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穿到南唐成词帝>第460章 地脉留钩

第460章 地脉留钩

马希声的《衡山秘典》残页在磁矿碟里泛着赤赭时,我正用银针挑拣暗纹中的晶粉,三粒嵌着螺旋纹的景陵砂突然在灯影里显形——是“裂甲成阵”大阵中出现的禁术材料。针尖刚触到粉粒,观星阁磁石仪的异常震颤突然涌来,与记忆中边境地脉被割裂的频率,分毫不差。

“景陵砂……”银针在碟面划出弧光,粉粒竟聚成微缩地脉图,寿州矿脉的“太渊穴”处被赤赭光钉成靶心。我想起暗桩密报,荆南“永保军”正用这种禁术材料锻造地脉兵器,而马楚秘典里出现此物,说明两藩合谋已超越了茶盐互市的表象。

腰间社稷佩的灼痛在戌时初现,解开玉带时,边道纹中央竟出现蛛丝般的裂隙。裂隙中渗出的赤赭磁光,在磁矿砖面显形出七串暗码——“寿州、黄州、鄂州……”正是《江淮地脉图》上马楚商队的活跃据点,每个暗码都与潘处常竹简的符片磁频同源。

“陛下,社稷佩……”随侍的惊呼声被我挥手打断,裂隙深处的暗码突然连成鹤首形状,喙尖处正是新设的巡检司坐标。这个发现让我指尖发冷:如果象征地脉中枢的社稷佩已被渗透,那么刚定下的互市约,很可能成为敌方新的侵蚀缺口。

司天台的磁石信在亥时炸裂,“寿州榷场梁柱显形‘藩王干政’咒文”的朱砂字还在滴血。我正在重审茶盐账本,笔尖划过“磁矿损耗”条目时,账册突然显形出榷场梁柱木纹,赤赭咒文泛着荆南圣牌的磁频,与“地脉吞噬”阵纹如出一辙。

“取榷场梁柱木屑。”我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账本上的茶商名录突然变成血色锁链,将江淮十九州的巡检司捆成死结。司天台博士呈来的木屑,在磁矿灯下显形出完整咒阵——那是用景陵砂与马楚术士血祭刻成的地脉绞索。

社稷佩的边道裂隙又深三分,暗码投影在《江淮地脉图》上,竟与江氏商盟的走私路线完全重合。我这才惊觉,敌方早已将互市巡检司的坐标,嵌入了“裂江分疆”的地脉大阵,借开放茶市之名,行测绘地脉之实。

寿州榷场的咒文在磁矿砖面流动,渐渐显形出“分食江淮”的西域古篆,每个字都嵌着景陵砂。我突然想起潘处常的《衡山秘典》,其“地脉穿云术”的终极目标,怕是要借商道将江淮地脉切成十九块,与荆南分而食之。

腰间社稷佩的震颤转为刺痛,裂隙中渗出的青白光竟与聚宝玉像的狼首印记产生排斥。这种反常的磁频让我握针的手发抖——难道敌方在定策时,已悄悄在巡检司安插了地脉炸弹?

司天台的第二份急报送来时,我正在比对咒文与波斯密令,发现两者的磁频波动完全一致。急报边缘的火漆印显形出双鹤徽记,与马希声青玉冠、潘处常竹简,构成了横跨荆湖的地脉绞杀网。

社稷佩的边道裂隙突然显形出完整的“断边道”路线,从寿州榷场到各州县巡检司,每处节点都标着“景陵砂”的侵蚀进度。我望着这些暗码,终于明白,敌方的终极图谋,是借互市约的漏洞,在江淮地脉枢纽中植入致命楔子。

寿州榷场的梁柱木屑在碟中聚成沙砾,显形出南唐边镇的全息投影。我看见巡检司的磁矿闸正在咒阵中崩解,而崩解的能量,正沿着马楚商道,源源不断地注入荆南的地脉兵器——那里,很可能正在熔铸能割裂江淮的“量天尺”。

当子初刻的钟声响起,我望着社稷佩上的边道裂隙,知道这场看似胜利的互市定策,不过是掀开了敌方阴谋的一角。景陵砂残粉、社稷佩暗码、榷场咒文,这些未结的线索像悬在头顶的利刃,而我即将面对的,可能是一场比想象中更可怕的江淮地脉全面解构。

殿外突然刮起腥风,将案头的《江淮地脉图》掀落在地,图上的红点在磁矿灯下显形为鹤首眼瞳。我弯腰拾起图纸,发现每个红点中央都藏着极小的“荆”字——那是荆南的姓氏,却被用来标记地脉破坏的靶心。这场始于朝贡的外交交锋,终究在互市约的掩护下,露出了地脉绞杀的真容,而我腰间的社稷佩裂隙,正滴答着江淮地脉的预警,预告着下一场硬仗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