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遗产>第十章、周清青年(1) (12)

第十章、周清青年(1) (12)

下又说:“清,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妻子,我是你的丈夫。以后不要叫我秋生哥了,你该把哥字去掉,只叫我秋生。”

我幸福地说:“秋生,我就喜欢叫你秋生哥。哥哥可不是白当的,你要对妹妹负责任啊!”

秋生看着我,痴痴地说:“那当然。从今后,你不想让我负责任都不行。”

我又说:“秋生哥,我还没见过梅花。黑龙江太冷,不知道梅花能不能在这里成活,要是能,等我们将来有了房子,我们要种上满院子的花和树。菊花,桃花,梅花,兰花……让咱们的庭院四季鲜花开放。佛说‘一花一天堂’,我要让咱们的小家变成天堂!”

秋生说:“好啊!我还有些积蓄,等咱们从老家回来,就盖房子。盖完房子,就按你说的,把咱们的庭院种上四季开放的花树,把我们的家变成人间天堂。”

我俩漫步在花丛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我看着采蜜的蜜蜂,突然问秋生:“秋生哥,蜜蜂迷恋于花丛,人们赞扬它的辛勤,可是对花而言,蜜蜂的贸然造次,是否能体会花的心境?花若有情,不知该怎样想。佛说有六世轮回。你看这年复一年的花开花落,它的洒脱与恢弘,岂不胜过六世轮回!”

秋生牵着我的手说:“清,你这小傻瓜。蜜蜂采蜜不只是为自己,它们在为花传播花粉。花开花落是自然想象。佛说的六世轮回是劝人禅悟的一种形式。”

他看着我又感叹地说:“传说杜鹃花的红艳,是杜鹃鸟的鲜血染成。如果花若真生命,如果真像佛说的有来生,我希望我们俩的来生,都能化作满山的杜鹃花,填补那山坡上裸露的疮痍,让后代回望祖先时,少一份感叹,少一些遗憾。”

我能体会楮秋生的这些话的含义。因为乱采乱伐,山坡上很多地方都是光秃秃的,看上去那么凄凉。然而在这新婚之日,秋生谈到杜鹃啼血的话题,我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于是我有意转移话题,依偎在他的身上说:“秋生,我很小的时候做过一个神仙梦。”

秋生揽住我的腰说:“什么神仙梦,讲给我听听。”

我神秘地说:“现在不告诉你,我们回家吧,回家我告诉你。”

他捏着我的鼻尖说:“好吧小坏蛋,我们回家,”

家,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虽然简陋,虽然没有伴郎伴娘,虽然没有闹洞房的人群,但是有秋生的相伴,我感到甜蜜温馨。

寂静的小屋是我们二人的天堂。秋生的暖语和爱抚,让我变成温顺的羔羊、变成娇小的猫咪,我乖乖地酥软在天堂的爱河里……

星星透过窗纱,眨着诡谲的眼睛,好像在嘲笑他初婚的贪婪。

-------------------------------------------------------------------------------------------------

-------------------------------------------------------------------------------------------------

风景二十一章 、周清青年(12)

婚后三天,我和秋生告别父母,去河南老家探望婆婆。四千多里地的颠簸,三天两夜才终于到了秋生的故乡。

在回老家之前,秋生要打电话告诉婆婆,我不让,我说要给婆婆一个惊喜。其实我是怕婆婆提前知道我俩回去,肯定要买这弄那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哥哥带嫂子回家之前就是先告诉家里的。当时妈妈听到消息,乐得忙这忙那,不知买什么好,晚上睡觉都不安稳,恨不能立刻见到儿媳妇。母亲当时高兴的样子让人心疼。因此,为了让婆婆不要像母亲那样忙乱激动,我阻止秋生告诉婆婆。

秋生已经四年没回家了。我俩刚刚走进村子,就有腿快的人跑去告诉婆婆。婆婆开始还不相信,以为那人跟他开玩笑。那人也不解释,拉着婆婆的手就往外跑。他一边跑还一边说:“你看看,你看看,秋生还带回个漂亮媳妇。”

婆婆被那人连拉带拽的跑出来,这时我和秋生已经来到家门口了。婆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老人家愣了片刻,张开双臂在胸前舞动着,不知说什么好。我赶忙走上前,拉住婆婆的手,亲切地喊一声“妈”。婆婆高兴得“嗳、嗳”地应着,合不拢嘴。

秋生忙对婆婆说:“妈,她叫周清,是您刚过门的儿媳妇。”

婆婆忙说:“周清、周清,好、好。回来就好。哎!秋生啊,怎么不提前告诉家一声?”

