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弥天大谎>第15章 名主持人之争(1)

第15章 名主持人之争(1)

一阵阵清凉的秋风卷起,梧桐树把枯黄的落叶毫不吝惜地酒落一地,南江市民来不及感伤时序的更迭,来去匆匆。桐树称为法桐,据说是从法国引进的,这种树生长快易存活,可一到秋天总如法国人一样过于夸张,几乎把自己所有枯黄的叶片都剥离下来,为这个有些凝重的季节大肆渲染。路人稍不小心只要一碰,梧桐叶片必将纷纷而下落满全身,让人烦恼不已。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深感此树不能洋为中用了,动手早的已将其挖掘一空,栽上了国产的松树、香樟之类。南江市已经有了这样的动意,只是习惯性地慢人一拍。

南江之声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思佳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陈思佳的离去,为她的节目编辑欧丽影带来了机会。

几年前,欧丽影和陈思佳一同考进南江之声电台,都是作为主持人进来的,两人都是专科生,欧丽影学的是音乐,陈思佳学的是中文。但不知怎么老板周天胜觉得欧丽影的声音有点沙,而陈思佳的声音比较脆,还有些别致,就和文艺部主任徐小蕾商量,先让欧丽影给陈思佳搭班子,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让欧丽影上节目。文艺部主任徐小蕾没意见,有意见也没用,一切还是老板说了算。老板征求徐小蕾的意见不过是走走过场。欧丽影没想到她给陈思佳当责任编辑,一当就是三年。欧丽影成了台里最忙的编辑,因为她伺候的是台里最红的主持人陈思佳。

那时,欧丽影生活在名主持人陈思佳的阴影之下,早就想换个岗位干一干,到经济部去当个普通记者,到专刊部主持个小栏目,甚至到广告部去都可以。但老板把她的一切想法全否了,说陈思佳的成功也有你欧丽影的一半,这是台里倾心打造的一个名牌节目,一直处在上升势头,影响越来越大,决不能轻易换人。老板说,舞台上的演员只有那么几个,出名的也就那么几位,舞台后面的人就很多了,舞台后面工作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分。老板还说,我是一台之长,听众只知道咱们台有个陈思佳,有几个听众知道我周天胜呐,我不也是每天在搞后台工作吗?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呢?社会分工不同,意义一样嘛!老板这样一说,欧丽影就什么想法也没有了。虽然她认为陈思佳除了会嗲声嗲气讨好听众和老板之外,其他没有可以值得一说的了。她认为陈思佳的大红大紫,纯属偶然,完全是那个监狱里的小伙子成全了陈思佳。欧丽影认为要是自己那天上节目的话,效果会更好,一定会赢得更多的鲜花和掌声。

欧丽影有情绪,但有老板周天胜那样的一番话,她还是按部就班地当南江之声电台“子夜倾情”的节目编辑。每天八点半,欧丽影就上班了。这时候,陈思佳往往还在床上睡大觉。这没办法,老板对主持人向来是宽宏大量的,何况陈思佳这样的名主持人呢?欧丽影只得忍辱负重,做她自己应该做的。她和陈思佳拥有一个编辑室,这也是其他节目组没有的特殊待遇。欧丽影先做室内卫生。抹桌子、拖地、打开水之类。名主持人陈思佳的桌子永远乱得一团糟,信、稿纸、铅笔、圆珠笔、听众送来的各种小礼品,还有没吃完的零食,杂乱无序地摆放着。欧丽影一一为其收拾好。这是老板交给她的任务。老板说,来访的听众很多,一定要维护台里名主持人的形象,维护“子夜倾情”节目的形象,不能让听众觉得主持人在话筒前是那么高大全能,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那么低能渺小。

欧丽影做好了卫生,接下来是她最艰苦也是最主要的工作——取信。没有电梯,她只得从五楼下到一楼,到收发室领取一麻袋的来信,然后自己慢慢地扛上去。运气好的时候,有男同事经过顺手帮她捎上去,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她自己一步一步扛上去的。欧丽影为这些听众感到可悲,都以为主持人是救世主啊,把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烦恼全写在信里寄过来,以为主持人一打开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天真!就凭她陈思佳?!欧丽影觉得好笑。陈思佳那些话都是她欧丽影编出来的,没有陈思佳自己的几句话,无非是翻些情爱类的书和杂志,把那些陈词滥调用陈思佳嗲声嗲气的声音说出而已。哪一类问题用哪一本书的第多少页来回答,她都为陈思佳做好了记号。举哪些例子,她都一一抄好了记在卡片上,编好了先后顺序。陈思佳上节目之前,不过是将其浏览几遍而已。

三四百封来信当然不可能每封都拆开通阅,一般来说,欧丽影会拆一百封左右,这也是老板周天胜对她的基本要求。老板当然希望她拆得越多越好,拆得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感人的故事越多,主持人发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节目就更能出彩。老板还说最好是每个故事都能催人泪下,让听众听了受不了,睡不着,就是出了效果。欧丽影往往拆到七八十封的时候,就没有耐心了,她使剪刀的一双小手就很不听话。这时也差不多到了吃中饭的时候了,名主持人陈思佳有时上午来有时不来,这很正常。欧丽影甚至觉得这小妮子最好上午不来,来了她更心烦。因为陈思佳的到来,总是给她带来更多的麻烦甚至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