的工夫都没有了。而乳燕们的精神头显得更足,每当看到爸爸或妈妈嘴里衔着食物飞回来,燕子窝内的这群赤红色的,身上连羽毛都还没长出的乳燕,便竭力抬起头,伸出鹅黄色的喙,身挨着身,头并着头,“唧唧”地叫着,拼命向前探,尽可能让父母关注到自己,从而使父母把食物送到自己口里。

这只成年燕子将食物喂给一只乳燕后,便马上掉头而去,又飞向极遥远的地方,为孩子们寻觅新的食物去了。

不一会儿,另一只成年燕子飞回来了,刚刚消停下来的乳燕们随即又兴奋地踊跃而起……

有一次,在争抢食物的过程中,一只乳燕从窝内掉了下来,这只乳燕全身已经长满绒毛,然而翅膀和尾羽远未发育完全,双足也软得很,它扑楞着一次次想飞起来,结果只能蹭着地面兜圈子。

两只成年燕子这时再也顾不得出去觅食,它们像两只无头苍蝇一样,恓恓惶惶地在王焕枝家的院子里飞来飞去,不断地飞到自己的孩子面前,发出凄厉的叫声。可是,一只长成形的乳燕,不比一只小虫子,鸟儿终究是鸟儿,它们实在没有能力将它衔起来弄回窝里去。

恰好这一天,王焕枝娘家一位侄子来姑姑家走亲,侄儿七八岁,正是贪玩的年龄,执意想将这只鸟带回家养起来。王焕枝起初自然是断然拒绝了,于是侄子便大哭大闹。王焕枝犹豫再三,最后实在拗不过躺在地上打滚撒泼的侄儿,只好答应送给他,可毕竟很不放心,便向侄儿千叮咛万嘱咐道:“既然送给你了,那你可得好好养着,这是一条命啊!……”

侄子立即破涕为笑,赌咒发誓地答应道:“大姑,您就放心吧,我知道,伤害燕子是会瞎眼的,我怎么会对它不好呢!我会每天到野地里捉虫子喂它,比它的爸爸妈妈对它还好,也省了每次爸爸妈妈叼着食物回来后,它与兄弟姐妹们争了,这次不是因为争吃的,它还不会掉出来呢。大姑,我一定将它养得胖胖的,壮壮的,过几天我就带着它回来,到时候,我要将我这一只燕子同燕子窝里的它的兄弟姐妹比一比,看谁长得壮!我这一只如果比燕子窝里的瘦了,让我双眼变瞎!”

“哎呀小祖宗,快别发这样的毒誓了,我相信你还不行?!”王焕枝皱着眉头,连忙制止侄儿道。

在两只成年燕子悲戚地叫声中,王焕枝的侄儿将这只乳燕放进一个小篮子里,上面再用一块布蒙住,兴高采烈地着回了家。

侄儿走后,王焕枝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地等待着侄儿带着燕子返回,然而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以前经常来的侄子却一直没再登门,一种不祥的预感从王焕枝心头掠过。果然,当两个月后,王焕枝回娘家看望父母时,这才知道,那只乳燕被小侄子带回家后的第三天就死了。

王焕枝这才知道,燕子是很难人工养活的,从此,再发生了乳燕从窝里掉出来的情况时,王焕枝就立即让儿子燕来将这小鸟捧起来,踩到一个杌子上,再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到燕子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