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金陵之约

在那如梦如幻的仙境之中,宝玉独自漫步前行。他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袍,那长袍像是用月光编织而成,散发着淡淡的光晕。袍角绣着精致的云纹,云纹栩栩如生,仿佛是真正的云朵在袍角飘荡,随风轻轻飘动,如同云朵在天空中缓缓游走。他的面容依旧如往昔般俊美,眉如墨画,那眉毛像是被最细腻的画笔精心勾勒而成,浓密而有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黑羽;眸若星子,他的双眸深邃而明亮,像是藏着万千星辰,闪烁着智慧与深情,只是多了几分历经岁月的沉静,那沉静如同静谧的深湖,表面平静,却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一头乌发用丝带松松地束起,丝带像是一条灵动的小蛇,缠绕在他的发间。几缕碎发垂在额前,像是几缕调皮的丝线,增添了些许随性,又似几抹淡淡的阴影,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神秘。

忽闻前面环佩铿锵有韵,这声音宛如清泉击石,清脆悦耳。抬眼望去,只见绛珠缓缓走来。如今的绛珠,宛如一朵盛开在仙境的白莲,她的美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不似在红尘中那般娇弱,而是透着一种坚韧与圣洁。她的皮肤白皙似雪,透着淡淡的光泽,那光泽如同月光洒在雪地上,清冷而迷人,仿佛羊脂玉一般温润,让人忍不住想要触摸,却又怕亵渎了这份圣洁。一双丹凤眼,眼波流转间尽是灵动与聪慧,那眼波像是一湾清泉,清澈而深邃,又似闪烁的星子,明亮而迷人。眼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那目光像是能洞悉世间一切,仿佛她是这世间的智者,看透了所有的悲欢离合。她的嘴唇如同娇艳的樱桃,不点而朱,那嘴唇像是两片娇嫩的花瓣,微微嘟起时充满了诱惑。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般垂在身后,仅用一根丝带简单束起,丝带像是一条黑色的绸缎,在她的发间滑动。几支晶莹剔透的玉簪斜插其间,玉簪像是盛开在黑发中的玉兰花,散发着淡淡的光晕。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纱衣,衣袂飘飘,那纱衣像是用天空的颜色染成,又像是由云朵织就。走动间仿佛携着一阵清风,那清风像是她的使者,为她驱散周围的仙雾,让她如同仙子下凡般出现在宝玉面前。

看见当面走来的宝玉,绛珠便笑着迎上去,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周围的清冷。她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像是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你这是从哪里来,又是要到哪里去?”宝玉笑着拉住她的手,他的手修长而有力,手指像是一根根修长的玉竹,紧紧握住绛珠的手,似是怕她消失不见。他的手上传来的温度,让绛珠心中泛起一丝温暖。“又是许久不见妹妹,自然是来看望你啊。”宝玉的声音温柔而深情,那声音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绛珠的心田,目光中满是眷恋,那眷恋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将绛珠紧紧包围。

绛珠抿嘴微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嗔怪:“少来哄人。你我红尘一别,已经过去了800年,你才想到来看我?”她的话语中虽然带着嗔怪,却没有真正的责怪之意,反而像是小情侣之间的撒娇。宝玉笑着辩解,他的眼眸中闪烁着真诚,那真诚像是夜空中最亮的北斗星:“你我心心相印,便是万年不见,也是一样的。”他的话语如同誓言般坚定,回荡在这片仙境之中。绛珠微微点头,轻声言道:“好一个心心相印、万年不变。”此时,周围的仙雾缭绕,仙雾像是一群调皮的精灵,在他们身边嬉戏玩耍,似是在为他们的重逢增添一抹神秘的氛围。绛珠心中泛起一丝涟漪,那涟漪像是平静湖面上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一圈圈地扩散开来。她看着宝玉熟悉的面容,往昔的记忆涌上心头。她深知宝玉的情谊,可这800年的时光,也在她心中留下了淡淡的痕迹,那痕迹像是一道浅浅的伤疤,虽然不疼,却也无法抹去。

在那如梦如幻的仙境之中,绛珠早已修炼成彻晓天地万物的通灵之人。她身姿婀娜,一袭白衣胜雪,乌发如云般披散在她那纤细而柔弱的双肩上。她的面容白皙如雪,双眸犹如深邃的幽潭,透着无尽的聪慧与灵动,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的秘密。此时的她,站在一片绚烂盛开的繁花之间,那些花儿姹紫嫣红,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宛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微风轻轻拂过,花朵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低语。

