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百年风雨山河谣>第八章祸起萧墙天国内讧起分裂 (1)

第八章祸起萧墙天国内讧起分裂 (1)

惨败三河曾国华无尸归湘

韦昌辉、秦日纲大开杀戒,到处追杀东王部下。两个月内,残酷杀戮东王部下二万余人。天京城内,尸首满地,血流成河,染红了玄武湖。

太平军在九江战役中大败湘军,士气大振,杨秀清令石达开统三万太平军乘胜西进,重夺武昌。武昌兵力空虚,城中只有几千绿营兵。湖广总督杨霈和湖北巡抚陶恩培都是文官出身,不懂军事,得知打败湘军的石达开统兵来攻,不知所措。几千清兵大半逃走,石达开轻而易举攻破城池。陶恩培投水而亡,杨霈逃走,太平军第三次占领武昌。

咸丰帝大惊,下谕胡林翼为湖北巡抚,统六千湘军进攻武昌。曾国藩又派罗泽南统四千湘军增援。可武昌城内有太平军三之众,又有石达开坐镇防守,胡林翼、罗泽南猛攻数月不能克。罗泽南不幸战死,胡林翼只好率领湘军撤退到汉阳以南的金口扎营驻守,与太平军成对峙状态。

湘军在江西的战事也很不顺利,曾国藩几次下令围攻九江城,塔齐布共发起二十一次强攻,都无功而返,伤亡惨重。塔齐布忧愤交加,吐血而亡。曾国藩连失两员爱将,心痛不已,下令放缓攻势,整顿湘军,以待战机。太平军也因战线过长,要守城守地,没有机动兵力向湘军发动攻势。近两年的时间里,双方都没有组织大的战役,形成对峙局面。

天国西线的顺利,天王和东王都松了一口气。天王要求东王乘势用兵,清除直接威胁天京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东王精心制定了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作战部署,要清除清廷耗费巨资营造四年之久的坚固营垒。

咸丰六年二月,杨秀清令青年将领李秀成和陈玉成统兵向镇江的清军进攻,大败江苏绿营兵,江苏巡抚吉尔抗阿阵亡,太平军占领镇江。清军江北大营失去镇江的掩护,已成孤军,李秀成、陈玉成乘胜渡过长江,向江北大营发起攻击。江北大营统军主将琦善本来就才智平平,又贪生怕死。见太平军攻势猛烈,率先逃走,清军溃散。李秀成占领大营,下令拆除营垒,焚烧大营。

太平军清除了江北大营,杨秀清便集中兵力进攻江南大营。这江南大营要比江北大营坚固许多,主将向荣从军四十多年,能攻善守。他将大营构筑地地形复杂的孝陵卫附近,苦心经营,构筑了坚固营垒,防守十分严密,又有猛将张国梁勇猛善战,不易攻破。杨秀清思虑良久,决定采取调虎离山之计,智取江南大营。

七月,杨秀清派杨辅清、李世贤、黄文金统三镇十万太平军,向皖南九华山一带发起进攻。皖南清军纷纷向向荣告急求援,向荣身为钦差大臣,不能不管,急派悍将张国梁率兵增援。杨秀清得知向荣中计,大营内兵力空虚,令李秀成、陈玉成渡江回攻江南大营。李秀成率军在东面进攻,陈玉成率军在西面进攻。杨秀清还令燕王秦日纲从安庆率军火速东进,从北面进攻。向荣难敌太平军三面进攻,营破兵败,率领残兵逃往江苏丹阳城。李秀成率军尾随而来,猛攻丹阳城。眼见丹阳城又将被攻破,幸张国梁和江南提督和春率兵赶来,击退太平军,才保住了丹阳城。向荣羞愤交加,自缢身亡。

威胁天京四年之久的江北、江南两座清军大营被相继攻破,天王洪秀全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安享荣华,高枕无忧。未曾料到福兮祸之所伏。祸起萧墙,一场腥风血雨的天国内讧悄然降临。

太平军天国自金田起义之日起,便宗派林立,主要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三大派系。三派之中以杨秀清势力最大,洪秀全封他为东王,九千岁,主持朝政。杨秀清在天国内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独揽的实力派人物。天国定都金陵后,洪秀全逐渐淡忘当初“天下男子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姐妹”的宗旨。大兴土木,兴建金碧辉煌的天王府,和历代皇帝一样,广选美女八十八人,三宫六院,美酒佳肴,生活极尽奢华。杨秀清自持有功,饮食起居,概与天王相等,每一出门,要坐六十四人抬的大轿,前呼后拥几千人,金鼓旌旗等几十件,大吹大擂,极讲排场。太平军西征胜利,打败湘军,又平定清军两座大营,杨秀清认为这全是他的功劳,萌发了实行宫廷政变,夺权当天王之念。

咸丰六年八月,天王亲到东王府上,以褒奖东王平定两座清军大营。杨秀清命人在后堂埋伏卫兵,然后以天父临身,要求天王封他为“万岁”。洪秀全隐见帐后有刀斧手,吓出一身冷汗,采用缓兵之计,同意择日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封他为“万岁”。

