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王沙沙和张利初中毕业,张利平时学习成绩不好,填报中专,结果被录进了粮食学校。王沙沙,平时在全校出类拔粹,这次填的是高中,却没考上,后来才知道是受他的父亲是管制分子,反革命的牵连,因此名落孙山。
王沙沙对这场打击,简直难过得不得了。第一次流下了辛酸的泪水,几天吃不下饭。他知道,今生今世完了。
陈琳听说王沙沙落榜,也愤愤不平,这时她已经是13岁的小姑娘了,她说,像王哥这么会读书的人,还比不上张利?张利都考上中专了,怎么王哥考不上呢!她去王沙沙家安慰他。
她说:“上面有没有搞错,像你这样会读书的人,怎么会考不上的呢,可不可以托人去查一查?”
王沙沙只有垂头丧气的分,他们当时都不知道这是招生政策的规定,是社会关系的株连。
王沙沙对陈琳说:“命中注定我这一生是没有出头之日了,只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出人头地的日子。”
陈琳说:“王哥,你不要泄气,明年再考吧,我想明年你一定会考上的。”
张利有一天也来到王沙沙家,得意洋洋地对王沙沙说:“平时大家说你比我会读书,可是现在我考上了,你没考上,我早就说过,我姓张的人是不会输给你姓王的人,这下应证了吧。大家该说句公道话了。”
气得王沙沙血都要吐出来了。明知他是来侮辱,那又能和他怎么样呢?
林秀英也来王沙沙家,她对王沙沙的落榜也蛮关切的,表示了很大的同情,也鼓励他明年继续去考。
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也来看他,他们都和平日里打一样的官腔,说是:“你们这是做新中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是很光荣的,要在农村扎根,好好干,早日把家乡建设得繁荣富裕。”
其实说心里话,校长和班主任也都替他感到很惋惜,但话还得那么说。工作还得这样做,这是政治!
王志高看到儿子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更加难过,他知道,都是因为他的原因,害孩子考不上的,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劝解他说:“沙沙,万事全由天注定,一朝落地命安排,既然你命中注定要这样,愁也没用,急也没用。认命吧!再说这世上也不是单单读这条路才是正道,只要你发图强,行行出状元呢,说不定你凭自己的努力,也能在农村成就一番事业啊。”
陈琳隔没几天,又来看王沙沙,目的就是想安慰安慰他,她觉得,这位王哥实在是太好了,觉得王哥受了委屈,比自己受委屈还难受,但她也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慰他,只陪王沙沙呆了好一会儿。然后她想出了一句话说:“王哥,我也小学毕业了,和你一起种地,跟你一块做伴!”
王沙沙听了这话,既感激,又好笑,感激的是这么小的妹妹,也知道安慰人,可笑的是,这么一个毛孩子,能自作主张,说陪我种地就种地吗?她向来学习成绩很好,又没有父亲的这个政治包袱,谁说不是前途无量呢!
