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成功的路,只有这一条

朋友豆豆见我在做生意之余还开公众号写文章,很是羡慕。

她说自己小时候也喜欢阅读,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给其他同学念。当她回忆起这些往事时,笑容是舒展的、神情是欢乐的。

回忆过后,她苦笑着对我说,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占用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让她根本没有办法做自己。

我说,谁不是忙中偷闲夹缝中生存呢?这个时代的很多女人都是打三份工,一份叫家庭,一份叫事业,一份叫兴趣。

大家都很累,可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让自己变得更好。

尤记得多年前看过的美剧《纸牌屋》中的一句话,大意是:这个世界很残酷很现实,如果你不能成为狩猎者,就会沦为猎物,只能任人宰割。

这位朋友在我的建议之下,第二天斗志昂扬地开了公众号。

写了几篇文章后,她开始发信息跟我抱怨:好迷茫!

我问她怎么了? 她说关注的人少,好无趣,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我安抚她:“不要去在意阅读的多少,先沉下去把文章写好,好的文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成的,静待时光打磨。” 她接着问我:“简,你是怎么成功的?我现在觉得好累啊!

天天写得我脑袋都大了!不写又有人逼问我!” 这一连串的感叹号,我看了后哭笑不得。她不知道,在文章这件事上,我距离成功还有千里之遥。近半年来,写出来的作品大号转载的,其实并不多,我也会因此沮丧、失落,偶尔还会发牢骚:“千里马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安慰自己!

但是,我不会让这种负能量持续太久。接下来,我会沉下心来反思,一定是自己写得不够好,所以才不被认可。再后来,我就关注了一些广为传颂优秀作者的公众号,比如苏心、 雾满拦江……

篇篇仔细拜读,然后分析,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苏心写的是情感文,她的文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极富诗意的同时又接地气,为大众所爱,她是《人民日报·夜读》《人民网》和各种大号的常胜将军。

雾满拦江老师的文章偏哲学。一般的哲学文章风格过于深入严谨,我不爱看。但他的文字与众不同,风趣幽默,严肃中带着活泼,深入浅出又入情入理,让我捧腹之后,思考问题。

总之一句 话:所有的不被认可,只是因为做得还不够好!

和苏心私下比较熟络,几次聊天之后,我才知道她是和当年的鲁讯一样,弃医从文,她在文字这条路上已经坚持了十几个春秋。

如今的她,主职是一名HR,工作本身已经很繁琐忙碌了。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分秒必争。

别人一到下班的时间便做鸟兽散,只有她孑然一人,安静地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码字,多少次夜深人静,她浑然不觉,直到大厦的保安过来提醒该关灯了,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喜欢一件事情到了忘我的境界,还会不成功吗?像我那朋友豆豆,不过坚持了五天,便灰心丧气了。这种心态,又如何能做好一件事情呢?而我,坚持写作两年,也才有一些读者。胡适说:做了过河卒子,就要拼命向前!

之所以选择写作这条路,是因为我喜欢,发自内心的热爱。

先生其实十分反感我写作,说孩子和生意已经让我应接不暇了。

今天,我还很年轻,做生意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保持心灵愉悦。但十年、二十年以后呢?孩子们长大远走高飞,我也垂垂老矣,不得不从商场退下来,在精神上依靠什么来打发 那漫长的老年生活呢?

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说:“不让我绘画,我几乎活不下去。”对我来说也是:“不让我写作,生不如死。”

丘吉尔一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政治和艺术之间,并最终归属于艺术。艺术使他的生命得到了升华,同时赋予了他无限憧憬和心灵的慰藉。

那一年,他被免去海军大臣职务,政治生涯首次受挫,接着母亲病逝,三岁的爱女也不幸夭折,噩运接二连三,他几乎悲痛欲绝。从那时候开始,他开始无休止地画画,本意是用来疗伤,不想发狂地爱上了。

他曾对友人透露心 声:“如果不是绘画,我几乎活不下去。”

后来他的画,蜚声中外。

而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语言大于行动。

幻想秋天满园子的瓜果飘香,却不肯在春天的时候俯下身去播种、浇水、施肥。

五百年前王阳明提出:人皆以为尧舜。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力,如果成功挖掘出来,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作家格拉德威尔也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无论写作,还是做生意,抑或是其他领域。

通往成功的路,只有这一条:就是脚踏实地去做,长此以往,才有可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脚踏实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打牢基础,深厚的根基,如同轮船里压舱的水,保证我们在汹涌的海面上平稳前行。同时,脚踏实地还意味着持久的执行力,只有坚持做,才有成功 的可能。

不要去总想攀关系走捷径,这人呀,还没学会走,就想着跑,迟早要栽跟斗。

亲爱的,让我们一起沉下心来,除去浮澡,踏实做事,然后,安静等待,等待时间给我们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