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不会想到,一次常规天文观测的目标在刹那间酿成一场空前的大毁灭,进而演化成人类及其文明的大灭绝与反灭绝之间的终极对决。
这一切始于一颗被命名为“A/华人”的彗星,此刻它正映在太空署天体观测大厅的幕墙中。
在璀灿的星光映衬下,它扁平状流线型光滑的身躯,通体泛着柔和的蓝光,幽幽的蓝光把它周围的空域晕染成一片淡蓝,犹如深邃的海洋中游动的一条蓝色的鲨鱼,因而被天文爱好者昵称为蓝沙。
观测小组各成员的目光聚焦在幕墙左边窗口中的演示图象上,图中虚拟的数十条曲线快速向交汇位置移动。负责轨道测量的霍启东报告:“目标迫近近地点,高度1100万千米,速度35千米每秒。”
小组负责人柳慧敏发出指令:“核对数据,转换到近地观测模式!”
组员们操作键盘输入命令,按下相关按钮。
中央窗口中实时传输图像转换了一个角度,看上去更加逼真,更加富有空间感和更好的直观视角。左边窗口的曲线交汇在一起,右边窗口中红色的倒计时数据归零,这一切表明,A/华人在测算的时间点上精准地运行到近地点。
大家微笑着齐声鼓掌,随着掌声,音响中传来急促的、令人不安的报警声。
大家的微笑顿时被扭曲成一脸的狐疑与惊讶。
“什么情况?”柳慧敏转头问身旁的霍启东。
霍启东怔了一下,紧接着双手在键盘上紧张的敲击。
柳慧敏左右看看,大家像受到感染似的,神情肃然地敲击手下的键盘。
少顷,霍启东抬起头,面朝柳慧敏回复道:“目标发现异常。”
柳慧敏按下一个键,呼叫设备组:“请检查观测设备!”
大厅的音响中传来设备小组的回应:“明白。”
柳慧敏紧紧地盯着中央窗口中的蓝鲨,推动操纵手柄,蓝鲨逐渐占满整个窗口。左右两边窗口中的曲线、图标、颜色随之急剧变化,新的数据从一侧飞出,向上滚动、滚动,终于出现一组红色的数据,这组数据高亮闪烁。她迅速敲击一下键盘,屏幕停止滚动,那组红色的数据从海量的数据中凸出幕墙,悬停在幕墙前方。她指令小组各成员:
“锁定这组数据,按照各自的职责分段分析。”
大家回答一声“是”,便紧张地敲击键盘。
这时,大厅里的音响传来设备小组的声音:“测量小组请注意,经检查,测量设备和传输设备工作均无异常。报告完毕。”
柳慧敏回答一声:“明白。”推动操纵手柄,左右两边的窗口与中央窗口合并,蓝鲨的实时传输图像占据整个幕墙,并随着柳慧敏操纵手柄的推移,图像被放大到能够清晰看到蓝鲨细部的幅度。柳慧敏敲了一下键盘,图像的某个位置上叠加进一个红色的圆圈,圆圈像放大镜一样,把它所在的位置进一步放大,然后遵循柳慧敏设置的路径在图像上移动,她在用这种原始的方式企图在蓝鲨上找到出现异常的地方。
组员们几乎同时停止敲击键盘,他们互相点头示意,霍启东报告:“分析结果显示,目标体积有微量增大。”
柳慧敏不假思索地问:“质量有无变化?”
霍启东回答道:“没有质量变化的显示。”
柳慧敏推动操纵手柄,红色的圆圈停留在一个地方,她说:“请大家看这个地方,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光点。”
大家几乎屏住呼吸,盯着圆圈所在的部位。柳慧敏呼叫设备组:“我是测量小组,我需要加大分辨率,请求更换观测设备。”
设备组回应:“请求收到,我们马上做出调整。”
柳慧敏:“好的,谢谢。”
几分钟后,设备组的声音在大厅里响起:“太空射电望远镜已调整姿态,跟踪目标,请手动切换信号!”
柳慧敏:“是,谢谢。”她边说边操纵控按键,幕墙出现短暂的黑屏后,显示出蓝鲨清晰的图像。她迅速推近观测点,新的图像显示,蓝鲨身边有一个明显的亮点,而且比刚发现时发生明显的位移。她控制设备将亮点锁死,光点却出人意料地跃迁到蓝鲨下方,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柳慧敏下达指令:“分解观测目标,锁定这个光点,进行独立分析!”
