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旧时光>第 1 章节

旧时光

2022-01-30 23:46164586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 1 章节

旧时光

陈建文著

序:普通的教师不普通的作文

2014年岁末,欣闻我校特聘教师陈建文先生的第二本散文《旧时光》又快结集,即将出版,我很高兴。

事实上,我与建文老师的交往,时间并不长。他一直在高中教语文,我则长期于初中搞管理。建文勤笔耕,这我早听说,但没见过。有所了解是在2012年他第一本文集《陈文老酒》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之后——为提高我们市二中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我们特请他来讲写作。反响很好,后来又请他讲了一学期。虽仍未见面,但我对他从侧面有了了解。

建文第一本文集出版的消息,我是无意中听与他同一学校工作的我爱人说的。作为学校管理者,我对教师写作有种格外的关注,对本土教师出书更有种亲切和欣喜的感觉。便叫爱人买下一本。未等我将全书细读,已被建文的“老酒”所陶醉。感觉文集幽默、有趣,散淡、自然,文化气息浓郁,读来酣畅淋漓。感觉建文的生活本身即是一部书,人生之书,跌宕起伏;社会之书,包罗众生;读之欣慰,品之有味。后听建文说,文章是他多年“沉淀的结果”。

那时我就想,作为一位教学任务繁重、高考压力巨大的高中教师,时间本来就很紧,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竟还挤出时间,与学生一起写作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辛,并能集腋成裘,集文成书,形成品味不低的文集,实属不易。这在攀枝花中学教师中当算罕见,是奇葩,是榜样,值得支持和提倡。

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但要会说,更得会做,而且要做好,做得让人信服,那就得强化动手能力。写作,就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的“动手能力”。当时我就打算写点文字,作为对本地教师写作的支持,更想鼓动我们市二中的老师也多与学生同写作文,也能结文成集,如符合条件出版,学校定会全力支持。这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都是难得的大好事,按市教科所汤所长评价《陈文老酒》所说,“这是我们拿得出手的教学成果,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深层次的文化”。我们理当支持。不但现在支持,将来,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市二中的师生们,努力吧。

可当时因为忙,仅在书店为我校图书馆购买了十本,并在市二中QQ空间做了积极的推荐。

我畅饮“老酒”没两年,建文的第二本作品又将出版。半年前我们得以相识,且有了些交流。建文兄除了聊文学能侃侃而谈之外,其他并不是很健谈。感觉朴素率真,人情味重,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格调。我们刚认识时,建文兄甚至还有些拘谨,拘谨得有点像鲁迅笔下的柔石——建文兄实在是位值得交往的实诚兄长。他于是将《旧时光》新书稿给我一份,并 请我“不吝赐教,真诚谢意”。我不是学中文的,又多年从事学校管理,能“赐”什么“教”呢?我只感叹建文兄写作速度太快,来势凶猛,没等我反应过来,又给了我个大惊喜。

于是,在开年之际,利用星期天,我抛开杂务,辞掉应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位我市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作协会员、我校特聘的写作教师的又一“生命醇酿”。

《旧时光》跟他第一本文集《陈文老酒》一样,当属回忆性和文化性的写实散文。但比第一本更厚重,更凝练,更重文学和文化性。有着极强的穿透力,显露出人性的本真和灵魂的坦荡。建文的散文大多以川北农村和老家古镇为背景,以他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为内容,写实,写真,写情,是他的主基调。每读一篇,都让人身临其境。像纠结的故乡情,新疆的饱 经风霜,家庭的厄运与困顿,艰难之中却不乏对美好生活和中华文化的向往与追求。文章充满了浓烈的四川乡土风情,汁味淳厚,回味绵长——他的散文是还原了当时生活的本质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品,是经得起时间和生活检验的。

建文说,《旧时光》的每篇都是经他几次甚至几十次修改而成的。 我见过他的改稿记录,确实如此。仅《无福老父亲》,从初稿到定稿就修改了四十遍,足见建文对写作的认真。我也问过他写作时间的来源,他说时间是挤出来的。建文兄多年失眠,现年事渐高,瞌睡更少,他说更深夜静写作最好。再有,他把写作当娱乐,除了工作,剩下时间也就相对多。我觉得语文教师搞写作本身也是本职工作之一。正因为他花了很多时间对语言的字斟句酌,所以,建文的很多篇目是完全可以拿来诵读的。非常顺畅、非常干净、非常押韵、非常过瘾。对中学生的写作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如他写老家农村元宵节推汤圆的情景:

