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了发展贸易,促进商品流通,在开发区内建了服装、电器、美食等几个专业巿场,供商贩们租铺经营。汪德汕在电器商场租了一间铺面经销电器,因经营有道,生意兴隆。他感到一间铺面太小,想扩大经营场地,于是想到老同学徐晓东。
这天上午,徐晓东上班刚刚坐下,秘书陈晴就进来说:“徐总,您有一个老同学来拜访您,这是他的名片。”徐晓东接过名片看了一眼,立即皱起眉头。名片是汪德汕的,徐晓东对名片上印的“龙江市德汕电器经销总公司总经理汪德汕”十分反感,心里想一个摆地摊的,开了一家小店就自称总经理。对陈晴摆摆手说:“我上午有事,没时间,叫他改天再来。”
徐晓东一直对汪德汕没有好感,说他油腔滑调,做生意不讲商道,不是走私就是卖假货,上次花200元买的收录机就是台湾生产的,根本不是洋货。今天来找自己,不是来借钱就是套近呼拉关系的,所以不想见他。殊不知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时势造英雄。汪德汕很有经商头脑,他看到许多外资企业在开发区生产的电器很畅销,于是和这些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把开发区的产品推向内地。销售好,很赚钱。不几年就赚了几百万元。他想买点地皮建个商场或者租个商场。他听说徐晓东有几层楼要出租,所以特地来找老同学洽谈的,没想到吃了闭门羹,心里恨恨地骂道,势利小人,靠岳父赚了几个臭钱,有什么了不起,等我发了也摆摆架子。后来汪德汕在建万商楼时,也让徐晓东吃了闭门羹。不过这是后话。
且说汪德汕回到自己的电器商铺,刚踏进门就听到老婆抱怨地说:“一大早跑到那里去了,上海的方总,北京的高总都打电话找你,要你回来后马上打电话给他们。”
汪德汕心想这么急打电话找自己一定有好消息,刚才不快的心情一扫而光, 立即打电话到北京西単商场找高总,高总有些激动地说:“你发来的20台34吋画中画彩电一天就销光了,现在有几个客户等着要货,你马上发50台来吧,货款我现在就打过去。”
汪德汕接着打电话到上海南京路五华电器商场找到方总,方总也是说画中画彩电好销,也再要50台,货款马上打过来。
画中画彩电是龙江开发区一家外资企业进口零部件组装的,质量好,图像清晰,在国内很畅销,汪德汕和该企业签订了国内市场总经销协议。汪德汕每销售一台彩电能获得800元纯利润。这两个电话100台彩电他就能赚到8万元。这让他悟到商品易地销售的钱好赚。因为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人们知道底价,每台赚几百元都很难。而运到外地卖,每台赚几百元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决定尽快把商场扩大,然后把商场交给老婆曹丽萍管理,自己带着业务员到内地大城市去开发市场。
经济开发区创办初期,电器商品是紧俏商品,所以开发区电嚣商场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生热闹。龙江市大众制药厂的工程师杨添乐和妻子黄阿芳在电器商场附近开了一间发廊。取名天乐发廊。发廊由黄阿芳当经理,招聘了几个小妹,帮人洗头、理发和按摩。
发廊小妹年轻貌美,态度热情,生意兴隆,回头客很多,发廊一天赚几百元不成问题。不过杨添乐开发廊可不是为了每天赚几百元钱,他和妻子秘密商量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计划,要用这个发廊搞几十万元开办一个制药厂 。
杨添乐是大众制药厂的技术人员,几年前和同事们研发了治疗冠心病的救心丹,治疗效果很好,十分畅销。改革开放后许多人下海经商办企业,他懂技术,很想办个制药厂,可是怎么都筹集不到资金,于是想了这么个挺而走险的办法。
