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师政治部的小车司机宋在恕,凭着他的开车经验和勇敢,趁敌人没有防备,就在大白天一个人跑过去,冒着生命危险,把车上的尸体拖下来,跳上去就把一辆精制的美式车子开了回来。
师首长有了这么好的战利品做指挥车,战地指挥当然比战马便捷多了,当即决定给小宋记了一功。
虽说两军交锋勇者胜,但后勤战线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能忽略,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在朝鲜战场上,官兵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就是说,没有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就没有战场上的胜利,对这一点张建顺深有感受,他说:“古代战争都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何况现代离体战争?有好多亏就是吃在这方面。”
张建顺说:”在朝鲜战场上,我军落后的后勤装备和运输手段,在敌人握有空中优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我们后勤战线的同志们,靠的是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的高度使命感而工作的。这是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部队最起码的需要。”
就在这年10月,张建顺所在师接替第四十五师进入上甘岭前沿的两个主要的防御阵地,与敌人展开反复争夺,阵地上的弹药消耗量极大。当时是一个团作战,要用另一个团加上师直单位向前方运送弹药,仍然不够用,电话一次次的催运到不了位。
师政委王新也非常关注后方的弹药供应问题,多次询问情况,无可奈何之下,张建顺征求开车技术很好的蔡明辉同志的意见,看看他能不能在大白天钻敌人飞机空袭和炮火封锁的空档,冒险往前线送一车弹药去。
张建顺并以身相许作保镖,对蔡明辉说:“你开车,我在车上给你观察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这个勇气跟我冒次险?”
处长亲自押车,蔡明辉未假思索,朗声回答:“情况如此紧急,我是共产党员,没有什么说的。你能豁得上与我一块押车观察敌机,我还怕什么。况且也只是几公里,就是你不去,我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蔡明辉的话令张建顺十分感动,他大喊了一声:“蔡大哥,谢谢你啦!走,出发!”
张建顺密切配合蔡明辉,顺利地闯过了险关,满满的一车弹药送上了前线阵地。
“节骨眼上,非常及时。我代表全师,感谢你们啦!”师首长亲自卸车,并给二位提茶倒水。
战场医疗救护工作也是伤亡突然,伤情复杂,困难重重误了抢救时机。师直属医疗所的两位领导杨新海、李文卿,费尽心机带领大家克服了许多复杂用药的困难。
当时,非常缺乏袋血浆和葡萄糖盐水,他们师、团两级药房就自行烧蒸馏水配制生理盐水代替。有的时候,为了抢救大失血伤员的生命,他们的白衣战士在自己营养非常缺乏的情况下,把袖子一挽,争着献血。那个争先恐后的动情场面,让伤员感激涕零。只要能救战友一命,别说献点血了,就是献器管又有什么不可呢?
据说有的女同志献过三、四次血,一次次地挽回了战友们的生命。有了战友的热血融为一体,战场拼死命也要彻底把敌人打垮,这就是我志愿军官兵的雄心壮志。
两军交战奋勇激烈,枪炮子弹不长眼什么地方都可以穿。战斗负伤本来就非常痛苦,无论伤在什么位置,医护人员都会尽心竭力为他们治伤祛疾。女护士长王兰香在护理工作中,遇到一个膀胱被弹片刺伤,引起排尿困难的伤员,让尿胀得极为痛苦。
医疗条件简陋,缺这少那是常事,没有导尿管导尿,王护士长就试荡着用大注射针管向外抽吸也无济于事。
王护士长望着伤员那痛苦难耐表情,她便不顾男女有别和羞涩,立即俯下身去,要用自己的嘴巴向外吸尿。小战士说什么也不同意,用手猛劲的推她边推边哭叫说:“我的好大姐,不行,不能这样,我就是死也不能让你用嘴往外吸呀!大姐,求求你,饶了我吧!”
王护士长态度坚决,把开他的手劝说:“战场上你是英雄,冲锋陷阵负了伤,到我们这儿就是我的伤病员。一切就得听我的!”说罢勾头不停,一口一口地把他那些憋在膀胱里的尿全吸了出来有200多毫升,终于解除了小战士的伤痛之苦。她那无所顾忌的高尚作为,不仅感动得那位小战士热泪滚滚,同时也感动了所有的人分分赞扬,树王护士长为学习榜样。
师首长在表彰大会上,豪情满怀地说:“一个女同志,她那无所顾忌的高尚作为,正是为了解除战场卖命而导致揪心痛苦的伤员。这就是我们后勤战线上的同志,她那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官兵们的斗智。我们志愿军还有什么困难而克服不了,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无往不胜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