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有件事不明白,参加‘铡刀会’的人员可不光是刘家庄子的人,还有响铃村、于家庙、六里庄、西五里、篓子庄等七八个村呢,他们能参加吗?人少了,可没有多大阵势。”刘庆祥毕竟是位见过世面的人,考虑事比较全面一些,他无不担心地说。
“三鞭子”走到刘庆祥坐的桌子前面,给他的茶碗续了水,见刘庆祥放下水碗后,才不慌不忙地说:“叔,这次圈地事件,主要是咱们两个村的事,响铃村肯定参加,于家庙和篓子庄虽说和圈地这件事无关,但俺敢肯定,俺和东家去联系一下这两个村的‘铡刀会’,就算不是全村参加,也会有不少人响应咱们,俺觉得……”
“他们不参加,俺就用梭镖戳了他们,别忘了,大前年闹土匪,是俺和‘鞭子’领人救的他们。”没等“三鞭子”说完,刘建顺抢着插嘴说。
“三鞭子”走到东家面前,扶着东家的肩膀按到马扎上,然后继续说道:“单靠‘铡刀会’这帮人是不行的,‘铡刀会’的人可以起带头作用,这些人可以发动他们的家人一起参加,人多了,阵势大了,到县公署一闹,才能吓住他们。”
“对,那些被抓走了人的家庭,要把关系近的亲人都发动起来,外人都去救他们的亲人了,一个灵棚趴着的人更不能不去。”刘庆祥看了几个侄子一眼说。
一直坐在里屋炕沿上不说话的月娥搭腔了,她说:“三叔,俺知道这件事是你们男人们管的事,按老礼儿来讲,不该俺们女人们搭腔,可俺听了你们刚才说的话,感觉有点理不出头绪,俺想说两句,说的对与不对,大伙们也别生气。”
刘庆祥知道月娥心眼子多,办事牢靠,连忙说:“大义他娘,你有话尽管说。”
“三叔,俺觉得光在这里叽咕没用,人家有啥想法,谁能知道?俺认为你们男人们还是分分工,看看谁去响铃村联系,谁去俺们村姓赵的那些人那儿联系,谁去另外几个村联系,弄实了有哪些人参加,再商量怎么去救人。”月娥一股脑地把心里盘算的事说了出来。
“三鞭子”觉得女东家说得非常在理,不等刘庆祥发话,抢着说:“东家说得对,咱光在这儿瞎盘算没有用,先去摸摸底是最应该做的。”
刘庆祥不在乎那几亩荒地,他心里非常担心那个脾气和爆仗一样的儿子,害怕刘三愣子在县公署关久了,不知又给他捅出什么篓子,心里恨不得立刻让儿子回家,但是,他也明白这事急不得,他下午和老中医偷偷地去过县城南关,拜托大生堂的丁先生,去县公署打听一下,县知事对圈地事件怎么处理,要是县公署处理这些被抓的人不严,也没必要把事情闹大,至于“三鞭子”得到什么结果,那是他自己的事,不能让大伙陪他受罪。丁先生答应去县公署扫听这事,明天上午给回信儿。月娥的话,正好符合刘庆祥的打算,于是,刘庆祥说:“大义娘说得有道理,俺看还是分分工,去摸摸底吧,要是大伙们没几个响应的,咱们也不能硬着来,再说了,县里怎么处理这件事,咱们还不知道,俺已经托人去县公署打听了,明天或许有个信儿。”
包括“三鞭子”和刘建顺在内,议事的人都同意刘庆祥的打算。”三鞭子”多了个心眼,担心那些没有亲人被抓的人不积极,在大家进行分工的时候,一再强调这次闹事不为别的,就为给两个村的乡民多争取几亩田地,极力弱化是为了营救被抓的十几个人,就算不救,县公署也不能把他们关一辈子吧?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在刘庆祥和“三鞭子”的协调下,总算把任务分配好。刘家庄子刘姓家族成员的串联鼓动由刘庆祥的几个亲侄子完成;刘二台负责去姓赵的人家探听口风,当然要抛开和赵挺禄血缘关系较近的人家,先和被抓走的赵不穷家人联系,再由赵不穷的家人去探听赵姓族人的态度;“三鞭子”负责整个响铃村的联络,至于怎么做,怎么不被李保华得到消息,由“三鞭子”自己看着办;刘建顺、刘墩子负责去和于家庙村、篓子庄的“铡刀会”沟通,劝说他们为这次反对“圈地”行动助威,能把两村的普通乡民发动起来更好;大义和志刚也被派上了用场,白天分别在赵挺禄和李保华的大门附近,观察有没有官府来的人。
刘庆祥最后特别强调,所有的行动,一定要等到明天中午,该不该行动,听他的号令,因为他要等丁先生的口信,万一县公署对此次事件处理很合理,那么所有行动都取消。
商量完毕,众人和来时一样,没有一股脑地离开,而是分批地撤离,脚步轻得连村里的狗也没惊动。
第二天上午,老中医于志高骑着毛驴从县城回来了,他带来了大生堂丁先生的口信。丁先生说,县知事本想把闹事的人关几天就放回来,让李保华和赵挺禄把河滩地适当地让出一部分,可李保华和赵挺禄不同意,警察科长也坚持要严惩闹事者,最后县公署决定,河滩地继续由李赵两家拥有,被抓的闹事者,关押十天后,由其家属交保证金后领回。
刘庆祥一听,知道之前所抱的幻想化为乌有,就按昨天商量好的,让儿媳妇去大义家,把刘建顺和刘墩子找来。刘庆祥之所以不去大义家,是因为“三鞭子”还藏在那里,如果大白天在那儿议事,极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暴露“三鞭子”的藏身之所,这也是昨晚商量好的步骤。
刘建顺和刘墩子来到族长家,听刘庆祥说了丁先生捎回来的口信,刘建顺当时就火冒三丈,咬牙切齿地发狠要去收拾赵挺禄一家。刘庆祥和刘墩子连忙劝阻,让刘建顺按昨晚商量的来,任何人不得单独行动。刘建顺和刘墩子回到家中,按刘庆祥的要求,把县公署如何处理圈地事件的打算和“三鞭子”做了交代,“三鞭子”和刘建顺一样,一听赵挺禄和李保华在里面作祟,也是勃然大怒,认为是时候收拾李赵两家了,但“三鞭子”做事比刘建顺稳妥,让二人暂时忍耐,等晚上几个主事的凑在一块,商量一下具体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