黄阿芳每天在发廊里细心观察,发现有钱的人进来洗头她就亲手帮人洗头,不仅非常细心,而且还和客人套近乎,很快就和好几个有钱人成了好朋友,汪德汕的老婆曹丽萍就是发廊的常客。这天曹丽萍想到老公整天在外地跑业务,已有一个星期没有消息,不知道生意谈得怎样,心中有些烦燥,想到天乐发廊洗洗头,放松一下。黄阿芳见曹丽萍来洗头,立即把她请到单间里,亲自帮她洗,因为已是熟客,黄阿芳一边帮她洗头一边和她聊天。黄阿芳说:“现在开发区的生意好做,只要有钱,就能赚钱。最近我老公找到一张三合板的批文,只要转手就能赚到10多万,可是人家要现金交易,我们钱不够,以月息3分的高利息向私人借贷,结果没借到。”曹丽萍问还差多少,黄阿芳说只差5万了。曹丽萍说:“我借你5万,时间1个月,月息3分。明天我就去银行提5万给你,不过1个月一定要还给我哦。”黄阿芳说:“大姐,这个发廊是我的,怎么也不只值5万元,放心吧,1个月肯定还您。”
第二天曹丽萍送来了5万元,黄阿芳打了借条,写明了还款日期。果然到了1个月时,黄阿芳送还了5万元本金和1500利息。曹丽萍十分高兴,说:“这利息我收下了,那5万本金如果需要就继续借给你,如果还不够,我昨天收到5万货款,一时用不上,你需要的话都借给你。”黄阿芳说:“那太好了,谢谢大姐。”到了月底,黄阿芳把10万本金和3000元利息一分不少的交给曹丽萍。曹丽萍见黄阿芳的信用这么好,就更加放心了,说:“还是那句老话,月底把利息还我就行,本金你要用多久就多久。”
送走了黄阿芳,曹丽萍心里乐滋滋的。10万元每月有3000元利息,现在一个打工的月薪才1000多元,真是太合算了。以后3个月,黄阿芳都是按时把3000元利息送来,可是第4个月没来,曹丽萍一直等到晩上下班也不见黄阿芳送利息来,曹丽萍心想可能人家有事没来吧,等到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曹丽萍上班把工作安排好后就急忙赶往天乐发廊,只见发廊大门紧闭,有10多个人站在门口议论,曹丽萍一打听,原来都是同自己一样借钱给黄阿芳的人。大家算了一下,曹阿芳向大家共借了100多万元。现在人去房空,打她的传呼机也不回复,大家感到问题严重,立即报警。警察把这些债主叫到派出所做了笔录,对他们说:“放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黄阿芳以高利贷为诱饵,诈骗钱财,扰乱社会治安,我们是不会放过的。可是这是经济案件,不是刑事案件,现在警力有限,先登记吧,但没有那么快破案的。”
曹丽萍和10多个债主都很气愤,决定联合起来去找杨添乐和黄阿芳。听说他们夫妻都是大众制药厂的员工,债主们赶到制药厂,门卫说杨添乐夫妻早就辞职了,不是厂里的员工了。债主们又找到杨添乐的家,只见大门紧闭,一家人不知去向,邻居说他们全家人都去深圳打工去了。债主们无计可施,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公安机关,看那天能把黄阿芳逮到,把钱要回来。
且说杨添乐和黄阿芳关掉发廊,遣散几个小妹,把孩子安排在父母家,夫妻悄悄来到深圳,租了一间民房住下来。在黑市办了两张假身份证,杨添乐化名杨毅夫,黄阿芳化名黄玉珍,申办了一个制药厂,把救心丹改名护心丹,通过同学关系在药监总局申请了批准文号,开始药品生产。杨添乐是南京医科大学的高材生,懂技术,亲自组织生产,药品质量好,很快就打开了销路,不几年就赚了几百万元。杨添乐和黄阿芳赚到钱后心中反而不安,虽然这几年平安无事,但见到警察心里就发慌。夫妻常在一起商量,要把当初借人家的钱还人家。黄阿芳对杨添乐说:“我们把钱还了,得到债主们原谅,平息了这件事,不仅良心好受些,还可以把工厂搬回龙江经济开发区,那里人熟条件好,还可以承包生产大众制药厂的产品。”杨添乐点头称是。
这年中秋节,郑添乐夫妻带着两麻袋现金回到龙江市。首先找到曹丽萍,黄阿芳流着泪对她说:“当初因为老公买到一个假批文,血本无归,只好跑到深圳打工,这几年拚命赚钱,好不容易赚到一点钱来还你们,还请大姐原谅。”说完从包里拿出15万元还给曹丽萍,说10万元是本金,5万元是利息。
曹丽萍见到杨添乐夫妇本来很生气,但见到他们主动来还钱,还加了5万元利息。这10万元要是放在银行那有这么多的利息,她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过袋子数了数,果然是15万元,转怒为喜,笑着说:“我看黄大姐就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原来你们被人骗了,现在还了就行啦。”
