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姚志刚在苏银星那桌席散了后,还追着正要回家的苏银星,问他刚才说的话算不算数,苏银星看着个头和他肩膀头一般高的志刚说,当然算数了,欢迎他去听讲。

刘庆祥喝得不少,走路歪歪晃晃,作为刘氏的家族长,客人不散,他也不好回去,坐在大义家的堂屋里,替月娥压住阵脚,期间,还让厨房给犯疯病的刘建顺做了饭。刘志斗前来给刘庆祥行礼,刘庆祥对身边的刘三愣子说,志斗现在是咱刘家的人了,所有刘姓族人不能把志斗当外人看待,对志斗要多加帮衬。刘三愣子看不起志斗,一直觉得志斗是个窝囊废,三脚踹不出一个屁来,和他爹“三鞭子”没法比,“嫁”到刘家,白白得了一份财产,现在听他爹守着众人这么说,也只能敷衍地说知道了。客人都走了后,刘庆祥埋怨月娥把场子扑棱的有些大,不能为了招个女婿拉下亏空。月娥说,找篓子庄的孙瞎子看结婚日子时,孙瞎子说“三鞭子”死得冤,阴气太重,他儿子的婚事必须大办一下,冲冲晦气,这才把婚礼办得重了些。刘庆祥见月娥这么讲,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唉声叹气地说,不管怎么样,也要节省一些,怎么着也要想法给大义讨房媳妇。

刘志斗和花云结婚第三天是回门的日子,既然是倒插门,当然是倒回门,他俩必须去响铃村给志斗娘磕头。大义在家没事,嚷着要去,月娥觉得也没啥不妥,算作赶车的交差,也就同意了。大义坚持去响铃村没别的事,就想问问志刚哥在南三里村听了什么古怪事。

志刚娘早就在家等着志斗两口子,迎到大门口,噙着泪把三人让进里屋,抓着大义的手,亲得不撒。志刚着急地让他娘松开手,他和大义去院里玩。志刚娘这才松开大义的手,在“三鞭子”的牌位前上了香,让志斗和花云磕了三个头,婆媳俩一块去厨房忙开了菜,志斗也把新衣服一脱,去给驴栏推新土。

志刚知道大义的来意,没等大义问,就神秘地告诉大义,那个穷人说了话算的地方真有,家家户户天天吃面包。志刚问大义,知道面包是什么吗?大义说不知。志刚埋怨大义连面包是什么也不知,面包就是咱们过年那两天吃的白面馍馍。大义问,穷人都吃白面馍馍了,富人不是天天能吃鹅肉和骡子肉了?大义知道,世上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天上的鹅肉、地上的骡肉”。志刚撇着嘴说,富人都被推翻了,什么都不让他们吃。大义吓了一跳,问志刚,他算不算富人。志刚想了一下说,大义家和他家是亲戚了,就不算富人,谁敢说大义家是富人,他第一个出来揍他。大义问,那个地方的穷人都吃上了白面馍馍,总得有个领头的吧。志刚说,有。大义问,那人叫啥名字?志刚摸了摸头顶说,好像叫酥味爱。大义说,这人好怪,咋就叫了个吃的名字,桃酥,酥饼,麻花酥,都带酥字。大义一听,连忙用手把大义的嘴堵住,小声说,可不能乱说,这是很正经的事,怎么能和吃的扯一块儿。大义一听,吓得不轻,他知道志刚哥和他不撒谎,他也小声问志刚,怎么做才能让穷人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志刚说,穷人拧成一股绳,和富人斗,和军阀斗。大义又不明白军阀是啥,大义说,就是那些当兵的。大义吐了吐舌头说,那些人手里可有洋枪,不好惹。志刚在大义脸前晃着拳头说,银星哥说了,咱们有锄头和镰刀。大义的脖子一阵阵发凉,他娘从不让他碰那些东西。

大义回到家,没听志刚的叮咛,偷偷把从志刚那儿听来的话和月娥说了。月娥一听,心里很生气,志刚这孩子也太不懂事,刘家这些年从没亏待姚家,现在又成了一家人,怎么还这么嫉妒大义过得比他好?当然,这些心里话,月娥没和大义说,只是说志刚和他闹着玩儿的。月娥对大义看得紧起来,不再允许大义和志刚到外面待许久。

树叶黄的时候,一条消息席卷了沾化大地,新来的县知事,在县内乡绅的支持下,把横行乡里的财政局长时浩青和商会会长时浩明逮捕入狱,罪名是吸食鸦片,违犯了“禁烟法”,时老三的秤行也由于强制商贩过秤被关闭。后来,县公署有人传出消息说,回乡度假的北京大学生苏银星,联合其他学友,鼓动五十多人到省城济南请愿,省政府责令县知事配合特派员火速处理此事,才有了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