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抗美援朝——血战角屹峰>第10章誓师良苦用心

第10章誓师良苦用心

战斗打得十分残酷激烈,尽管四连伤亡很大,经过一个钟头的勇猛厮杀,守敌终于惊慌失措,四散溃逃,四连官兵一举突破了敌人防线,很快占领了162高地,取得了首战歼敌230多人的胜利。此役,还缴获了一批轻重机枪和卡宾枪等武器弹药,为出国作战立下了首功。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全营180多位战友壮烈牺牲,他们四连120多人只剩下38人。战后,十五军授予志愿军八十七团二营“出国作战第一功”锦旗一面,全营官兵受到巨大的鼓舞。

这一仗打下来,大大提高了同志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也进一步克服了恐美情绪,指战员们亲身感受到这些武装到了牙齿的美军也不禁打。后来的战役战斗也都证明了美国侵略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前,同样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战争在继续延伸,一仗比一仗残酷,在中原野战军九纵政治部先后任职的通信员、班长、文书。1951年随志愿军入朝在第二十九师八十六团任测绘员、侦察员、警卫排长、侦察参谋、武汉军区军训部参谋、湖北京山县武装部副部长的崔金廷亲身参加了角屹峰阻击战六昼夜的所有战斗。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当我志愿军向北转移时,敌趁我人困马乏,后勤供应困难之机,调集了美李伪军13个师,以摩托化步兵为前锋,在坦克大炮和飞机掩护下,分四路向我军追击。他们是:加拿大步兵第二十五旅,美第二十五师、美第三师、李承晚伪军第九师共4万余人,以其摩托化的装备优势,沿抱川经芝浦里向金化方向快速推进。

芝浦里及其以南的角屹峰,是金化之屏障,敌北犯必经之地。而角屹峰高达466.8米,与477高地并立于前沿,是我军阻击阵地的主两个主要支撑点。中军峰与355高地则位于我阻击阵地的纵深,扼守着金化至抱川公路之咽喉,直至芝浦里,形成一个3公里长的狭谷地段,居高临下是直接威胁敌坦克、装甲车运动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军掩护东线主力兵团转移的重要阵地。

对此,我志愿军总部极为重视这段军事要道,决心重兵严守,在此对敌实施咽喉阻击。

我第二十九师八十六团,从东线经华川撤至金化以西约10公里地区,原准备休整7至10天。可是,在到达休整位置才刚刚3天,于5月27日就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该团迅速赶到芝浦里以南的角屹峰,阻击北犯的敌人。

5月27日夜,副团长黄庆昌,带领侦察股徐凤海副股长和侦察排1个班连夜出发,先去预定的阻击阵地察看地形。崔金廷当时是司令部侦察股的测绘员,也跟随前往,负责地图保管和军事要图的绘制。

5月28日凌晨,山高雾大对我军行进非常有利,一个班的兵力,轻装前进,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芝浦里以南角屹峰地区。天亮后,黄副团长详细地察阅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并进行实地对照。把角屹峰、477高地、中军峰、355高地以及鸣城山前沿及纵深所有的地形均实地察看了一遍,心里已经把握十足的有了阻击的策略。

翌日拂晓前,他们全团指战员均先后到达预定的阻击地区。师党委决定将八十六团作为师防御阵地的第一梯队,并确定由黄庆昌副团长到二营坐镇指挥。二营是团的第一梯队,为了守住阵地,黄副团长与二营营长徐德堂强调:要作最艰苦的作战思想准备,做到“人在阵地在,决不让一个敌人从此路过。”要求部队赶在敌人到达前,迅速构筑好壕沟纵横结合的防御体系,坚决挡住敌人的攻势,掩护全军主力部队向后转移。

任务下达后,战士们争分夺秒抢时间,迅速构筑掩体攻事,仅半天时间全部筑牢了各自为战的战斗攻事,时刻准备痛击来犯之敌。

30日4时整,加拿大第二十五旅3个连,在坦克掩护下,乘汽车40余辆首先赶到,兵分两路向我角屹峰、477高地发起了进攻,在遭我二营迎头痛击后退回。5点钟左右,敌人又以1个营的兵力,在10余辆坦克支援下向我右翼中军峰、自逸里进攻且逼近了我团预备队阵地,角屹峰再次受到威胁。这时,团预备队迅速夹击将敌击退。

31日下午,战斗力不强的加拿大旅被东调,换来美军第二十五师。美军先以1个营的兵力,在坦克支援下,反复进攻我角屹峰阵地达20余次,每次都遭到我军顽强地抵抗,被迫撤退。

6月1日,又打了败仗的美第二十五师也被东调,又换上了美第三师投入战斗,继续对我二营坚守的角屹峰阵地实施轮番进攻。由于角屹峰是我军防御正面的主阵地,必然成为敌人进攻的主要目标。

此次战斗双方成为胶着状经过了3天3夜的激烈战斗,我二营虽然坚守住了阵地,但在敌人强大炮火的进攻下,伤亡也很大。黄副团长不断地调整兵力部署,补充减员,最后将营部勤杂人员也全部调到了第一线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