幕墙重新拆分,在中央窗口的右侧增加了一个专门的窗口,把那个亮点独立地放在这个窗口中。黑屏上的光点在轻微地晃动。大家清楚,这是传输过程中空气的衍射所形成的扰动,并不表明光点本身在移动。
柳慧敏的目光投向左边的窗口,蓝鲨已经离开其运行轨道与地球同心圆的交点,数据显示,它正在逸出同心圆,按测量轨道加速运行。那个光点已经明显离开母体,小组成员正在开足马力运算这个光点的运行状态。
“这是一个实体,”霍启东敲了一下键盘,望着窗口中的那个点说,“可以排除因测量设备造成的光影等观测误差因素。”
柳慧敏转头扫一眼她的组员,平静地说:“这么说这是一个实体,那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霍启东一边敲击键盘,一边看着屏幕说:“可能是从母体上剥离下来的。”
“是地心引力从蓝鲨上撕下了一块?”柳慧敏顿了一下,质疑道,“它从深空运行了上百亿千米,途经木星、土星这样的大型天体,如果存在能够被引力剥离的东西,早就应该被大型天体剥离了,怎么也轮不到被行星中的小个子地球所剥离。而且从测量情况看,它的表面是致密的,如果地心引力能够从它身上剥离一块下来,那么整个星体就会被撕成碎块。”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霍启东大胆地猜测道,“它是从星体内部分离出来的?”
柳慧敏转身盯着霍启东,其他人的目光也集中到霍启东的身上。他们不约而同地问道:“你是说蓝鲨是中空的?”
霍启东面无表情地说:“除此之外,没有更加合理的解释。”
大厅里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因为如果它是中空的,这就意味着它并非自然形成的天体。
柳慧敏的目光重新投向幕墙,盯着那个亮点看了片刻,目光移向中央窗口中的蓝鲨,沉稳地问霍启东:“蓝鲨轨道有无变化?”
霍启东敲下一个键,回答道:“蓝鲨在掠过地球以后,在地球引力弹弓效应的作用下继续加速,其轨道与预测轨道完全吻合。”他看一眼柳慧敏,盯着那个亮点说,“但光点明显偏离蓝鲨轨道,以更大的加速度朝地球靠拢,这完全违背天体运行规律,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强力干预它的运行姿态。”
大家面面相觑,一种不祥的预感在组员们的心底迅速强化。
柳慧敏扫一眼她的组员,指令道:“测算光点的轨道,看看与地球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大厅里响起劈啦啪啦敲击键盘声响,这熟悉的声音在此刻听上去有点恐惧。
片刻后,敲击声陡然停止,霍启东抬头望着柳慧敏,肃然道:“它呈不规则运行状态,运算系统没有相应的模块对这种状态进行常规运算,看来得启动特别运算程序进行特殊运算,但这需要时间。”
柳慧敏问:“需要多长时间?”
霍启东翻了一眼:“这个不好说,因为需要采集足够的数据。”
“好吧,”柳慧敏说着按下运算中心的视频键,当运算中心出现在幕墙的一侧时,她说:“我们这里需要特别运算,请你们配合一下。”得到运算中心的应答后,她对霍启东说,“把实时测量数据传到运算中心,由他们进行特别运算。我们分成两个专业小组,一组跟踪蓝鲨,另一盯紧光点。我去向干事长汇报观测情况。”
柳慧敏起身离开时,音响中传出急促的蜂鸣声。随之而来的是霍启东一声沉闷的叫声:“光点突然消失。”
柳慧敏的神经再次绷紧,她重新坐下来,一边看着幕墙,一边推动操纵手柄,将观测范围扩大到更加广阔的一个区域。
“在这儿,”柳慧敏在低轨道上发现了光点,光点的亮度和大小较消失前均有增加,已经能够看出它不规则的形体了。她推了一下手柄,看着光点下方显示的参数说,“它现在的高度为600万千米。也就是说它在离开母星两个小时多点的时间内,轨道降低了500万千米。没有什么自然天体会这样运行。”
“如果是自然天体,按这个速度运行的的话,早就超过太阳系逸出速度,不可能逗留在任何绕地轨道上。”霍启东附和道。
说之间话,亮点在屏幕上再次消失。柳慧敏点了一下切换键,窗口暗了一下,当窗口高亮时,亮点离地面已经不足10万千米,它的形状清晰可见。没等观测人员做出反应,它又一次在幕墙上消失,再次出现时,离地面只有一万千米,而且与地面成一个夹角直线向下运行。
“这不是自然天体”柳慧敏斩钉截铁地说,“不是,绝对不是!”