村里家家有石磨,到推汤圆那晩你去听,除却零星爆竹响,全是“叽嘎叽嘎”推磨声。

元宵前夜,天空湛蓝,星儿点点,月儿浑圆,宛如银质玉盘。小媳妇穿着紫花棉衫,侧坐磨边,衣袖半挽,十指纤纤,用小木勺将雪白糯米一勺勺喂进石磨眼。大男人则甩开臂膀,转动长长“磨当根”(推磨木具),把石磨推得“吱溜溜”转。磨声悠扬,软语绵长,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又如高山流水般欢畅。石磨流出的糯米浆像少妇乳汁,散发奇异甜香,与四周的柴草味泥土味梅花的幽香味相伴和,弥漫山野竹林,透出农历大年的温馨及古拙乡村的宁静。

——这段文字很有画面感。估计是建文很怀念当年情景,笔下带有感情,情景交融,就产生了优美的意境。

他写儿时孩童打土块仗,也让人感觉新奇而向往:

小男娃为显示阳刚,趁年节晚上练胆量:到东门城外荒坡坟场打土块仗。两队人马先各找荒坟“潜伏”,也“侦查”,还“偷袭”,最后才“总攻”。土块如雨,口号稀奇:“为保卫苏维埃毛主席,冲啊——”,跟电影一样一样的。春节无月,寒星亦不多,除却飕飕阴风,便是点点磷火。“总攻”前,一片死寂黑暗。“司令官”趴在墓地正“运筹帷幄”间,突然,坟场哭声幽咽,又见磷光闪烁,紧接泥石滚动,似有鬼魂出没。群孩立起,形似鬼蜮;人鬼掺杂,汗毛倒立。只觉坟地乍裂,遇妖魔突袭。两派顷刻土崩瓦解,魂飞魄散。慌不择路,尖叫哭喊。可腿重千斤,不听使唤。有跌倒的,被踩的,掉进猪粪坑的,迎面互撞的,被树丫挂住衣衫的,一派混乱,抢地呼天,真正“惊魂于夜半”,仓皇出逃鬼门关。

——我看到这个片段先是笑,感觉幽默有趣,好玩刺激。但仔细品玩,倒有几分心酸:现在孩子还到坟地去寻刺激呢?它暗示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精贵了,胆子也小了。本段语言也很有特点:多用短句,押韵,有节奏感,适宜表现那紧张急促的场面。

观建文散文,能感觉出他受鲁迅的影响很深,有着明显的烙印。那就是深沉凝重、悲悯人生,有着中国味和中国情。如他写埋葬他父亲的情景:

第二天凌晨即出殡。天空阴沉,下着冬雨,朔风袭人。没什么亲戚来(主要是不敢),父亲即被付薪请来的四个人抬走了。抬至关山半腰的荒坟地,挖了个浅坑,外婆叫在坑内烧些稻草,让我跳下去,用父亲的儿女我们的旧衣清扫墓底。再缓缓放入棺木,一铲一铲地填土,垒成一个土馒头。

父亲就这样默无声息地去了,没一字遗言,更无任何抱怨;除却稚嫩的我们,他最宠爱的大儿远在万里的和田而不在他的身边。父亲同着他半百人生的凌侮凄清,同着他数不尽的生活艰辛,同着他常年的忍辱负重,同着他宽厚仁义和爽朗笑声,同着赊来的三十元的没刷漆的薄皮棺材和一套老藏蓝中山装,就这么悉埋于黄土。

——这段文字,时代印迹很重,语言很深沉,能触动心灵,让人意难平。它让我想起了我同样辛劳而去世的老父亲,想起了我读过的梁晓声写的散文《父亲》,这就是所谓产生了共鸣。

建文兄的写作,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试图解决学生“没什么材料可写”这个瓶颈。因此,他坚持写真实,写身边事,写自己的感悟,除此,他不写。我认为,建文的用心是对的。他的散文有种源于自身体验与心灵感悟的存在,也就是有着文学的“本真”。他的语言也有着生活的质感,有着真实感与存在感。如著名评论家谢有顺所说:“真实的文学永远是人的存在学,它必须表现人类存在的真实境况。离开了存在这个基本的维度,文学就离开了它的本性”。建文的散文,之所以能让我一直读下去,是因为他的散文有种真实的“存在”,绝不会让你感到是“虚假伪劣产品”。我读建文的散文感觉到,生活里的一切,哪怕是看起微不足道的东西都可入文,而且都能写成极有意思的片段。这就会让学生领悟到身边绝不缺少写作材料。如他写乡下打糍粑:

