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陈俊老师,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李小龙问道。

“这四个鞋印应该是后来进入现场的村民,而这个草鞋的鞋印是死者丈夫郑进财的,因此我能判断出,除了这几个人,没有其他人接触过死者。”

“嗯,这一点也跟派出所调查得一致。”

“先不着急,小龙,把死者上吊踩踏的木板凳搬过来。”

“来了”

陈俊铺上一张银色薄膜,静电仪里传来“兹啦,兹啦的声响。”

关闭电源,又是一片杂乱的鞋印出现在两人面前,李小龙皱起了眉头。

“陈俊老师,这都乱成这样,怎么分别?”

“小龙,你记住,鞋印不一定完整才会有用,一个鞋印的长度分为全长、前宽、中宽和后宽,全长比较好理解,所谓前宽就是前脚掌部位的宽度,中宽呢,是足弓部位的宽度,而后宽就是写后跟的宽度,再看看这板凳上的鞋印,虽然鞋印有叠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这三个宽度来找到鞋印的归属。”

说着陈俊拿来了专门的拐尺,尺子上密密麻麻的刻度让李小龙有些密集恐惧症。

“啪嗒”拐尺被陈俊放在了看似十分凌乱的鞋印之上。

“你看,这两块应该是死者的足迹,这一块是死者丈夫的。板凳上并没有其他人的足迹,尸体悬吊的正下方也没有鞋印,四个村民的足迹全部分布在死者躺着的草席周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四个村民进来之前,死者的丈夫已经把尸体从房梁之上给放了下来。而且从死者丈夫脚印步幅距离分布看,他应该很慌乱。”

“这也能看出来?”

“当然可以,人在慌乱的同时,双脚运动的频率会增加,这样步幅之间的距离会缩短,你看看这一片鞋印,这么短的距离内,死者丈夫来回走了很多次,他当时肯定在紧张什么。”

“自己老婆死了,肯定慌了呗。”

“这也有很大的可能。”

“老师,照这么看,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只是鞋印,咱们去看看其他的物证”两人又风风火火地走到隔壁的工具痕迹检验室内

“这是死者上吊用的麻绳,这种麻绳只有在咱们这里才会产,我曾经也尝试过从麻绳上提取指纹,可惜做了无数次的实验都失败了。”

“那这么说现场没有能提取指纹的客体了?”

“有倒是有,但是意义不大,因为通过鞋印我们已经分析了,屋内除了四个村民还有死者的丈夫,没有其他人进入,他们都有接触屋内物体的可能性,如果这个案件是他杀,那凶手就是这五个男人,就算提取到指纹也没有意义。因为这个案件中指纹已经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嗯,我明白了”

说着陈俊拿起绳索,用比对显微镜仔细观察。

“老师,你这是在干嘛?”

陈俊低头对准显微镜物镜端口一遍观察一遍道。

“根据死者丈夫的介绍,绳索是绑在房梁之上,是他用剪刀剪断把尸体放下来的,刚才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我们把绑在房梁上的绳头也取了回来,现在我需要找节点。”

“节点是什么?”

“哦,节点是我自己的通常叫法,你想想,一个人在上吊的过程中,全靠拴在房梁上的一端受力,在力的作用下,绳索的内侧会因为挤压而变形,我说的节点,就是这样的受力点”

“如果找到这个受力点,再加上房梁原木的直径,就可以算出死者上吊死亡使用绳索的实际长度,是不是陈俊老师?”

“没错,绳索的实际长度加上尸体的身高如果高于房梁到地面的高度,死者的脚部就会碰到地面,那这样就可以说明死者不一定是自杀,会有他杀的可能性,反之才是正常的情况。”

“对啊,这绝对是个捷径”李小龙笑道。

“找到了,就是这里。”陈俊拿起一个记号笔小心地点了一个红色标记。

“陈俊老师,尺子。”

“好的。”

陈俊把绳索平铺在工作台上,拉开卷尺。

“八十五公分,刚才我们在现场量的尸体长度是一百五十五公分,加起来是两百四十公分”

李小龙拿出笔记本仔细记录。

陈俊看了看表。

“哟,都一点了,时候也不早了,咱们明天再去一趟现场测量一下房梁到地面的实际高度,晚上你早点休息吧。”

“行。”

……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驱车赶往现场,由于死者的家中被贴上了封条,死者的丈夫只能铺着席子睡在门前。

郑进财听到了汽车的刹车声,赶忙起身,赤裸着上身走到两人前。

“两位警官,这调查要到什么时候为止啊?我现在有家不能回,也没办法上山挖菇。”

“你再耐心等两天,就目前来看,应该是自杀,不是案件,我们会尽快结束调查。”

“那就麻烦你们快点,我两个孩子在市里读书,现在老婆死了,全家都指望我一个。”

“你的难处,我们理解,一定尽快。”陈俊说道。

“你们现在要进屋?”郑进财问道。

“是的”

“那行,我把门口的被褥拿掉”说着其转身朝屋门口走去。

忽然,李小龙注意到一个细节,张口问道

“你背后怎么了?怎么在左右肩膀上有两道条形疤痕?”

“哦,这个啊,我整天赤身背着背篓上山挖菇,让背篓的背带给勒的。”

李小龙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陈俊。

“他说得没错,这里所有的青壮年身上都有这种勒痕迹,都是常年累月背负重物导致的。”

李小龙听后点了点头。

“走,小龙,咱们进屋看看”说着陈俊撕开了封条。

“警官,我能不能进屋,我想换件衣服”郑进财哀求道。

“行,你随我们一道进来吧。”

此刻的朴实的郑进财看起来是那么的悲伤,这让李小龙也有些莫名的伤感

“农村人,太不容易了。”其在心里感叹。

看着郑进财悲伤的背影,李小龙端起了单反相机。

“咔嚓,咔嚓”两张照片。

“你这是干啥?”陈俊不解地问道。

“发朋友圈,让他们也看一看,农村生活多么不容易,陈俊老师,一会这两张照片别删,我要导在手机里。”李小龙说道。

“好吧,好吧,你们年轻人的玩意儿,我搞不懂,哈哈。”陈俊笑道。

“两位警官,我换好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我能不能先上山?”

“去吧,这里没你什么事。”

等郑进财走后,陈俊从车上拿出了一架折叠扶梯。

“小龙,你年轻,爬到房梁上看看上面的痕迹,顺便用相机给固定下来。”

“好的。”李小龙夹着相机便沿着扶梯往上爬。

“注意安全,慢点。”

“没事的!”

李小龙三下两下便坐在了房梁之上。他并没有着急观察,而是拿起相机“咔嚓,咔嚓”照个不停,主要是因为使用相机这玩意,龙正昊是个门外汉,模式都是陈俊给调好的,他只管照就行,李小龙抱着一个心态---照相技术不行,咱就以量取胜。

在房梁上磨叽了二十分钟,李小龙低头说道。

“陈俊老师,固定完了,你要不要上来看看?”

“没事,我只要看照片就行,你注意别破坏了痕迹。”

“放心吧,远着呢。”

“你把尺子垂下来,我量量高度。”

“嗯,好咧,陈俊老师,你接好了啊,我要丢了。”

“丢吧。”

“刷!”一个黑色卷尺从房梁上掉落。

“你上面对好了没?先量房梁原木的直径。”

“二十四公分。”

“好,下面咱们来量一下房梁到地面的高度。”

“陈俊老师,尺子的末端我扶好了,是多少?”

“三米六一。”

陈俊看到这个数字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