绛珠看着眼前的宝玉,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宝玉呢,他身穿着一袭锦缎长袍,袍上绣着精美的云纹图案,随着他的动作似有流动之感。他的面容英俊不凡,眉如墨画,一双星目炯炯有神,此刻那眼中满是期待与焦急。他那乌黑的头发用一根丝带束起,几缕碎发垂落在脸庞两侧,更添几分洒脱。

“你是来找警幻姐姐吧?想来必是向她询查,你那个不是姐姐,也不是妹妹的晓玉才对。”绛珠的声音宛如清泉击石,清脆悦耳。宝玉听了这话,不禁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像是要冲破这寂静的仙境,在空气中回荡许久。他频频点头,额前的发丝也跟着晃动。“真是什么也瞒不过你。想必你是知道她的去向了?”

绛珠轻轻抬起那如羊脂玉般的手,轻抚着身旁一朵娇艳的花朵,她的目光有些悠远。“你不必去问警幻姐姐了。晓玉已经步你当年后尘去了。你是要去阻止她吗?”宝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他微微皱起那好看的眉头,犹如平静的湖面泛起一丝涟漪。他心中想道:“晓玉这丫头,总是这般任性,她哪里懂得尘世的复杂与危险。我在那红尘中历经了多少悲欢离合,怎能眼睁睁看着她重蹈我的覆辙。”他坚定地看着绛珠说:“只是想告诫她一下,免得她不能自拔。”绛珠听了,轻轻一声叹息,这叹息声像是风中飘落的一片树叶,充满了无奈。她抬眼望向远方,那远方云雾缭绕,仿佛隐藏着无数未知的秘密。“你以为会有用吗?”宝玉紧握着拳头,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决然:“我又何尝不知?尽心而已。”“那就去吧。”

宝玉转身离去,他的背影略显落寞,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一只受伤的鸟儿在风中挣扎着翅膀。他的脚步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尖上。他的心里思绪万千,晓玉的事情让他十分挂心,他害怕晓玉会像他曾经在红尘中那样受到伤害。他加快了脚步,向着未知的方向走去,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那仙境的迷雾之中。

而在尘世的这一边,那叶冠山站在假山旁边。他身形挺拔,宛如一棵苍松,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那中山装的布料看起来质地精良,线条简洁流畅,完美地贴合在他的身上,凸显出他那宽阔的肩膀和矫健的身姿。他的头发整齐地梳向脑后,每一根头发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理,乌黑发亮。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儒雅和睿智,就像深邃的夜空里闪烁的星辰,令人着迷。他的脸庞轮廓分明,鼻梁高挺如同山峰,嘴唇总是带着一抹温和的笑意,像是春天里柔和的阳光,能温暖人心。

晓玉站在他的身旁,宛如一朵盛开的小花,散发着青春与活力的气息。晓玉今天穿着一件粉色的连衣裙,裙子的颜色如同天边的晚霞,绚丽而柔和。裙子上绣着小小的碎花,那些碎花精致细腻,宛如繁星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她的脖子上挂着一条细细的银项链,吊坠是一颗圆润的珍珠,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就像晓玉那温柔的内心。她的面容精致得如同瓷娃娃一般,眼睛如同黑宝石般明亮,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像两把小扇子,每一次闪动都像是在轻轻撩动着人的心弦。

叶冠山的目光落在晓玉身上,他的眼神中满是倾慕与眷恋。他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问到宝玉之事。晓玉听了,心中有些纠结,她不想对叶冠山有所隐瞒,但又不知如何说起,只得敷衍了几句。“也差不多呢。我哥哥虽未曾投入名师门下,倒也算在‘红学’领域自学成才,研究颇为透彻。”晓玉的声音清脆,如同山间跳跃的百灵鸟,婉转悠扬。

叶冠山听了,后悔不迭,他的脸微微泛红,就像天边的一抹晚霞。他挠了挠头,那动作有些笨拙却又透着可爱。他有些懊恼地说:“那我真该向他多多讨教的。”晓玉看着他的样子,不禁笑着打趣:“你不必如此,想问就问我。”叶冠山听了这话,突然想起他们在一起讨论《红楼梦》时的情景。