洪秀全回到天王府,立即加强戒备,密调正在正在江西同湘军作战的北王韦昌辉进驻天京。不料韦昌辉和杨秀清积怨成仇,且早有野心,认为这是铲除东王,挟持天王,总揽天国大权的极好机会。

九月二日深夜,韦昌辉联合燕王秦日纲,统本部三千人,以突然袭击手段包围东王府,将杨秀清及其一家几十口人全部杀死,连几个月大的婴儿也不放过。接着,韦昌辉、秦日纲大开杀戒,到处追杀东王部下。几个月内,残酷杀戮东王部下二万余人。天京城内尸首满地,血流成河,染红了玄武湖。

洪秀全感到震惊和害怕,把正在湖北洪山指挥作战的翼王石达开召回天京。石达开火速赶回天京,韦昌辉历来惧怕石达开,知他善于用兵,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准备将他杀害。石达开得到密报后,连夜缒城逃走,韦昌辉竟将石达开的家人及亲兵三十余口全部杀害。石达开痛不欲生,乘船赶往安庆,调集在湖北和江西作战的太平军东下,准备杀入天京报仇。

天王惊恐不安,派胞弟洪仁发和洪仁达与东王部下联络,设计擒杀了韦昌辉、秦日纲。并诛杀韦昌辉、秦日纲部下三千多人。天王对东王部下和石达开好言安抚,总算平息了这场互相残杀的天国内讧。

天国内讧使几万太平军的精锐和优秀人才死于自己兄弟的屠刀之下。从此,天国内部宗派斗争更加激烈,天王再也不相信异性将领。召石达开进京,用“留京辅弼”的名义,解除了石达开的兵权。将自己的胞兄洪仁发授为安王、洪仁达授为福王,由二人主持朝政,总揽军政大权。石达开出身豪强,又恃才傲物,日益不满,时刻策划另立门户,自成一霸。

咸丰七年六月,石达开悄然离开天京,到安庆集结自己的部署十万余人,自成一军,准备向四川进军,利用四川地理优势,建国立邦,以图天下。部下对他建议说:“四川虽山高势险,但除成都地区之外,皆地贫人稀,难以养军。且民众无天国信仰,若无民众支持,便成流寇,其高山大川反成险阻,不如仍留在天国,以图长远。”怎奈石达开早有异心,听不进忠言,下令全军向江西进军。

石达开曾在江西转战多年,很有民众基础,他又打着太平军的旗号,民众踊跃参加太平军,很快发展到三十万人。石达开统领这三十万大军,从江西的吉安出发,经浙江的衢州,福建的建阳,又转入江西的石城,经南康进入湖南宜州、击败湖南刘培元、彭定泰等,攻占桂阳及常宁,准备由湖南进入四川。湖南巡抚骆秉章令左宗棠组织湖南绿营兵及乡勇四万余人在宝庆一带抗击。石达开久攻宝庆不下,又怕曾国藩率湘军回援,故经广西全州回到贵县一带。

石达开在贵县盘桓两年多,他的部下渐渐失去了信心,有二十万太平军相继回到江西投奔李秀成。石达开将仅存的几万人整顿编组,再度出发。经湘西转战到鄂西想由鄂西进入四川。因清军阻拦,无法渡过长江,被迫进入贵州、云南。在云南的昭通渡过金沙江,想强渡大渡河,进入四川腹地。

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五月,石达开在大渡河柴打地(今安顺场)被四川新任总督骆秉章联合当地土司所俘。六月在成都被害,年仅三十二岁。

石达开率军入川,历时七年,转战十二省。所走路线,大都是各省边界,人烟稀少,道路艰险,物薄人缺,致使行军异常艰辛。加上没有鼓舞人心的政治目标,人数越走越少,几十万大军,仅剩下几千人,成为流寇,失败身亡。

且说天国内讧和石达开的出走,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曾国藩认为这是发动反攻好时机,不料其父曾麟书因病去世,曾国藩奏请回家守孝。咸丰帝以为天国内讧后很快就会灭亡,且害怕湘军强大,下谕批准曾国藩回家守孝三年。

湘军虽没有主帅,但其战略战术已经形成,胡林翼、彭玉麟、杨载福等湘军统领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相继攻占了武昌、江西的瑞州、九江、湖口,几乎占领了江西全境。咸丰帝大喜,下谕授胡林翼太子少保,杨载福为江西提督,李续宾为安徽巡抚。曾国藩的胞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有升迁。

湖北巡抚胡林翼、安徽巡抚李续宾等联衔上奏朝廷,请求重新启用曾国藩。咸丰帝为尽快消灭太平军,下谕曾国藩为钦差大臣,速回湘军大营,统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

咸丰八年七月,在家守孝一年多的曾国藩回到梦魂萦绕的湘军大营,立即召集各统领商议进攻太平军的作战部署。安徽巡抚李续宾说:“武汉、九江、安庆是金陵上游的三个战略重镇,我湘军已攻克武昌、九江,如再克安庆,顺江而下,金陵不难攻破。”曾国藩也有此意,当即决定由李续宾和曾国华各统湘军五千人,向安徽进军。