先把糯米用温水浸泡三两个时辰,再倒进深木蒸子架大火猛蒸。刚蒸熟的糯米热气腾腾,使草屋弥漫米香阵阵。来俩大人,合抬大木蒸,将热浪翻滚的糯米倒进茅屋檐下早已洗净且抹了熟油的碓窝(石臼)。舅妈、 表哥则高举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的木槌棒(也可用芦苇杆,那样,会生出种别样清香),你杵一下我杵一下,高举狠砸,把石臼里的糯米上下捶打。工夫不大,糯米便成了黏稠的糍粑。舅妈洗净手,抹点熟油,迅速伸进碓窝,将糍粑整个抱出,摔进大瓦钵。表哥李世学,在石板院支起八仙桌,桌上放个老土罐,摆个大土碗,碗里盛满石磨磨成、拌有白糖的炒黄豆面。外婆亦洗净手,把瓦钵的糍粑揪成小团摔进土罐。糍粑太烫,每揪几个,手便得在凉水碗蘸蘸。舅妈忙将土罐的小团滚满豆面,一一摔进花瓷小碗,表嫂则将每个小碗加勺白糖,喊大家往院坝中央的桌上端。

——文字很文学很有民俗文化味。使人滋生民族情结,读来很亲切。

《旧时光》中类似的片段非常多,我没法一一列举。

由此可见,建文的写作是种自我写作、自在写作、自然写作。你看不出他的刻意构思,似乎是随心所欲,却能散而有序主旨分明。他还有种极强烈的角色意识,那就是民族文化的吸收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旧时光》中的“过去年节”、“戏曲情缘”、“故乡纠结”三个章节的文字就足以证明。为宣传和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作为普通教师的建文,他在竭尽自己的全力。光写年节文化的散文就有九篇之多,都很精彩。而长篇散文《故乡古镇》又极具文学流传所必备的“跨越、丰富、典型”的三要素。文中多事件、多场景,变换多种手法,时空交错,角色挪移,语言厚重深沉,叙述身份多样,是过去川北小镇社会和世俗时代的缩影,是跨越几个时代的情感记忆,有着几代人的命运记录。

阅读建文散文,感觉平常中不平常,平静中更平静。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无暇怀念的时代,得以平淡的多是珍贵的;能够长久的也往往是平常的。不为写作而写作,只为心灵而劳作,这就是建文兄的写作。《旧时光》就是这种内向、内在、内生的作品,很值得我们闲暇泡一杯清茶,去慢慢品味。

建文老师既然是我们市二中的特聘教师,待他《旧时光》出版后,我们准备把它作为我校的校本选修教材,专门开设选修课请建文老师来“现身说法”,我想会受学生欢迎的。前不久,我们请建文老师来给我校各年级学生做讲座,同一内容,连做了三场,我也是连听了三场。学生反响很热烈,掌声不断。我又推荐建文到其他中学去讲,效果也这样。为什么? 我觉得这是另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很放松,很享受,又很有语文的特点。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文学的熏陶、文化的教益、思想的远离尘嚣,也没少传授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培养语文的能力。所以,我很希望我们市二中的全体老师也跟建文老师一样,潜心教学,总结经验,多写文章,多出成果,为我校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攀枝花市 二中:增光添彩!

陈丁

2015年1月18日于攀枝花市二中,难得好雨

过去年节

寒食清明

对“寒食清明”,我是长大后才基本弄清。儿时,赶上闹运动,把些年节文化当“四旧”反去,所以,从小便少了几多记忆。运动消停,百废待兴,国粹文化大开禁。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公映越剧电影《红楼梦》,盛况致万人空巷。“劝黛”一场,黛玉对紫鹃含泪唱:“多承你伴我月夕共花朝,几年来一同受煎熬。实指望与你并肩同欢笑,谁知晓风雨无情草木凋。从今后你失群孤雁向谁靠?——只怕是寒食清明梦中把我姑娘叫”。凄美中让我觉出“寒食清明”大概是祭日。而苏轼《望江南》则云:“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又感到“寒食”于清凉间,多少亦带点悠闲。

读书方了然:“寒食”乃清明前一天,是对春秋晋国大夫介子推的纪念。

晋文公为请隐居深山的子推出来做官不得已而烧山,子推宁愿烧死亦不与文公来相见。还在尸骸前的柳树边,遗血诗一篇,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国人感其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便于子推死日忌烟火,食冷食,故曰“寒食”。距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

有关“清明”起源,据说始于帝王的“墓祭”礼。民间效仿,历代沿袭,即成百姓祭祀节期。而实际,“清明”原本二十四节气之一。表明天朗气清,草木始盛。欧阳修写清明:“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南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风起正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