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那可是梅家祖宗传下来的产业……”梅世达第一时间提醒梅清远。
“老爷,您要三思呀!”管家梅青山也在一旁提示。
梅清远凄惨地笑了笑:“世道变了,既然梅家码头成了祸端,为了能够永远远离祸端,让梅林埠子上的父老乡亲长久保一方平安,梅清远只能愧对祖先了,从此梅家世代不许在梅林埠子修建码头,不仅梅家不许修建码头,任何人想修我梅清远第一个不答应。”
梅清远的话讲完,下面先是寂静无声,不知道谁带头第一个鼓了掌,接着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其间还夹杂零落的叫好声:“梅老爷,我们支持你!对,我们支持你……”
林子坤也没想到梅清远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听着雷鸣般的掌声和大家的呼声,知道这一局他好像又输掉了,要是知道这个结局,那当初还不如顺时而动,最起码大家也会高看他一眼。不行,不能败得这么狼狈,他要做垂死挣扎。
“你说浙系军阀和皖系军阀要开战,你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林子坤又开始发难。
“这个……”梅清远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前期的丝绸抢劫是一个惊天的秘密,如果现在说出苏沐阳的话,林子坤很容易就联想到上次的抢劫丝绸的事情,那么梅林两家真的就结下仇怨,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局面,如果不说出苏沐阳透露的信息,他又不知道如何说服林子坤。
梅清远正踌躇间,林子坤看出他的犹豫,又接着说:“你怎么不说了?你一方面大义凛然拯救众乡亲放弃梅家码头,而另一方面你又说不出消息的来源,谁知道你葫芦里面买什么药,如果今天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你认为众乡亲谁会信你呢?”
林子坤的话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场又开始沸腾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梅老爷,你说呀……”梅姓的一干人开始叫嚷着让梅清远快说。
“谁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万一打什么坏主意也说不定。”林姓的开始胡乱地猜测。
会场一时又处于失控的状态,梅世达和梅青山也在催促梅清远快说,梅清远骑虎难下,他无数次否决自己想说出的冲动,这个秘密只能烂在心里。
就在梅清远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我相信。”
梅清远转过头一看,发现梅林埠子镇长楚文博正大踏步走上台来,下面顿时一阵骚乱。
“楚镇长怎么来了……?”
见大家一脸的茫然,楚文博笑着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我在台下已经站了好长时间,也听到了梅清远梅老爷的慷慨陈辞和梅老爷为了保护大家的大义凛然,当然我也听见了大家的疑惑,作为一镇之长我是不应该在这样的集会中抛头露面,更不应该把一些信息透露给大家。”
说到这里,楚镇长停顿了一下,用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审视着台下的人群,接着说:“但是,我听见了梅清远梅老爷的话,我被感动了,说实话作为一镇之长我很惭愧,梅老爷的话不假,浙系军阀和皖系军阀马上就要开战了,我不想在这公开场合说,怕的是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看到梅老爷被冤枉,我实在于心不忍。”
楚镇长似乎有些激动,眼中竟然泛起了泪光。
“看到梅林尚且像梅老爷这样的人存在,我们中国就有希望。”
楚文博觉得自己太有些情绪化了,言辞也有些露骨。
他好像在努力地让自己平复下来,然后又接着说:“梅老爷分析是正确的,为了躲避战火,把梅家码头迁移到六里外,无非就是保护梅林埠子最好的方法,所以,我决定梅家码头由梅林埠子政府出资修建,但是梅林埠子各家各户都要出一份劳力,大家看好不好?”
镇长楚文博出面证实了梅清远的话,大家哪有不信的道理,大家纷纷响应:“楚镇长,保护自己的家园,这份工作义不容辞……”
楚文博一番话语彻底地帮助梅清远击败了林子坤,看着大家群情激昂的样子,林子坤尴尬地站在那里,浑身有点不自然。楚文博向梅清远招了一下手,梅清远会意地同楚文博走下高台径直向林子坤走来,走到林子坤的面前停了下来笑着说:“林子坤林老爷的担心也是对的,人民的事人民当家作主,每个人都有质疑和发言的权利,你们梅林两家世代为邻,彼此关心照顾是应该的,梅林两家的祖训就很好,钟声响人心齐,有敌来犯虽强必诛。”
林子坤开始认为楚文博会批评他几句,没想到楚文博不仅没有批评他,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不禁眉飞色舞随着楚文博的话高呼起来:“钟声响人心齐,有敌来犯虽强必诛。”
顿时人群中有了响应,大家一起高呼:“钟声响人心齐,有敌来犯虽强必诛。”
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强,高亢的声音在梅林两家祠堂的上空飘荡……
看着大家都一呼百应,梅清远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看着身边这位楚文博镇长,脸上又陷入了一片迷茫,对于楚文博他并不是很熟悉,只知道他调来梅林埠子时间不长,以前的那位镇长因为一直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被梅清远和林子坤携手联名上告挤对走了,那位镇长走了以后,楚文博是接任的镇长,虽然接触也就几面,不论是谈吐还是做事的风格,梅清远觉得这位楚镇长不简单。
码头在新的地址上开始修建了,梅林埠子众乡亲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梅清远为了表达决心,把梅家码头上的仓库全部拆完,把拆下来的砖瓦全部贡献给了新码头,并且把原有的码头设施夷为平地,梅家码头自此终结,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条船队。
人心齐泰山移,短短的一个半月,新修建的码头完工了,完工那天镇长楚文博亲自剪了彩,新码头易名为梅林码头,成了一个公共的码头,不管来往的船只都可以随意停靠。
码头的事情有了着落,堆积在心头的负担放下了,梅清远感觉从未有的轻松。
梅清远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每天巡巡店,打理打理船队,其余的时间陪陪三个夫人聊聊天,或者看看书练练字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