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贴身宫女>第三十九章 对弈

第三十九章 对弈

王东华恭手道,殿下,感恩皇上皇后对王家大恩,自小便将王成接至宫中照养,殿下待如亲兄弟,臣将门之家,到王成只此一脉,虽是殿下伴读,但不能误将门之规,所以,

明月盯着王成手中小刀,喃喃道,叔父的意思是,白天与我读书,夜里教他习武,平日里练功,那是让着我和周朗,陪我们玩儿的?

王成跪地,殿下,您的功夫确实不错。

比你还差点儿?

差不太多,对付您俩三个,没问题。

还谦虚了吧?

嘿,嘿嘿嘿。

那周朗呢?

一只手。

明月叹口气,起来吧。看看王东华,叔父,谢谢你们,比我和父皇母后清醒的多。

不敢,殿下,所以臣不让周朗王成离您左右,桂亲王的心机深,袁娘娘后宫得宠,虽是手上没有证据犯乱,但帐下有将官来自江南各地,有人讲,常有宫中人去江南走动,各府官和州兵都有宫中人来往。

叔父,此前因何不讲。

不是太傅告知臣洛阳之疑,臣还是不敢讲,此朝堂危机时候,再不讲,怕误国误天下。

明月点头,看看太傅,爷爷,眼下之计,怎么行事。

周老爷子走来走去,老臣问过郑太医,他说出皇榜是后宫的意见,但不是皇后的意见,那就是袁贵妃和桂亲王的意思,若如此,揭皇榜之人,我们要小心了。

明月点头,爷爷,叔父,去中书院传太子令,命六部各卿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宗室三代内皇亲全部上朝,即日起,我每日在中书院批奏章,所有上报官文,文有太傅阅批,武有王大人处理,王成,你亲自带上钱相家人,马上出城接过去,路若不遇,接至老家!

太傅和王东华称是,王成道,殿下,此时机,我不能离开,我派人去接。

太傅点头,不能离开一步。

明月道,爷爷,这么多侍卫呢,无妨。

王成说殿下,左庆功夫不在我之下,殿下要带在身边。

你能对付我几个,别人未必,你让左庆带上东宫亲兵三百,去周府。

太傅摆手,周府也有护院家丁,此时,殿下安危最重要。

王东华也道,殿下,左庆还是留您身边,臣已派宋凡带人保护周府。

太傅道,老臣事小,你们都不必挂记我,为今最重要的是殿下安危,王大人你要牢牢握住手中兵权。

朝堂上,满压压一片,太子千岁的声响不小。

明月静静坐在皇位下方的宫椅上,让众臣平身。

待所有人都站起来,太傅出列伏身,老臣有本。

太傅讲。

皇上龙体欠安,太子监国,请设辅政大臣。

本宫正有此意,文臣以太傅为首,武官以王大人为首,你们二位挑选文武官员各四人,报本宫。

袁凤勇走出列,太子殿下,老臣以为太子已住东宫,此前皇上也有旨告知各位臣工,我等臣工也曾跪请太子监国,何需再设辅政大臣。

纯义王也出列,殿下,老臣附议。

王东华出列,此朝野非常时期,太子纯孝为上,侍疾为重,朝政需有首臣,臣以为,应设辅政。

御史王炎出列,臣以为太子英明神武,足以决断天下,无需设辅政大臣。

随后几名大臣纷纷建言,两派设不设辅政大臣意见鲜明。

明月看看众人,摆摆手,不设也罢,本宫累些而已,白天处理公务,夜里去给父皇侍疾,今日散朝后,各位臣工各伺其职,国不可误事,兵不可休练,文臣武官,有懈怠者,本宫不饶。

说完眼角扫一眼站在前排的赵明清,赵明清眼观心,一言未发,心下一紧,突然感觉,这些年,对这个三哥,竟然没任何明显的记忆,从什么时候开始,他长成现的样子的。

站起身道,国事交与周太傅,兵部交与王大人,无事便散了吧。

胡风突然出列,臣有本。

明月盯住他,奏!

臣奏王东华多年吃军空晌,粮已至一百万石,钱至五百三十二万两,请太子殿下查阅。

递折子上头顶。

丁全看看明月,明月点头。

王东华出列跪倒,臣冤枉!

胡风大声道,有户部拔粮记载,另有禁卫军将官证言。

丁全走来接过折子,欲递给明月。

明月挥手示意不接,盯着胡风道,你奏王大人吃军饷,可否尽职调查,可有差错或误解?

臣以颈上人头担保,字字为真。

好,也无因本宫年少欺瞒本宫之意?

胡风手一抖,赶紧跪下,臣不敢。

那就好,即如此,太傅,该如何处置?

太傅惊骇不已,出列道,殿下,这,事发突然,王大人掌管京都安危,臣以为,在事实没查清之前,不可对王大人有任何,

袁凤勇打断他,周大人,胡大人刚刚已经以人头作保,此奏无一字假。

太傅大怒,袁大人,朝野如此安危之时,他胡大人一折就能定罪吗?

赵明清踱步出列,侧身转狮眼盯着太傅,阴阴道,老大人,当然不能,不过既然有人奏本,这禁卫军便不应该再由王大人指领,况且,王大人兼任兵部尚书,本就是权宜之计,此前父皇也有让王大人卸任之意,至少,暂时交出兵权,待查明真相后,再做安排。

此话,得到一半大臣的附议。

明月看看王成,一言未发。

明月点头,皇兄言之有理,就依皇兄,王大人,你指定一人代管禁卫军,暂回家休息,待本宫查清原由,再做处理。

袁凤勇道,太子不妥。

明月一愣,众臣也一惊,如此口气,实在是对太子的大不敬。

众朝臣虽知太子能为,还是以人言为多,平苗之仗也未曾眼见,真到处理国务,甚至做上皇位如何,毕竟还是位不满二十的少年,见袁凤勇这态度,俱低头静听,品太子如何应对。

明月轻起身,踱到袁凤勇前,眼看大殿门口,不急不缓道,袁大人,本宫哪里不妥。

这声调不高不低,声音不急不躁,眼前这人,面似美玉,玉,冷的,也无情感。

袁凤勇心慌起来,躬身,太子殿下,老臣的意思是

明月轻哼一声,本宫的意思,你听明白了吗?

这,老臣,老臣。

明月转身,退朝!

这不气不怒却不容人分辩的霸气,让所有朝臣都默然无语退出朝堂。

赵明清和袁凤勇互视一眼,脸色难看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