时光会冲淡一切欢乐和伤悲的。过了一段日子,王沙沙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了下来。有一天,他觉得无聊,就去他爸的书橱里想找本书看看,在书堆里找来找去,发现了一本的手抄本,他以前人没听过什么增广贤文这书名,于是翻开看了看,一看竟爱不释手,那里面全是好句子,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等等,说得太好了,太对了。于是一口气读了五六遍,他想把这书的诸多警句当成自己今后的座右铭了。
十六岁的王沙沙,个子一向长得高大,已算得上是一个后生了。平时星期天回到家里,也经常帮助爸妈做家务,干农活,只有犁田,耙田这些活没干过,现在没考上,就得下决心勤勤奋奋地种地当农民了,什么活都要学会来。
这时,已是农历七月,早稻刚收割完了,接下去是把水田重新耙烂,再种晚季稻。可是这种水田因为残留的稻根盘根错节,有些田天旱时还涸过水,土壤凝得很板结,是很不好耙的,大水牛有时都拖得非常吃力,因此,王沙沙的爸爸不让王沙沙现在就学这种活。王沙沙对他爸要求去学耙这种田的时候,他爸就说:
“一生人很长的时间,还怕学不会耙田这种活吗,现在这田很不好耙,不要一下就把你累坏了,累怕了,还是等明年开春之时,耙那种水田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急不得的。”
“可是我现在已长这么大了,有的是力气,知难而进有什么不好呢,何况你也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了,正需要我来代替你干这些粗重的活呢”王沙沙说。
王志高一听很高兴。就说:“要不,我们父子俩一起去吧,我从旁边指点指点你,也让你少走弯路。”
于是父子俩一起赶牛去耙田,累得满头大汗,脏成一身泥疤,让王沙沙上完了当农民的第一课。
王沙沙已经安下心来,死心塌地的当农民了,什么重活脏活都找来干,年迈的父母亲也因为王沙沙的帮助,在体力上轻松了许多。
农村的生活是单调的,自己种了田,粮食是自己解决了,柴火也自己上山去砍,疏菜也自给自足,但油、盐、肉、布、肥皂、牙膏等等都要用钱去买,平时,没什么收入,就自家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谷子挑到集上去卖了换几个钱。所以每用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随便有点小事。要花钱就显得捉襟见肘。
王沙沙觉得,农闲时候应该学会一些手艺,赚几钱也比较容易些,他考虑来考虑去,对各种手艺的学法,作了一些比较。学木工和泥水,要拜师傅,当地的规矩是,先要求得那个师傅肯带徒弟,然后,就得订立学艺合同,学徒期都是三年,这三年内,光吃饭,不给工钱,比方说木匠吧,在师傅没接到活干的时候,就得替师傅家干杂活,也包括替师傅种地,打柴,洗衣,扫地,什么活都得干,有木匠活干的时候,每天得早早起来,磨好斧头、凿子等工具,替师傅洗净水烟筒,打好洗脸水,吃饭的时候,还要替师傅乘饭,饭后给师傅倒茶。做得不好,师傅还有权任意打骂,所谓严师出高徒,被世人所公认的道理,做徒弟的,只能忍气吞声,不能有丝毫忤逆。这期间,师傅带徒弟到东家去干活,一天和东家结算二人的工钱,当然师傅也要加倍做点活儿,这样东家欢喜,师傅又可拿到两分工资,徒弟能学到手艺,真是皆大欢喜啊。
王沙沙,觉得要三年时间来学艺,时间太长,不如先学一种比较简单的再说,于是选了一种当地很多人干的,制作土纸的行业。王沙沙最容易学会的,是焙纸,就是把做在纸坯上的湿纸焙干,这样一般的人只要七天就能学会,学会之后,和人合伙做纸,工钱是按做了多少纸,得多少分额,纸价高,工钱也高,纸价低,工钱也低。利用农闲时间去做,农活和付业两不误的。
王沙沙来到大山之中的纸厂学艺。大山中林木茂密,兽吼鸟鸣,采薪的人比较少来,一个小小纸厂,就三个人,现在他来学艺,总共也才四个人,显得在点阴森森的。
王沙沙来到的第二天,刚好是星期日,陈琳听说王沙沙去山里学艺了,就对父母谎称学校没东西晾衣服,要到山上砍一根竹子带去。却跑到王沙沙学艺的地方,看看王哥是怎么学的。她虽熟悉这片山林,却从没有进纸厂看过,这次进去一看,这个不知是做什么用的,那个也不知用来干什么的,一直好奇地问着王沙沙。当王沙沙得知她是特地来看他时,心里无比激动,他想,只有陈琳最好,林秀英平时对他也好,可就是不会来看她,再说林秀英那股子坏脾气,王沙沙也感到隔膜。
