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作家>第七章——选择(一)

第七章——选择(一)

一家人“疯狂”地从屋里冲了出去。

“快来,儿子,让爸爸抱抱。”何遇安抱着儿子走进屋里,向随行和小李把何遇安的随车携带的东西搬到一楼大厅里。

“好了,不早了,你们就回去吧,我就不留你们了。”

“那我们就走了,再见董事长,再见嫂子。”

江琳琳也挥挥手说“你们哥俩路上注意安全。”

太阳不知不觉地下山了,一家人就坐,美好的家宴即将开始。何遇安的左边坐着江琳琳,右边是何时,何遇晴则挨着了母亲。

“遇安,这次回来几天呢,要不明天你到我那里去。”何遇晴说到。

“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吧,怎么没把冰倩带过来。”

“她都上初中了,这几天晚上学校安排补课,所以就没带她过来。”

“咱们先动筷子吧,老公,这是我给你做的糖醋排骨。”江琳琳说着把一块排骨夹到了何遇安的碗里。

“媳妇的厨艺见长啊,我看可以到酒店里当厨师长了。”何遇安开玩笑说道。

“你就给我戴高帽子吧,我要是真去了当了厨师长,以后你再回来就得去饭店吃我做的菜了。”

何遇安给自己倒了一杯饮料“来吧,咱们喝一个,姐,你给妈也倒上。”

今天晚宴没有准备酒,甚至连一瓶啤酒都没有,全家人都知道,多年以来何遇安当着母亲的面是从来不会喝酒的。

“儿子,我看这几天就给何时请两天假吧,你这个当爸爸的趁着这两天好好陪陪孩子。”

何遇安清楚母亲的意思,确实这些年来跟儿子的感情没有一个得到良好培养的过程。

江琳琳确实清楚何遇安的所思所想,她把话接过来说“妈,咱们还是别耽误孩子学习了吧。”

张玲摇摇头说“不差这两天啊,再说这孩子除了正常上学,你们在周末还给他报了培训班,这孩子不大,你们给的压力倒是不小。”

张玲身旁的何遇晴也知道母亲的心思。“妈,这事就让遇安他们两口子决定吧,多学点不是坏事。”

何遇安犹豫着江琳琳对视了一眼,然后对母亲说“妈,您看这样好不好,让何时明天休息一天,上午我和琳琳带他去游乐场和商场,中午呢就去他姑姑那吃,您看怎么样。”

“好啊,明天中午都去我那里吧,正好他姐夫明天上午也能出差回来,妈,明天中午我来接你。”

“不了,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有话说,我就不跟着掺和了,明天你们都不在家啊,我也能闹个清净,我就留在家里拜拜佛,念念经也挺好的。”

何遇安的母亲信奉佛教,她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人生要多多行善,才能得到一生平安。要宽容忍耐,才能健康长寿。

桥渔村现任的村委会委员赵学进吃完饭后来到了谢家强的家里,两人在沙发上沉默地坐着。烟灰缸放着几只刚刚被掐灭的烟头。墙上挂着的时钟,秒针在不停地转动。

过了许久赵学进才缓缓开口“老谢,我看这话还是该由你来说,你是村里的一把手,遇安也一直把你当大哥。”

谢家强深深地叹了口气“这叫我怎么说出口呢,遇安这些年帮村里已经不少了,咱们村里的那些大学生大部分都得到过遇安的资助,村里种的树苗也是遇安捐赠的。”

“我知道这话不好说出去,可咱们村再也找不出来第二个人了,这是关系到全村的未来,再难也得克服。”

谢家强把手里的烟头放在烟灰缸里,又继续点了一支。“本来今天遇安回来,我特别意外,想开口跟他说来着,却没能开口,不过我告诉他吸引外资的事情了。他多少也应该有所领悟。”

赵学进灵机一动,把头靠近谢家强。“老着,你看这样行不行…”

江琳琳和何遇晴正在厨房里洗碗,何遇安把外套脱下挂在了衣架上。

“遇安,你来我屋里一趟,妈有话跟你说。”

何遇安低头告诉何时“儿子,先去屋里做功课吧,爸爸一会儿就去找你。”

张玲的卧室在别墅的一层,里面除了应有的家具以外,还摆放着几座佛像,有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何遇安手里拿着两本书来到了母亲的卧室,坐在沙发上。

“你手里拿地什么书?”张玲问道。

何遇安把书递给母亲“这是我上次朋友去寺庙里结缘来的两本经书。”

张玲接过经书,这是一部《楞严咒》。一部《菩提本愿经》。

“公司的事解决的怎么样了,我知道这样为难你了,不过这样日子会安稳很多。”

“妈,我找过其他两个股东商量了,等把公司现有的事情处理完后,我就把股份转让出一部分,给他们两个去经营。至于具体的吗,他们前期会给我六千万作为收购股份的钱。”

“你说的现阶段的事情要什么时候才能处理完呢?”