柳慧敏话音未落,霍启东沉稳地说:“高度5000千米,,很清楚,是一个柱形物体。”
柳慧敏呼叫设备组:“请切进光学望远镜的画面。”
屏幕出现短暂的灰暗。
“已切进光学观测影像。”紧随设备人员的应答,窗口亮起,柱形物体清晰可见,它的长度方向与地面垂直。
柳慧敏按下操作台一侧的通话按键,太空署干事长埃尔曼德的影像出现在幕墙的一个窗口中。
“你在看吗?”柳慧敏开门见山道。得到埃尔曼德肯定的回答后她问,“你有什么判断?”
“是有点特别,”埃尔曼德说,“我问过运算中心,他们说,用现有的运算技术完全无法测算这个物体的运行轨迹。”
“有没有其他观测基地的消息?”柳慧敏问。
“有,”埃尔曼德说,“从世界各地大型天文观测基地传来的数据看,与你们的观测情况基本一致。”
“那么,”柳慧敏很不礼貌地打断埃尔曼德的话,“有关当局有没有做出防范风险的部署?”
“没有,”埃尔曼德说,“我跟世联会总部交换过意见,他们认为,像这样大小的物体,在冲入地球大气层后会燃烧殆尽,没有采取防范行动的必要。”
“可是,它肯定不是一般的天体,而有可能是智慧生命光临……”
“你是知道的,”埃尔曼德拦住柳慧敏的话头,“发布外星文明入侵的消息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经科技署严格证实,由世界联合会发布。未经科技署证实,发布这样的消息可能引起全球的恐慌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个后果可能比外星文明入侵本身造成的后果还要严重。做出防范风险的部署不在太空署考虑的范围内,我们只负责向世联会和有关组织提供可靠的观测数据。你明白吗?”
“明白。”
柳慧敏关闭了与埃尔曼德之间的视频,把注意力转向幕墙。不明物体越发清晰,下降轨道渐趋垂直,而速度则越来越低。柳慧敏看着它,神色越来越凝重,脸色越来越苍白。
“放弃原目标,”她呼叫设备组“请求启用地面大型望远镜,追踪正在冲向地球的不明物体。”
幕墙暗了下去,当它再次亮起时,幕墙被分成左右两半,右边是太空望远镜传回的图象,左别是刚刚切进的地面大型望远镜传来的图象。整个幕墙变得简单明了,没有了复杂的模拟图和示意图,因为不明物体的“行为方式”和运行轨迹完全在所有探测、研究机构和人员的意料之外,没有预计的轨道数据模拟它。而且不能预测它在下一秒种的运行轨迹,因此无法去示意它的去向。有的只是实时测量到的基本数据。比如,高度、姿态、运行速度、它所在空域对应的经纬度和时钟等等。
有人悄然进入大厅,这是一直关注本次观测任务的太空署一般的工作人员,他们从内部闭路网上看到了这一奇特的天文现象,抱着某种期待和好奇心,陆续涌进大厅,在由专业团队和巨大的幕墙形成的特殊气场中,寻找某种仪式感,在庄严肃穆的气氛里等待某种不可预测的结果。
进来的人几乎坐满了整个大厅,而柳慧敏却茫然不知。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墙上的物体,那物体通过某个点时停顿了一下,仿佛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似的。它之后调整姿态,垂直向地面下降。
“确定地理坐标!”柳慧敏发出指令。
霍启东敲了几个键,把一个坐标图叠加到那个物体上,坐标立刻生成那个物体所在的经纬度。
柳慧敏盯着经度与纬度交叉的、一闪一闪的红色小圆点,问霍启东:“这在什么地方?”
霍启东敲击键盘,叠加进一张电子地图,那个闪烁的小圆点很快与地图上相应区域的一个圆圈相重合。
“中国滨海市。”霍启东确定无疑地报出了不明物体可能降落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