郑添乐夫妇提着现金一个债主一个债主还款,请求他们原谅,债主们见他们态度诚恳,原谅了他们。到派出所撤了案。公安机关见杨添乐还清了借款,又主动投案,便原谅了他们,不再追究。
杨添乐决定在龙江经济开发区投资办家新厂,深圳的制药厂仍然保留。不过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龙江市,因为他的目光盯住大众制药。这是一个老牌的制药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创办的,建国后公私合营成为国营制药厂。现在厂里有几十个药品可以生产。可是近几年经营很困难,主要现在药品销售要回扣,国营工厂每一分钱都要入账,无法回扣,从而销售越来越差,制药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杨添乐同厂长温习通商量,希望厂里转让几个药品让自己生产销售。温习通说:“转让不行,承包可以。你承包穿心莲车间吧,这是我们厂的知名产品,销路不错。你只要安排50个工人的工作,一年交10万元就行了。”
杨添乐大喜,穿心莲片是大众制药厂的主要产品之一,以前一年利润几十万。而今药品价格上涨,只要打开销路,一年赚几十万没问题。和大众制药厂签订了承包穿心莲车间10年的合同。
穿心莲车间的厂房宽廠,有1000多平方米,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杨添乐承包后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了售价,培养了几名推销员,按市场的潜规则进行推销。对推销员采用基本工资加提成,调动了推销人员的积极性,销量大增,穿心莲片供不应求。郑添乐深知生产靠人,只有善待工人,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所以不仅按时发工资,而且设置了全勤奖,质量奖,安全奖等奖项,使工人收入有保障,工作安心。其他车间的工人羡慕不已。龙江市医药公司知道后说服郑添乐承包整个制药厂。郑添乐拒绝了。他认为国营工厂像个小政府,职工的什么事都要工厂负担,连员工计划生育的打胎费也要工厂报销。而且有的工人在厂里请病假拿工资,而却在外面打工赚钱,杨添乐不想背这个包袱,他情愿赚到钱后做点善事。
杨添乐的两个私营药厂和承包的穿心莲车间,每年的税后利润都在300万元以上。他有了钱就想扩大生产,决定在开发区新溪片区买10亩地,建一个集生产和生物硑研究的工业基地。杨添乐和徐晓东曽是邻居,关系不错,他想请徐晓东帮他好好规划一下。
这天上午,阳光灿烂,徐晓东开着奔驰来到自己的房地产公司上班。他今天心情不错,刚刚坐下,秘书陈晴就对他说:“天乐制药厂的杨老板在接待室等您。”徐晓东这几天正在筹备资金,最近他接到一个楼盘的建筑工程,要投入几千万元,现在还差几百万元。得知老邻居杨添乐来访,十分高兴,他知道杨添乐现在有钱,来找自己一定与房地产有关,立即把杨添乐请到会客室。两人都是熟人,几句寒暄之后便说起了正题。杨添乐说:“如今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药品生产利润越来越薄,我想搞筹建一个生物研究所,准备研究一些生物药品。想在新溪附近买10来亩地,建一个药品生产和生物研究的基地。你在这方面是内行,想请你帮帮我。”
徐晓东说:“地是有,就是比较贵,位置还不错,在海边。是我去年买的,现在急需资金接工程,想卖掉,如果你觉得好就卖给你。”
“多少钱一亩?”杨添乐问。
徐晓东说:“现在每亩市价是60万,我们是熟人,每亩50万吧。不过建筑时要照顾一下小弟。而且我急需资金,最好一次付清。”
杨添乐说:“好,带我看看地方,如果好就买10亩地,500万一次付清。到时建筑当然是请你,你的建筑质量好,我放心。”
徐晓东高兴地说:“都是熟人,客气话少说,我帯你去看看地吧,如果满意就回来签合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