那时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那是一种温暖而柔和的金色光线,像是给他们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那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仿佛能将人带入那遥远的文学世界。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堆满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以及研究资料。那些书籍有的纸张已经泛黄,散发着岁月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自己见证的无数个日夜的研读与思考。每次讨论时,晓玉总是能提出许多独特的见解,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突然绽放的烟火,璀璨而耀眼。她的双手不停地比划着,像是两只灵动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仿佛要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全部展现出来。

叶冠山拉住晓玉的手,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紧张。他的心跳陡然加快,像是擂鼓一般在胸腔里轰鸣。他感觉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话到嘴边却又难以出口。“我今天来不是找你讨论《红楼梦》。”晓玉笑着问:“那你有什么事情?”叶冠山的脸更红了,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晓玉,眼中满是不舍。他的心里像是有一团乱麻,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他想:“我就要毕业了,以后可能就再也见不到晓玉了,我一定要在今天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可是我又害怕被她拒绝,那该怎么办呢?”

晓玉心中一动,她其实早已察觉到叶冠山对自己的感情,可是她自己也有些迷茫。她看着叶冠山,微微歪着头,故作轻松地说:“很难吗?不会啊。师兄是从福州来的,就是回到福州,想回北京一次也很容易。飞机只需要60分钟,动车只有3小时。”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犹豫,她在想:“我对师兄是有好感的,可是我还不想这么早就被感情束缚住,我还有自己的梦想,我想去探索更广阔的学术世界,我该怎么和他说呢?”

叶冠山抓紧晓玉的手,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急切:“师妹,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师兄嘴拙,我……我……”他的内心在挣扎,他多么希望晓玉能明白他的心意,可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甄晓玉轻轻拍拍叶冠山的手背,她的手柔软而温暖,像一阵春风拂过叶冠山的心田。她细声细气地说:“师兄的意思我明白。凭缘吧。师兄,你我萍水相逢,你对小师妹有许多不知。来日方长,有缘总会走到一起。还是不要给对方牵绊得好。”

叶冠山有些着急起来,他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那些汗珠像是清晨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他的眼睛里满是渴望:“你就不能现在答应?”甄晓玉轻轻摇摇头,她的眼神坚定得像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峰。“师兄,现在真的不能。这样吧,我和你做个约定,三年之后,你我在金陵城相会,如何?”叶冠山有些疑惑地问:“你是说,等你毕业之后,在南京相会?可南京城这么大,我也不知道你家住哪里?在何处等你?”甄晓玉调皮地眨眨眼睛,她的眼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像是藏着无数的宝藏。“自然是大观园里的怡红院。”叶冠山木木地傻看着晓玉反问:“怡红院?怡红院在南京吗?再说,那怡红院那是曹雪芹笔下的产物,现实世界又何来这么一个去处?”晓玉自信地笑着说:“我说有,一定有。三年之后,你去金陵城一定找得到这个地方。”叶冠山看着甄晓玉一本正经的样子,只能相信了。

叶冠山看着晓玉,心中五味杂陈。他想:“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期间会发生很多事情,晓玉会不会改变心意呢?可是我又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只能期待三年后的相遇了。”晓玉也在心里默默想着:“这三年,我要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想,至于和师兄的感情,就交给命运吧。”他们站在那里,周围的环境仿佛也变得安静下来,只有微风轻轻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为他们的约定做着见证。

3个月之后。叶冠山毕业返回福建,回到厦大文学系,出任了近代文学的副教授,专讲《红楼梦》研究。叶冠山站在厦大的校园里,看着熟悉的校园景色,心中却满是对晓玉的思念。他常常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望着窗外的绿树发呆,脑海中浮现出晓玉的面容。他想着晓玉说的三年之约,心中既期待又有些担忧。他不知道三年之后,自己是否真的能在金陵城找到那个所谓的怡红院,也不知道晓玉是否真的会赴约。但他知道,这个约定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中种下了希望。

而晓玉在北京也在努力地学习着,她每天都会去图书馆,沉浸在书海之中。她偶尔也会想起叶冠山,想起他的温柔和执着。她不知道自己三年后的决定是否正确,但她知道,在这三年里,她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中。她相信命运会给她一个答案,就像她相信怡红院一定会出现在金陵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