王沙沙问陈琳是怎么对家人说要来这里的,陈琳把砍竹子的事说了,王沙沙就在纸厂旁边不远处的山上为她选了一条很直的,头尾匀称的竹,帮她砍下来,然后催她早点回去,以免父母挂心。
第三天,是当地赶集的日子,赶集的人一般都上午10左右才出门,一大早起来做纸坯的师傅还做了一墩纸坯,王沙沙要把这做好的纸坯焙完才可以走,师傅就把这墩纸坯留给王沙沙学焙,因为此时王沙沙才刚学二天,手势很慢,这纸坯要焙很久才能焙完。其他三个要去赶集,就对王沙沙说:
“我们赶集去了,傍晚才回来,你在这边慢慢学吧。”
王沙沙是要把一张张湿纸从纸坯上撕下来焙干,每天的湿纸每天要焙完。不能积压,就是工作到12点,也得将它完成的,纸坯如果太干了,全部纸张就粘在一起,没法撕开来了,也就整个纸坯都要报废了。自己的活没干完,何况现在又是来学艺的,只好硬着头皮留下来干活。
下午四点多钟,剩下的活终于干完了。纸厂在两山夹谷之中,太阳已落到西边山脚下去了,赶集的人却还没回来。树上的蝉儿知了知了的鸣叫着,整个山谷显得格外的冷清和阴森,偶你一只老鹰从高空卟拉拉俯冲下来,给王沙沙一阵惊恐。王沙沙等着赶集的人早点回来有人作伴,可是他们不知还在集上还是已经到半路了。没事做,他又打开从家中带来的,来读: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读完一遍了,看看天色更暗了,赶集的人仍没有回来,他想反正没事做,那就把饭蒸下去吧,他们回来时也好早点吃饭。于是把自己的米和其他三个人的米也放进锅里去蒸。俗话说,住在山里的人,柴近水便,柴和水都是不花钱的,王沙沙就放了很多柴到灶里烧,然后自己仍就着门外的光线读,。不一会,就把锅中的水都烧干了,闻到一股焦味,他赶紧跑过去打开锅盖,糟了,饭都烧焦了。连自己和他们三个的的米也浪费了。真是好心肠办坏事啊。
趁他们还没回来,就重新蒸吧,把焦饭倒掉,用自己的米给自己和他们重新蒸饭。这回可不敢再只顾读书而让饭烧焦了。几乎是守在锅边。当闻到饭香后,再烧一阵火,打开看看好了,就把灶火熄灭。
已经快天黑了,赶集的还不回来,王沙沙心里发毛,他心想:“如果他们真的不回来,让我一人住在这里多可怕呀。”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仍不见他们的踪影。王沙沙不由不点起了煤油灯。知道他们是不会回来了,怎么办?一个人在这么僻静的山里过夜,的确害怕极了,不但山上有野兽,听说还有什么什么鬼,那才可怕呢,那时又还有极少数残余的土匪,如果半夜有个土匪到来要吃的,不给他,会遭他伤害,给了他,又成了通匪罪,那可怎么办呀!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但是天已黑了,回去吧,这么远的路,天又黑了,一个人走也很害怕。悔恨下午不趁早回家去,弄得现在进退两难!
左思右想,再三衡量,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只好硬着头皮住下来了。他把门闩得死死的,比平时还加了两条树杠,斜插在门板上,把煤油灯火剔到最亮,吃过饭,洗个澡,躺在床上看。一遍又一遍,也不知读了几遍,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到第二天八点多钟,昨天赶集的人来了,敲门才把他惊醒。当他睁开眼睛一看时,煤油灯火依然亮着,光线已从门缝里射进到屋中央了。打开门让他们进屋,才知道太阳已照亮了西边的半个山顶了。
“你们好靠不住啊,说了傍晚会回来的,到今天才回来,害得我一个人差点被老虎吃掉了!”王沙沙抱怨地责骂他们。
他们三个笑嘻嘻地说:“给你一次锻练胆子的机会不好吗,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没胆子,那像个后生呀!”
事后他们才向他说明原因,他们到集上,正碰上卖野猪肉的,家里人骨性冷,常闹腰酸背疼关节痛,这回看到了野猪肉,就买了一些送回家去,等吃了饭,早就天黑了,谁还来呀!
王沙沙嘴里是这样责怪他们,可一想,原来没事呢,下回还碰到这种情况,也不会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