我俩突然回家,受到全村人的欢迎。不一会儿,婆婆家的空地上挤满热心的乡亲。有送鸡蛋鸭蛋的,有送蔬菜粉条的,还有几个中年大嫂,用碗、用盆,送来大米和小米。

其中一个端着满满一大盆的小米对婆婆说:“二婶子,东北人不爱吃面食,他们都吃米饭。给,这是我新磨的小米儿,给秋生媳妇蒸饭吃。”

看着这些热情的乡亲,我被他们纯朴的乡情感动着,忙拿出家乡的松子、榛子招待他们。

婆家的小山村住在嵩山脚下,家里有两间简陋的窑洞,婆婆和秋生的三个弟弟分别住在两个窑洞里。秋生二弟的名字叫春生,三弟的名字叫冬生,四弟名字叫梦生。

听秋生说婆婆上过私塾,四个孩子的名字都是婆婆取的。前三个都是按出生的季节取名,老四还没出生公公就病故了,所以叫梦生。

婆家家境的贫寒,可用绳床瓦灶来形容。但是婆婆像我父母一样重视教育,虽然日子清苦,却坚持让孩子们上学读书,这让我很钦佩。婆婆很慈祥,像母亲一样待我。三个弟弟对我也格外热情,尤其二弟春生,他读过高中,人帅气也健谈,他小秋生三岁大我一岁;三弟有些腼腆,一说话脸就红,小我三岁,已经十九了;四弟十四岁,只是冲我笑,很少开口说话,他的样子惹人喜爱。

晚饭时,婆婆请来本家二叔陪我们一起吃饭。饭桌上,婆婆出乎我的意料说:“周清啊,你是新进门的媳妇,有句话不当说,我还是得说。你公公死得早,咱们楮家祖上也没留下什么家产,就这两间窑洞,还有几个破柜和几张破床。难得你俩今个回来了,我这当娘的没什么可给你的。娘亲舅大,爹亲叔大。我把你二叔请来,想让你二叔做主,把家分一分,你看你喜欢什么,尽你选。”

二叔也说:“周清,这是老辈子的规矩,结婚的儿子不在一起过,迟早都要分家的。你们回来一次不容易,就趁二叔我现在还明白,做个和事佬,帮你们把家分一分吧。”

我看看秋生,又看看二叔,然后对婆婆说:“妈,我既然嫁到楮家就是楮家的人,为什么要分家呢?妈妈您把秋生他们四个兄弟带大不容易,别说咱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有,我也不会要。我嫁给秋生是看中他这个人,不是奔他的钱财。妈妈你是秋生的亲娘,您也是我的亲娘,别再提分家的事了。如果咱家真有宝贝,就留给三个弟弟娶媳妇用吧。”

二叔公听我这样说,一再夸我明事理,说秋生娶到好媳妇。婆婆也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秋生更是美滋滋的。

二叔转向春生说:“春生啊,你听听你大嫂说的话,真是大家风范。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娶媳妇就找你大嫂这样的。妻贤百事顺,你大哥能娶到你大嫂,是咱们楮家的福啊。”

我在赞美声中吃完了来到婆家的第一顿晚饭。

二叔走后,我给婆婆钱。婆婆说什么都不要。

婆婆她说:“你们结婚我这当娘的没到场,也没给媳妇一分钱的礼物,这钱我没脸要,你们自己留用吧,只要你们过得好,比啥都强。”

我执意要给,我对婆婆说:“妈,您就收下吧。您给了我一个好丈夫,这就是您给我的最好礼物。我和秋生不能在您身边孝敬您,这钱就算我俩的一点孝心吧。”

婆婆还是推辞说:“秋生每个月都给家里汇钱,现在成家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俩自己留用吧。”

秋生接话说:“妈,周清给你你就收下。我在外四五年才家来,周清也是刚进门的新媳妇。儿子以前给你汇的钱你都收了,今天您不收她给的钱不是见外吗?”

婆婆拗不过我俩,收下钱后又说:“以后别再汇钱了,今年春生在生产队当会计了,老三高中快毕业了,只有梦生一个学生用不多少钱。城里花销大,不像农村好将就,你俩多攒点钱留以后买房子用……

在婆家,秋生带我七姑姑八姨娘的亲戚拜访完,已经一周时间过去了。下午四点多,我俩疲惫的返回婆婆的窑洞,婆婆忙不迭地做两碗荷包蛋给我俩吃。吃完婆婆的荷包蛋,让我忘掉疲倦,仿佛又回到母亲的身边。体会婆婆和母亲一样的慈爱,我无比幸福。

晚上,全家人围坐在婆婆的床边,我谈起将来的打算。

“妈,我们回去后,我不想让秋生在矿上工作了,太累也危险。我们五吕区的矿工,大部分都是外来人,好多孩子因为没户口都没上学,我想通过姐姐的公公跟市里说说,看让不让办学校。”

秋生说:“办学校恐怕不行,现在国家不允许私人办学,在家开个补习班或学前班还差不多。”

婆婆说:“就是让办学校也很难办啊!又要盖房子,又要买桌椅、又是书本的,咱哪来那么多钱哪?”

