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和王成带几辆马车出行,护卫都扮成家人模样,出京众人换马,王成道,殿下,
公子。
是,公子,我们从何查起。
若你是官员微服私访,该如何做?
当然要体查民情。
所以,洛阳城里多繁华没用,去乡间看看民生。
是。
离洛阳百十余里,宿一小镇,名月仙镇,一路行来,田园辽阔,各类庄稼眼见秋收,看起来,定是丰收之年。
到客栈休息,王成道,公子,真如历年洛阳官吏所报,这里百姓安居乐业,治理的不错。
明月不做声,叫来掌柜,让王成付过银子,问道,店家一年收成可好。
好好好,养家糊口足以。
可有官吏欺压?
店家摇头摆手,没没没,洛阳地多年官吏清白,客官可以去城里看看,那是富庶之地。
这就好,店家一年多少税银呢?
五两。
百姓交多少赋税?
百姓一亩田三十铜板,有灾害官家会减免的。
明月点点头,那盐税呢?
这个,这个小人不知。
好,下去吧。
店家眼角扫一眼明月的下衣,急急出去了。
明月洗漱过后早早休息,第二天叫王成来,让他去买些普通农家衣服。
王成说公子,您就是穿上乞丐服,也难掩贵气,想做什么,告诉我就好,我带人去查探。
明月沉思片刻,收秋粮了,你们别走官道,入农间,看看官家到底收多少赋税,还有银楼酒店等等,也去查探,不必问,只等时机观察便可。
是,那,公子您可注意安全。
放心。
这月仙镇,是京都至洛阳的官道镇,看每日来往客商不少,想必店家收入也可观,每天收入不下百两。
是的公子,镇子不小,这店是镇上最好的。
嗯,你去吧,记得不急,几日都可,我在附近转转。
王成和手下人再三交待,又留家将左庆,保护明月。
明月闲来无事,便在镇上四处游玩,有时骑马走出百十余里,一路天气渐热,很多地方开始收粮,看百姓很精细,一粒一草都收好。
将马交给下人,和左庆卫锦卫玉走进田里,这田大概有几十亩,收粮的百姓几十人,明月叫住一面带忠厚的老人,老人家,这粮我可不可以买些。
老人上下打量他,停手,摇头,小客官,粮不卖,你是外来的吧。
我是,收粮的粮商,这粮,多少钱一担?
老人摆手,不卖,小客官你请便,可别误了我干活儿。
说完不再理他。
左庆上前,老人家,我们高价,出高一成的价。
说了不卖。老人头也不抬。
明月道,一倍。
老人停下手,四外看看。
拉着明月往田里走走,这位小哥,你外来的,我们这的粮都不卖。
不卖?不卖你们也吃不完啊。
官家收粮。
官家?
小哥,你就别在此地,洛阳地收粮了,你是收不去的。
为何呀。
老人小声道,我们所有的粮,都有人来收。
老人家我不明白您什么意思。
唉呀你这小哥,多少年了,都没收粮商来,这片田都是我家族的,才敢和你说一句,你若到别处,可千万别说收粮的事儿,会有人报官的,惹杀身之祸,你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快走吧。
明月很惊异,左庆还想问话,老人已不理他们,挥手,走走,我要干活儿了。
明月向左庆使个眼色,几人上路上马回客栈。
到客栈已是傍晚时分,小二接过马,几人进店,就见店堂里两桌官服人,正在大吃大喝,不断吆喝,上酒,再来三坛,有人大叫,剁椒鱼头啊,快他妈的上来。
酒气薰天,店家一脸汗的不住应承,见明月几人进来,赶忙上前,请请请,客官上楼,快请上楼。
左庆几人将明月自然围在中间,左庆低声道,公子,快上楼,这里气太浊。
明月上楼,回头扫一眼两桌,个个满嘴油,一个头子模样的大喊,伺候的不错,就一百两吧。
店家不断弯腰,是是是,是,爷们好吃好喝,我这就去拿钱。说着不经意抬头看了明月一眼。
明月上楼左庆赶忙伺候洗漱,明月道,待这些人走了,把店家叫上来。
谁想店家只说以前开店,借过官爷的钱,这次来催债,还少算了呢,绝没有官家欺压之事。
左庆急了,你一个店家,借官爷的钱?!
这位客官,那官爷是常来吃喝的,不是以官民论,是以朋友论的,私下借的。
明月不高兴,这老板是觉得自己好糊弄吗?
左庆看明月脸色不好,拍拍店家的肩膀,说实话。
是真的。
明月道,放他下去。
店家走后,明月问左庆,那是什么官服?不是衙役穿着。
回公子,是城门守卫。
明月心下思忖,城门守卫,大吃大喝,店家怕成这样,什么情况?
让左庆去查探官府粮仓在何处,问问市场上粮价如何,收粮便会引来杀身之祸,这未免太让人不能接受,还有店家,明明被欺压却不敢言。
不料左庆一连出去三天,一无所获,只要一谈粮,所有人都三缄其口,一脸戒备,左庆不敢深问。
明月道,去上次老农田里,你盯好,他家在何处,我们夜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