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我们村的那些事>第三回慧海僧主持修家庙冉如龙登山遇毒蛇

第三回慧海僧主持修家庙冉如龙登山遇毒蛇

诗曰:长沟兴旺若洋场,肉鸭汤锅冒异香。

烧酒味绵争醉客,糍粑质脆爱情郎。

来鸿去燕春秋惠,玉碗云盘旷日装。

沙地含金人乐顾,嘉宾千里付银筐。

麻嫂在石板场东头开了一家饮食店,带着覃多娇一起经营,主要买些油榨粑粑、鸡蛋糍粑、醪糟汤圆、面条泡粑等,加上还买些烧酒。开张第一天,为了招引食客,麻嫂叫覃洪超在店门上贴了一副大红对联:“三杯好酒,醉倒东西南北客;一瓢热汤,温馨春夏秋冬人。”

对联刚贴出,接连几个卖山货的人进来,有的要吃面,有的要喝酒,有的要粑粑。麻嫂一一热情接待着。

正忙间,一个络腮胡子高大汉,提着扁担走进来,往桌子上一座,就大声喊道:“三杯酒,十个油榨粑粑。”

“好呢!”麻嫂答应着,吩咐多娇端上。那络腮胡子张口就喝了一杯,说:“嗯!不错,这酒喝得。”

络腮胡子又吃了三个油榨粑粑,说:“味道还可以。”接着又要了10个油榨粑粑,说是要包起来带在回去的路上吃。

麻嫂又给他耐心的用油纸包好。

络腮胡子吃饱喝足后,站到麻嫂面前装作掏钱的样子说:“你这店的东西好吃,我下次还来吃。”麻嫂说:“你随时来都欢迎。”

络腮胡子坦率地说:“我今天吃了你的东西,可是还没有钱给也,你准我走吗?我保证下次给你。你信我不?”

麻嫂心里一嘀咕,遇到怪人了。但是立即露出笑容,说:“小店开张,对人真诚,我相信你,就下次给吧。”

络腮胡子哈哈一笑:“爽快,我的山货今后全部卖到你这里。”麻嫂说:“那好!”

络腮胡子说:“我是从湖南上来的,姓萧。”一甩手便扬长而去。

“妈!此人真的下次会来给钱吗?”覃多娇问。

“我看他会的,反正他要买山货。”麻嫂回答。

“就你相信人。”覃多娇心里怀疑,但是没有说出来。

突然,那个络腮胡子又转身大踏步走进店里,说:“我还要卖一壶酒,你给我装满。”络腮萧胡子把一个五斤大壶递到麻嫂手里。“打吧!”

麻嫂笑着,接过酒壶就去大酒。“妈,你打酒呀!”覃多娇意在提醒娘,叫她不要打酒。麻嫂装着没有听见。

萧络腮胡子,接过酒壶,一掂量,觉得重量够。立马从怀里掏出20元银票,递到麻嫂手里。“你这老板诚信待人,我喜欢,今天的酒钱全部付给你。不用找了。”说完飘然而去。麻嫂说:“真是奇人!我就看他不像吃白食的。”

由于服务热情,味道鲜美,生意自然不错。每到场期,都有上百食客轮流入座。

覃多娇跟着母亲,也学得一套经营得好手艺。

那天上午,几个食客走进店内,有的要吃面,有的要煮汤圆,一时很是忙碌。“请坐!马上就好。”覃多娇微笑的应对进店的每个食客。

突然,走进一个身穿灰布纳衣的小和尚。那小和尚进店就问:“冉如龙在吗?”

