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委不但与上下级和蔼可亲,即使和同级也是亲密无间相互配合。与工农干部出身的师长周发田长期合作共事,带出了全军有名的和谐班子。部队出国抗美援朝时,周师长调到十五军任副军长。原四十四师师长张显扬调任二十九师任师长。
张师长在长征中、在抗日战争中和解放战争中是一员虎将。初到二十九师时,对部队各方面都还不甚了解。王政委十分尊重和支持新师长的工作,帮他尽快地熟悉干部和部队的情况。
在出国作战第一仗的第五次战役中,前线情况紧张激烈,对敌没有造成致命打击。张师长心血来潮,决心要亲自上第一线指挥。王政委对张师长的举动内心十分着急,但表面上却极为冷静地帮张师长分析眼下的利弊得失。
10月的阳光透过树梢射进二十九师战地指挥所内,张显扬师长正在看前线战报,看到动情处拍桌子瞪眼:“我就不信,难道他美军的阵地是固若金汤,竟毫无进展那么难攻。”
这是张显扬调二十九师来的第一次大动肝火,声高腔粗惊动了室外人。突然拦截火头的竟然是他搭当班子王政委:“哟嘿!好大的火气呀!谁又惹你了”随着话音政委王新、副军长周发田先后走了进来。
“还能有谁!”张师长仍在气头上,把战报入王政委面前,手指着说,“你瞧瞧、瞧瞧。头一仗地型不熟有情可原,接连三仗再不能饶恕了!只有我亲自上了,保证夺回陈地。”
“你上?还保证夺回阵地,开什么玩笑。”王政委惊讶,但柔声细语,“我说老伙计呀,都什么时候了,你这个暴躁牛皮气,也该改了。”二十九师军政一把手在拔楔子上发生了分歧,王政委以纠正的口气制止:“张师长,你是一师之长啊!”
“杀猪需用宰牛刀吗?”王政委温文尔雅的口气,“你不是团长,也不是营长、连长,这个儿戏耍不得。你跟着部队向前冲,是过了冲锋陷阵的瘾。可你没想想,还有那些团,那些营、连、排咱不说。他们靠谁来指挥?一马当先的冲锋陷阵,不是你的角色,你的位置应该在师指挥所里,老老实实坐镇指挥,这才是你担当的重任。”
“再说了,一师之长要有个闪失,怎么向兵团首长交代?”王政委不急不燥,心平气和的交心谈心,让张师长心悦诚服,承认了自己是一时冲动险误大事。
为了团结协调打胜仗,周发田副军长也在一旁劝导说:“张师长,王新同志说的对。你刚到二十九师来,对部队还不太了解,等熟悉情况以后再上第一线也不迟。现在还是让孙济云参谋长去八十七团指挥,下命令吧。”
由于王政委与张师长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上下团结一心,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芝蒲里地区运动防御战,部队打得十分顽强,击退敌人数十次的进攻,在阵地上顽强地坚守了八昼夜,给敌人以沉重地打击,共歼敌3500多人,保证了我志愿军中线主力部队的变更部署和伤员、物质的安全转移,受到了志愿军三兵团的表扬和嘉奖。
张师长深有感触地说:“我调到二十九师来,遇到了一位原则性强,政治工作深入细致,顾全大局的好政委、好搭当,才有我们的大胜利。我对王新政委万分佩服!”
翌年春天,十五军接防上甘岭一线防御阵地后,二十九师是军的第二梯队。八十七团配属十五军四十四师驻守华利峰右翼牙山一线,八十七团阵地纵深1000余米,横宽800余米,一马平川,杂草丛生。
我志愿军阵地右前方是敌391高地,驻有南朝鲜李承晚的一个加强连,实为一个营的兵力。这个阵地就像一根令人讨厌的楔子插入我方阵地的空当之中,敌人可通过这个阵地居高临下,观察到我军运动行踪和后方补给情况,对我军极为不利。
为此,在上甘岭战役开始前夕,上级党委决定,坚决要把这颗“楔子”给拔掉。但是,要想夺取敌人所占领的391高地,将是一场伤亡极大,困难重重的战斗。391高地距我军前沿阵地约3000米距离,中间是一大片开阔地,敌人阵地周围布满了铁丝网和各种地雷,阵地上挖有堑壕、暗堡,更有后方的坦克、炮兵的支援配置。很显然,如果我军白天进攻391将很难成功。
为了尽量缩短主攻部队的突击距离,以减少战斗伤亡,迅速解决战斗,师长向守志经过反复研究后,作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利用敌人阵地前长满半人高杂草的有利条件,让部队提前一天在夜里潜伏到391高地下面的枯草丛中,悄无声息地坚持一天,待次日黄昏时刻,在炮火支援下出奇不意,攻其不备地就近发起冲锋,迅速拿下敌人阵地,一举拔掉这颗“楔子”。
向师长的方案得到军首长认可,当即把夺取391高地战斗的主攻任务,交给了有光荣传统的八十七团三营九连这个“大功连”,并决定由七连作掩护,八连打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