李续宾、曾国华进展顺利,连克太湖、潜山、石牌、桐城,前锋到达庐州附近的三河镇。

太平军在安徽失城失地,天王坐卧不宁,惶恐不安。正在此时,咸丰帝又下谕江南提督和春为钦差大臣,与提督张国梁攻占了镇江,进兵雨花台,重建江南大营,与重建的江北大营遥相呼应,威胁天京。洪秀全见天国形势严峻,只得起用青年将领,封李秀成为忠王,都督各军,录尚书事,赐上方宝剑,八方金印,统驭太平军。陈玉成为英王,协助李玉成作战。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参加金田起义,有军事才能。临危受命,立刻赶赴安庆以东的枞阳镇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太平军将领有一百多位,主要有:第一镇,左军主将李世贤。第二镇,前军主将英王陈玉成。第三镇,中军大佐黄文金。第四镇,提督军务杨辅清。第五镇,右军主将刘官芳等。会议商定了太平军的作战部署,决定先破清军江北大营,恢复天京与江北的交通,解除天京的粮道威胁,然后由东向西,与湘军决战。

李秀成令杨辅清统第四镇由溧水进攻雨花台;李世贤统第一镇由溧阳进攻句容;刘官芳统第五镇进攻秣陵关;黄文金统第三镇进攻淳化镇,对包围天京的江南大营实施反包围,使其不能支援江北大营。李秀成和陈玉成各统五万大军进攻江北大营。

江北大营是钦差大臣胜保和德兴阿统五万绿营兵重建的。这五万绿营兵是从直隶、山东、河南等省征调而来,战力极弱,被太平军一举攻破营寨,死伤一万五千余人。胜保和德兴阿率残兵溃逃而去。李秀成下令彻底捣毁江北大营,从此,清廷无力再建江北大营,天京粮道威胁解除。

李秀成迅速将作战重心转向湘军,令陈玉成统第二镇五万精兵,向西疾进,直奔三河镇。三河镇是太平军粮草屯集地,已被李续宾、曾国华统一万湘军包围,三河镇太平军守将吴定规指挥五千太平军死守待援。陈玉成见军情紧急,日夜兼程赶到三河镇,指挥五万太平军对湘军实施反包围。李续宾和曾国华未曾料到太平军援军来得如此迅速,后悔轻敌冒进。曾国华主张乘太平军立足未稳,突围而去。李续宾认为湘军连日征战,疲惫不堪,突围胜算较少,主张筑垒坚守,等待援兵。二人彻夜争吵,最后决定筑垒坚守,等待援兵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湘军这一犹豫,失去了突围的最佳时机,也等不到援兵。此时曾国藩正率领湘军主力在闽浙一带作战,李续宾便派人向湖广总督官文求援。官文是满族,心胸狭窄,历来嫉妒汉人掌握的湘军,接到求援急报,扔入火堆,既不发兵,也不令李续宾、曾国华撤兵,冷眼旁观。

陈玉成探得官文不发援兵,心中大喜,决定全歼所围湘军。在三河镇以南的白石山、金牛镇布下重兵,又请求李秀成派兵加强枞阳镇的防守,阻击湘军的援军。李秀成认为这是打击湘军,扭转战局的最佳时机,亲率五万大军赶来参战。

咸丰八年十一月十日,三河镇大雾弥漫,咫尺莫辨。李秀成下令各路太平军向湘军营垒发起总攻击。陈玉成统领他的童子军从正面攻打曾国华的营垒,李秀成统军从左侧包抄李续宾营垒,三河镇太平军守将吴定规率军从镇内杀出。太平军各路人马有十万之众,又乘大雾,内外夹攻,喊杀声惊天动地,如同排山倒海杀向湘军营垒。湘军已不足万人,粮弹两缺,又是临时构筑的简易营垒,抵挡不住太平军地猛烈攻势。陈玉成的童子军首先攻破营垒,杀入营中。这支童子军是战争中从各地收留和抢来的一些十多岁孩子,加以严格操练成军,个个勇猛顽强,像尖刀一样直插大营中心。曾国华见大雾杀声震天,太平军已冲到身前,拔剑奋战,力斩数人,渐渐力竭,知难逃死劫,自刎身亡,被冲上来的童子军砍成肉泥,尸首难辨。李续宾闻曾国华阵亡,也自杀身亡。湘军大部战死,只有少数残兵向南逃奔,又在白石山、金牛镇被太平军截杀,全军覆灭。

曾国藩闻讯后痛不欲生,这一万湘军许多是他在衡阳练军的老湘军,是精锐之师,这是湘军继九江大败之后又一次惨败,使湘军元气大伤。还有他的胞弟曾国华,连尸首都难确认:“无尸归湘土,游魂何处安”,曾国藩含泪为曾国华亲书挽联:

归去来兮,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