麻嫂见是僧人,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昨天就出门去了,至今未归来。施主找他何事?可以对我说,我去转告。”

小和尚笑笑:“此事必须当面对他说。”

麻嫂点头:“你等着吧,可能不久就要回来的。”

小和尚说:“那好,我等。给我煮一碗醪糟糍粑来,我边吃边等。”

“好的!”麻嫂答应着,吩咐覃多娇开煮。覃多娇麻利的进行。

“师傅请慢用。”覃多娇端上醪糟糍粑,小和尚接过就吃起来。

“嗯!好吃,再来一碗。”覃多娇接着又开煮。

小和尚一连吃了五碗,还在说:“好吃,再煮一碗。”

覃多娇心想:“这个和尚个子不大,肚子倒不小。”为了不得罪客人,还是耐心的煮着。

小和尚吃着,看看日头偏西,还不见冉如龙归来,嘴里就叨念着:“怎么搞的,难道不守信用不成。”

一直吃了八碗醪糟糍粑,小和尚站说声“我不等了。”站起来就要走人。

麻嫂见和尚不给钱,就伸手拉住:“师傅,你吃一个两个不给钱可以让你,但是你一下吃我这么多,不给钱那是不行的呀!”

“谁说要我给钱,我的钱该冉如龙付的。”小和尚嬉皮笑脸地说。

“不行!给钱就走人。不然绝不准离开。”麻嫂很坚定地说。

覃多娇也上来搭话:“还没有见到吃白食的出家人。想不到你这小和尚是个赖皮儿!”

小和尚哈哈一笑,反唇相讥:“想不到你这如花似玉的姑娘,还会说出骂人的村话。”

覃多娇一时兴起,扬起手就要扇小和尚耳光。“我打死你这吃白食的秃驴!”二人纠缠其起来。

麻嫂抓起锅铲准备助阵。

围观者拍手大笑:“看好戏哪,和尚戏金蝉呀!”眼看要起风波,突然“住手!”一声吆喝,冉如龙出现在面前。

覃多娇松开手,麻嫂放下锅铲。冉如龙一拱手施礼:“师傅多有得罪,是如龙回来晚了。”说着拉起那小和尚进入堂屋,吩咐倒茶。

此小和尚不是别人,而是冉如龙大前天在石龙山上遇见的僧人慧海。慧海本是皇觉寺和尚,父亲是朱元璋大将常遇春的得力部将,不幸战死沙场,慧海从战场寻得父亲骨质,一路跋涉而来,选定石龙山这块风水龙脉宝地安葬,偶然遇到冉如龙,双方一场争执打斗后,冉如龙与慧海成为好友。约定今日前来商议要事,不想冉如龙外出归来晚点,麻嫂们不认识慧海,才有了上面纠纷。

慧海与冉如龙倾心交谈。慧海从怀中拿出一张图,对冉如龙说:“这是我和师父为你设计的石龙寺家庙图,你按图上的方位和布置修建,可包你事业发达,人丁兴旺。”说着一一指点解释给冉如龙听。

冉如龙大喜,向慧海施礼表示谢意。当下分派冉呼,叫他招募民工匠人,安排材料,准备择日在石龙山修建家庙。

冉呼遵命去了。这里冉如龙又委托慧海为寺庙修建总主持。冉如龙先搭建起三间简易木屋,送足柴火和粮食,让慧海在石龙山上居住,监管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天时间,冉呼就召集了民工80人,石匠12人,木匠30人。冉奎带着从三十里外的原始森林里砍伐出两人合抱大的坚韧木料做柱头,木工在外号“小鲁班”龙大春的带领下精细解料排扇制作。由于冉如龙的工钱付给合理,来做工的人源源不绝。

石匠头领是从四川过来的黄大老师傅,他带着12个石匠。先修建石梯,打通上山的道路,然后就是打磨石碑和石壁。一时间石龙山山下一片火热……

这里暂且放下家庙的修建的事不提。再说冉如龙见诸事顺利,心情一直很是爽快,闲来无事,就到麻嫂的饮食店里坐坐,与覃多娇说说玩笑,他最爱看覃多娇生气的神态,也乐意地让她在自己身上得到喜欢。