“过年之前吧,年后我就不再回去了,我在公司的股份由百分之五十八变成了百分之二十八,以后就不再插手公司的管理了。”

“新任的董事长呢,是博扬还是尚荣,你回岳亭后有别的打算吗?”

“新的董事长由博扬担任,我们三个在一起十几年了,公司交给他们,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了,至于回岳亭后嘛,我想投资餐饮业或者物流业,不过具体的计划还没有。”

“转让股权后的事,你要多跟琳琳商量,尽量随她的心意,你看看人家琳琳这些年嫁给你受了多少委屈。”

何遇安也有些惭愧地低下头“妈,你放心吧,以后的事我尽量听琳琳的,我不会干出不讲情理的事来的。”

“那就好,人家琳琳在你最难的时候陪着你,经历磨难坎坷跟你一路走过来的,你欠她的也是时候还她了。我最近学习佛法,人生更像是一个由欠债到还债的过程,所以你不要亏欠任何人懂吗。”

“佛经义理,戒坛讲律,梵声音乐,妈,你这些年一直在这些里面度过,不感觉单调吗。”

“我总得给自己找个信仰,找些事情做吧,每天念经挺好的,我现在能做的也只能在佛祖面前为你们祈福了。”

在三个月前,张玲很严肃地把何遇安叫到了自己的屋里,劝何遇安放弃在市区的产业,回到家来做着别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多和老人孩子在一起了,也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节奏。另外做母亲的知道何遇安为了出人头地而遭受了太多的磨炼和苦难,也该让孩子休息休息了。何况以何遇安现在的家业和妻子的工作,完全可以让一家人安稳度日。

何遇安也能体谅母亲的一番苦心,母亲信奉佛教就是为了有一个心灵的寄托,因为自己长时间不在母亲身边,带给了母亲无穷尽的牵挂。在和妻子江琳琳商量之后,两个人决定答应母亲。何遇安回到县城来发展其他产业。

何遇安当初和结义兄弟郑博扬,陆尚荣一起创建了湘缘集团,也就是说郑博扬,陆尚荣也是张玲的义子。说起湘缘集团的创立,还有着一段复杂艰难的过程。

何遇安30岁时除了已经拥有的海产品销售公司外,还创建了湘思婚庆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以婚礼庆典,婚礼录制,以及婚姻中介服务。最具特色的是可以根据两人的恋爱过程写成一部中短篇小说,拍摄恋爱故事的短剧。这深深地吸引了众多的情侣慕名而来,公司的生意一度火爆。

而在商业界结实的朋友郑博扬在市区创立了鑫缘大酒店。鑫缘大酒店又称鑫缘农家酒店,主要以海产品为菜品。酒店里的包间设计得也独具特色。郑博扬充分吸取了农家特色,把农家房屋的摆设用在了就餐包间里,甚至一部分房间里带有火炕,让人在用餐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让很多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城里人和从农村到市区来就业创业的人群前来光临。

后来,何遇安为郑博扬提供了一部分海产品和蔬菜的进货渠道,很大地降低了鑫缘大酒店的食品原料成本。

两年后,两个人决定把两个人的产业合并。因为当时资金的短缺,合并产业的计划一度受阻。后来通过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陆尚荣,陆尚荣是个彻彻底底的富二代,家里一直想让陆尚荣接手家里已经经营了三十年的煤炭产业,不过陆尚荣也有自己的理想,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番事业,一片天地。

合作的过程纵有多次坎坷荆棘,是非曲直,但三人都坚韧不拔地停了过来,在消除了所有的艰难险阻之后,湘缘集团正式成立。

湘缘集团由大股东何遇安担任集团董事长,陆尚荣任集团监事,郑博扬担任公司总经理。集团刚开始主要由一个规模较大的婚庆大酒店,一个运输公司,一个农渔产品储存销售公司组成。集团的总部设立在大酒店的七楼。后来又在市区增加了一个教育公司。

一个月前的晚上,何遇安,郑博扬,陆尚荣三个人在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里。茶几上只摆放了几道特别简单的菜,酒杯里是二十几块钱一瓶的白酒。

郑博扬和陆尚荣面无表情地在沙发上坐着,这种死气沉沉的僵局对三个人来说也不止一次。郑博扬是个典型杆男,身高达到了一米八五,而陆尚荣则有着很大的书生气,性情相比郑博扬来说比较沉稳。

“你们两个板着个脸干什么啊,好像跟我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

何遇安又拿出一盒大前门香烟来递给两人“你们俩别发呆了,失恋了是怎么着,尝尝这个大前门,这可是我当年创业时的高档烟呢。”

郑博扬一把抢过香烟来,仔细端详了一番。“遇安同志。你就拿四块钱一盒的烟来招待我们哥俩,你还有点风度没有。”

陆尚荣接着说到“这是哭穷呢吗,我们两个可没钱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