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在程若青的记忆中,家里的氛围总是紧张而压抑。每当父母吵架,她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子,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默默哭泣。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心里虔诚地祈祷他们能快点和好,恢复曾经的温馨与和睦。但往往事与愿违,父母间的争吵和冲突似乎永远无法平息,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不断地折磨着她幼小的心灵。程若青从小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充斥激烈争吵与暴力行为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此起彼伏的争吵声、物品重重摔打地面的撞击声、以至刺耳的尖叫声,都会像尖锐无比的刀子,无情地刺入她稚嫩的耳朵,深深割破她脆弱得如同薄纸般的心灵。

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就像一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电影,深深地烙印在她的脑海中,无论如何都无法忘记。她曾不止一次亲眼目睹父母打得头破血流,那种激烈的场景让她的世界瞬间崩塌。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父亲愤怒的咆哮交织在一起,犹如地狱里传来的魔鬼声音,让她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深入骨髓的痛苦。在这些混乱可怕的场景面前,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幼小的她和姐姐、弟弟,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紧紧地抱住自己,默默地流泪。泪水顺着她消瘦的脸颊不停地滑落,那其实是程若青内心无尽悲伤的倾诉,可这悲伤却无人倾听,更无人在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若青虽然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长大,心智也逐渐成熟,但是父母间的相处模式却依然江山如旧,本性难改。那些曾经令她胆战心惊的恐怖场景,却像一根无形且无法摆脱的绳索,紧紧地捆绑着她的心灵,让她始终无法挣脱那痛苦的束缚。她曾无数次尝试理解父母的争吵,试图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分辨他们之间到底谁对谁错,希望从中找到一丝和解的线索。可每一次这样的尝试,如同走入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这些问题都成了一道永远无解的谜题。每一次深入的分析,都会让她陷入更深的困惑和迷茫,找不到方向,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的迷雾,怎么也走不出来。

父亲林高远或许有时会因为外面遭受了某些挫折,或与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把内心所有的不满情绪全都毫无顾忌地泼洒在子女身上。他一旦发疯打起儿女来,从来不会心慈手软。凶狠的模样,仿佛孩子们不仅不再是他的亲骨肉,反而还当作他的仇人一样对待。而母亲程媛媛呢?一向恃强好胜,在她的世界里,无理也有理,永远都要当第一,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忤逆她的意愿。

尽管父母双双都有工资,只是下岗后收入减少了一些,但按理说,既便不弥补,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还是不算太差,至少能够维持最基本的各种生活需求。然而,由于父母长期处在近乎白热化的“战争状态”、儿女无人管顾的家庭环境下,姐弟仨的生活却过得苦不堪言。他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过着饥寒交迫的凄凉日子。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但每次看到父母争吵的样子,心中的希望都会化为泡影。

每逢放学回家,不少时候总能看到父母相互打骂的情形。激烈的争吵声、摔东西的破碎声,充斥着整个房间。只要他们一旦打起来,便完全陷入了疯狂状态,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管顾孩子有没有吃饭、有没有穿衣呀?饿着肚子上学便成为常态,程若青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和精神上的压抑,落下了严重的肠胃病。这肠胃病不仅折磨着她的身体,更成为了她童年痛苦记忆的一个象征。

就在父母的矛盾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家里的气氛紧张到让人无法呼吸,程若青也曾满怀希望找过独自生活的老祖母,想要从她那里寻求一丝温暖和安慰。然而,许是年纪太大,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老祖母的神志似乎有些失常,也因而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乖戾、冷漠。她与若青说话时动辄常常无由的刺人致伤,仿佛她心中积攒了无数的怨气终于找到了发泄口似的。对待前来求助的孙女程若青,她竟然视如路人,毫无亲情可言,甚至说出了“你若饿了就出去讨饭呀,老来找我干什么”这类的恶毒话语。

父母谁也不曾管顾他们,任由他们在痛苦的深渊中独自挣扎,仿佛他们是不存在的空气。也正是基于这些特殊情况,姐弟仨有谁真正关心呢?他们在生活的边缘徘徊。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们就这样被遗忘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孤独与无助如影随形,没有一丝温暖的目光投向他们,没有一句关切的话语萦绕耳畔。

大姐也许是过怕了这种苦难不堪的日子。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和痛苦,内心的疲惫与绝望如熊熊烈火燃烧着她的意志。便毅然自动走出这个令她不堪回首的家,每一步都带着决绝与无奈。她选择投靠他人为女,只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丝温暖和安宁,就像在寒冷的冬夜中苦苦追寻那一抹微弱的火光。

程若青从小就这样不幸在这个“有亲人无亲情”的恶劣家庭环境中逐渐长大成人。这种经历,让她早早地体验到了生活中各种难以言说的磨难和令人心碎的苦楚,更深刻感受到了人世间的种种艰难与不易。她的家庭,似乎是一个没有硝烟弥漫但却依然充满伤害的战场。父母间永无休止的争吵和激烈凶狠的打斗,成为她童年、少年时期挥之不去的阴影,以至于延续到青年时期的习以为常。父母对家庭责任的冷漠和对子女的忽视,让程若青在本应天真无邪的年纪,就早早地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和自己的沉重责任。

在这个本该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父母关爱与呵护的年纪,她却被残酷的现实推向了生活的风口浪尖。一个本应在青春的花海中欢笑嬉戏的少女,如今却不得不一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承担起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重任,照顾年幼懵懂的弟弟。她就像一个守护者,为弟弟遮风挡雨,用自己并不宽阔的脊背为弟弟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一边要在充满压抑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她心中那团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火焰却从未熄灭。渴望找到那一丝能让自己的生活有些许的希望和光亮的缝隙。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从不退缩,一切只为给自己和弟弟一个更好的未来。

自从杨兴友承接了绿茶培训这个项目以后,就在日复一日频繁的接触与交流中,杨兴友便成为了程若青最好的知心朋友,一个善解人意、让人倍感温暖的倾听者。程若青在杨兴友这儿,像是找到了宣泄情感的闸口,毫无保留向他倾诉了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种种遭遇。她用略带无奈和伤感的语气告诉杨兴友,其实这所有的一切也都怪不了谁。只是不可思议的是,她的父母居然没有选择离婚,就那样一路打闹着磕磕绊绊走了过来。

他们激烈的冲突和无休止的争吵,早已成为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的习惯。而这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沉甸甸地笼罩在家庭的上空。也因而常常深深地影响到她和弟弟的成长,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住他们的心灵。使得他们在本该充满欢声笑语、温馨欢乐的少年时代,承受了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承受的太多痛苦和心理压力。那些痛苦如尖锐的荆棘,刺痛着他们幼小的心灵。那些压力似沉重的巨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程若青所处的家庭环境对于她而言,犹如一片无法挣脱的泥沼。早已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困难”范畴,甚至抵达了让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境地,简直达到身心都难以承受的极限。在她的家庭仿佛永无宁日,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父母歇斯底里的争吵,毫无顾忌地互相指责、谩骂,甚至大打出手,暴力场景如同噩梦在她眼前不断轮番上演。每一次争吵都像是一场风暴,席卷她脆弱的心灵世界。充满火药味和绝望的压抑气氛,就像一个无形的牢笼,让她呼吸困难,几乎要将她窒息在令人绝望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