清明节那天,阳光明媚。他吃了一个猪腿,喝了两碗白酒,站在竹林口眺望,见到对面的马鞍山形如马鞍一样,觉得新奇。于是乘着酒兴,就带着冉尚踏上蜿蜒的山路,一起去马鞍山顶上查看。他两兴致勃勃,步步登高而上。马鞍山的坡上,虽然没有特别高大的树木,但却是满是翠绿。脚踩在落下堆积的树叶上还软绵绵的,很是感到舒服。

树林里自然也是别有一番热闹。那些各类动物都在林间活动。冉如龙二人见到好几处野猫蹿听到还几次野狼狗嚎,还看到兔儿打滚,老鹰穿云。最使他惊喜地是看到了那些猴儿爬树。那些大小猴儿们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赶蜻蜓,扯葛藤,有的在树丫上捉虱子,理毛衣;还有几个公猴与母猴挨挨擦擦;推推压压;扯扯,拉拉的……冉如龙看得哈哈大笑。

到了山顶,冉如龙极目远望,竹林口的风貌尽收眼底,几排木屋高高低低,晃动的人影若隐若现。远处,山峰逶迤,白云缭绕,朦朦胧胧,给他带来无限的遐想……使他领略到一览众山的雄伟气概。“我应当也是一座山!”冉如龙感叹起来。接着他吟出四句诗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冉尚拍手,连称好诗。后来冉如龙成为入川冉姓的始祖,官授湖广千户忠路副使佥事、后又授荣禄大夫。足显他的气派,可是此时他还得创业,还得经受许多艰难。想到此处,心情陡然沉重,对冉尚说:“下山!”

下山走过一道草丛。突然冉如龙见到密密的草丛直向两边分开,还带着“呲呲”的声音。

冉如龙顿时惊讶,原来是一条大蛇,身子有水桶粗,半截埋在草里,不知多长。那蛇见有人挡道,就停止爬行,抬起高高的头,怒目圆睁地看着冉如龙,眼神中透露出的满是阴险。冉如龙有武功也见过战阵,但是眼前却害怕起来,他不敢伸手去捉蛇,只喊:“冉尚快点去抓”。

冉尚很勇敢,曾经也抓过大蛇,具有捕蛇人的经验,知道抓蛇人的功夫,只要做到胆大心细,眼尖、脚轻、手快,熟记着“一顿二叉三踏尾,扬手七寸莫迟疑,顺手松动脊椎骨,捆成柴把挑着回的捕蛇口诀”。冉尚奋勇向前去抓,那蛇却蹦起来,嘴里吐出红箭,机灵躲闪,几次都几乎咬住他,冉尚不敢恋战,吓得马上将手缩了回来。

蛇没有流动,时不时地吐着舌头,对冉如龙充满敌意。冉如龙恐惧了,拔腿连忙逃走。

慌忙间,冉如龙踢在一块大石头上,顿时一个倒栽葱,额头摔破,鲜血冒出。冉如龙撕下一块衣布,捂着伤口。

冉尚连忙上前扶起冉如龙,一步一点地走下山去。

麻嫂闻听,连忙赶过来救护,冉如龙额头破了三寸长的口子,麻嫂给冉如龙搽洗伤口,细细缝合,安放在床上休息。冉如龙昏昏地睡着了。

麻嫂吩咐覃多娇用心看护,千万不可以让他出门中风。她自己则进山采集治疗中风的草药去了。

冉如龙睡了三个多时辰,醒来天早已黑了。他摸摸额头,感到还有些疼,就“唉!唉!”的叹息了几声,他没有想到今天遇到这么个意外麻烦。

听到叹息声,覃多娇立即就推门进来,她喊道:“龙大哥,你醒了呀,我给你端茶去。”那声音甜甜的,冉如龙听得,仿佛伤早已好了。立即起床坐在方桌前。

覃多娇端茶进来,望着冉如龙甜甜的笑。两人开始了一场心的交流。这些儿女情话,无非是两情相悦,终生相许之类,读者自可理会,不须老人多言。这正是:“如意佳人随缘到,不用穿针引线忙。”要知后事,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