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说话,张碌过来,躬身道,殿下,皇上请去南书房。
明月心底哼一声,周朗王成站在明月身边,我们一起去。
明月摆手。
随张碌进南书房,几名小太监安安静静,元帝在批奏章,张碌小声近前,皇上,太子殿下到了。
元帝头未动,挑下眼皮看一眼明月,挥手,张碌带人下去了。
说吧,抢个妓女干什么?
明月见父皇神色不喜,心也不喜,冷冷道,父皇这位子可坐得稳吗?
元帝啪的奏章扔于桌边,不满道,会不会说话。
父皇觉得天下太平吗?
元帝抬眼看他,靠在龙椅里,说,遇上什么事?
儿臣的洪妃呢?
元帝张张嘴,慢慢起身走过来,拉着明月坐到宫椅上,又亲自倒茶,递过,亲热道,父皇是想你行军辛苦,想等你休整休整,再和你讲。
讲什么?
讲,明月,回宫后,没听说吗?
听说什么?
元帝深吸口气,洪辰儿,是个任性的姑娘,在边关自由惯了,宫里的规矩吧,不太懂也不习惯。
是父皇母后给儿臣做的主,儿臣没想要她。
是,当时父皇想,这大将军的女儿,长相不错,性格嘛,也大气,规矩嘛,可学,所以。
所以她人呢?
是这样,洞房当天,你为了那个叫李田的小丫头。
说洪辰儿。
洪辰儿打了那丫头一巴掌,你呢,就不高兴,绑了洪辰儿,还打,后来死了,她身边的两个奴婢,你走后,洪辰儿要报仇啊,所以有一天,就把李田推到虎园去了,李田就被虎吃了,洪辰儿呢,怕你回来找算她,就跑出宫去了,朕一直在派人找,可是,没消息。
谁看到洪辰儿把李田推到虎园?
是,你宫里的一个奴婢,叫什么朕忘了,你回去问就知道。
如果我不问,父皇准备什么时候告诉我?
你,你为什么不问,回来不见一侧妃,不问?
就不问,想知道你和母后什么时间说,怎么说。
你,你个,元帝指指明月,想说逆子,可看明月的脸色好难看,终于放下手,诚心诚意道,你是朕的太子,朕和你母后做一切决定,都是为江山,为你,江山是你的。
父皇,我遇刺了。
遇刺?元帝大惊,什么时候?在哪儿?
不重要,父皇真觉得前朝后宫平安无事吗?
什么意思?
父皇是不愿意查,无力查,还是查不到!?
元帝终于忍无可忍,赵明月,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大皇兄怎么死的,二皇兄怎么残的,我为什么遇刺,田田被何人所害,洪辰儿,又怎么会在洛阳!
元帝的眼睛越睁越大,张了几张嘴才说出话来,洪辰儿?在洛阳?
是!
你抢来的那个,青楼女子?!
是!
这,是,什么情况。
所以父皇,你不查,我查!
元帝才感到事情严重了,你你你我我我,都是皇儿与自己撒娇的称法,今日,不是撒娇。
元帝定定盯着他,明月。
父皇,前朝后宫,都要理理。
洪辰儿,在哪儿?
周府。
元帝点点头,朕这就让人修书,和洪番说人没了,改换名姓找个好去处吧。
明月站起来,胸膛起伏,父皇的意思是。
加封号,做衣冢,葬于皇陵。
她还活着,是儿臣的侧妃!
可她却在天下人眼前被你从青楼里带出来!
没人认得。
不可入皇家!
父皇,她是我的女人,我说算!
元帝怒喝,没了清白,你要她?
儿臣尚未碰过她,清不清白,儿臣自会知道。
若无清白呢?
明月握握拳,咬咬牙道,再做道理。
元帝叹息,好,父皇希望你以天下大计为重。
父皇,这后宫中,死伤的人多了,您到底管不管?
元帝淡淡道,自有你母后。
明月站一会儿,恭手,儿臣告退。
没等元帝回话,走出去,元帝直直看着明月的背影消失,良久长叹一声。
明月回宫问小福子,谁看到洪辰儿推李田了,小福子吓得不敢答,丁全小心道,是一个打杂的小宫女。
带来。
爷,这丫头去井里打水,不小心淹死了。
明月眼未眨,这等手段,想也想到了。又让人叫李黄姑来,李黄姑本无心思再想田田,可见到太子,不由落泪。说泊县李家村,家中祖辈便是读书人,虽无大才,也在村间有名,自己因军乱走散离家,被曹家买去为奴,待找到亲人消息,因自己认字懂事,做了曹小姐身边的贴身人,小姐不舍得放走,虽为仆,吃穿用度却是比普通人家还好,这样就一直从小姐陪到了皇后。
明月未提三具尸体之事,问到带田田进京的人,李黄姑答自是寻过,却说回乡,也并不知是谁。
再问宫内侍卫当天情况,有谁见过洪辰儿田田,没人说得出所以然来。
周朗记得那把刀,皇宫所有的侍卫都知道太子有这件爱物。殿下让去寻当铺,是猜这刀被谁拿了去,典了,毕竟上面镶嵌着太多宝石,派出很多家仆去寻问,也没有线索。
王成见二人沉默,张罗着去东宫看看,明月一次未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