春生说:“我同意大哥的看法,大嫂先办个学前班或补习班,也不需要太多资金。”

腼腆的冬生说;“大嫂,就算你们市里同意,谁愿意到你那去上学?现在上学都是免费的,没有社会背景,没有组织关系,你们办的学校谁家的孩子愿意去呢?”

我笑着说:“只要让办学校就行。我办学校的目的是为那些没上学的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先从学前班开始,一点一点地慢慢发展。”

秋生说:“说的也是,一点一点来。十年八年以后,也许到那时我们的学校会被国家认可了。”

婆婆还是摇头愁资金的事。

我说:“要不了多少钱,先租几间房子用,有了钱以后再盖校舍。”

秋生对婆婆说:“妈。她呀!要办学校的目的就是不想让我下矿井了。我知道她是心疼我,可是我想再干一二年,自己有了房子再做别的打算。下煤窑虽然辛苦,毕竟比干别的活挣钱多。”

我对婆婆说“我爸妈不同意他下井,姨夫想给他安置在国矿干辅助工,他就是不同意,说到国矿挣钱少,不自由。其实我知道他是不想麻烦人。”

还没等婆婆说话,春生惋惜地说:“大哥真傻,大嫂有这么好的亲戚关系,不利用太可惜了!要是我,早自动找上门了。”

秋生冲春生说:“你懂什么,我跟你大嫂结婚,可不是看她家的亲戚关系。要是这样的话,岂不玷污了我俩的情感?让外人怎么看我楮秋生?”

婆婆说:“有志气。咱们人穷志不短,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尽量别求人,人情难还啊!”

春生不服气地说:“这叫什么志气?大哥整天上班还写稿子,又要无偿的忙什么诗社,不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吗?有捷径不走偏走弯路,我真搞不明白你们,假清高!”

冬生和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插不上嘴,就躲开了。剩下我们四人还在谈论着。

天慢慢黑下来,最后依然没有定论……

在婆家住半个月,我俩踏上返回的列车。途经北京,我俩下车,登上八达岭长城。长城的雄伟,虽号角无闻,却已剑弓触。长城之高之长,试问世界哪一个建筑物能够比得?它让我不由自主的发出感慨!

秋生挽着我的胳膊说:“清,你好长时间没写诗了,写一首诗吧,回去让诗友们作和。”

听着秋生的话,站在高高的居庸关上,我望那一望无际的万里长城,感叹它的逶迤如长龙静卧山脊。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吟道:

风流千古大长城,

宇宙洪荒第一尊。

纵横山脊万余里,

绵延神州几十省。

巍峨华夏增国魄,

耸立东方壮民魂。

试看天下谁敌手?

长城浩气震乾坤!

我的七言诗让秋生感动。

他说:“清,你的诗很大气。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只是一道千古不变的风景,只能让人们对它感怀、凭吊、品评。它已经失去了秦始皇修筑长城驱敌御敌的本来意义。长城作为中华文明有形的象征,伫立于天地之间,它是历史的见证。它虽然让全世界人为之感叹,然而这不倒的长城,只能代表秦皇统一六国的霸气和辉煌。其实,成败是民心,何须一城墙啊!”

秋生的话让我想起有关长城的很多故事。于

是我又接着秋生的话题说:“是啊!成败何须一城墙,佳话缔造小孟姜。白骨可曾盼地老?贞妇美名到天荒。”

秋生又说:“清,你总是能领会我的意思。你知道吗?这次回家,你给我挣足了光彩,你的胸怀和才智是我的骄傲,今生娶到你,是我祖上有德啊。”

我说:“秋生,我是你老婆,是你的爱人,我当然要想你所想。”

秋生又说:“爱家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家和万事兴。我唯愿我们中华民族,能同心同德,用智慧和民魂铸就一座无形的、不朽的万里长城,真正傲立于世界之林,震慑那些敢于藐视我们、窥探我们、意欲侵略我们的一切敌人。”

我听着秋生的感言,把头轻轻地靠在他的胸前,听到他心脏的跳动是那样的强劲有力。

我心想:“秋生啊!你的强壮就像长城一样。我们是中华的一员,我惟愿我俩的魂魄与国魄国魂凝聚在一起,惟愿华夏文明传如潮涌,让豪气、浩气、光辉永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