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凶宅 二

这条棒槌胡同的13号,是个出名的凶宅。谁听着名字都明白,这宅子里面一定死过人。光是死过人,也不能算凶宅。够得上凶宅两个字,也得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经常死人,也就是死过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第二个,非正常死亡,就是暴死。当然暴死,不一定是凶杀,只不过还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恐怖。13号凶宅,就是这样一座经常死人,死过不止一个,而且是意外暴死的大宅院。这样的宅子,别说住进去,就是走进去都瘆得慌。

13号是个四合院,一共三进,还挺大的。老北京城的四合院特有讲究,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自打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城,四合院就与北京城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北京传统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倒座房)三间。

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走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崐通。

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

棒槌胡同13号院,就是个三进的四合院,砖木结构,檩、柱、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上了油漆彩画,色彩缤纷打眼一看就知道当年营造这院子的主人,必是官宦人家有权有势。四合院的大门足足占了一间房那么大,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一样也不少。

一进门就是一道一字型的影壁。影壁的最上面用筒瓦,然后用条砖砌出框架,中间一个大大的“福”字,下面是山海景色的须弥座。院内花木扶疏,幽雅宜人。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枣树、槐树……还有水池、花草以及盆栽的石榴树、杜鹃、栀子等等,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加上游廊葡萄架,光是看这院子外面,就知道主人当年的富贵气了。

别说,真有不信邪的,话说就是民国八年,西历1919年。有个年轻人叫鹿鸣,曾经留过洋,后来居然进了苏格兰场。

苏格兰场是什么地方?

苏格兰场本身既不是位于苏格兰,也更不负责苏格兰的警备。苏格兰场这个名字源自1829年,当时首都警务处位处旧苏格兰王室宫殿的遗迹,因而得名。1890年曾迁至维多利亚堤区(Victoria Embankment,离今天英国国防部不远),1967年迁至现址。这两个新地址也被称为“新苏格兰场”。

最老的苏格兰场后来被英国陆军占用,成为陆军的征募所和皇家军警的总部。今天原来的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一座古建筑是今天的一个警察站。1890年的新苏格兰场原址的一部分也依然是警察站。

伦敦大都会警察队总部,通常也用以指警察部队。伦敦警察队于1829年由国会通过法案而设立,提案人为当时内务大臣皮尔(Robert Peel)爵士,因此警察的暱称为“伯比”(bobby)或“皮勒”(peeler)。这支警察队取代了弓街警察队。

弓街警察队是18世纪中叶由法官与小说家费尔丁(Henry Fielding)所组织的一个支新的警察小组。新成立的伦敦警察队原先的总部设于白厅街4号,有个入口位于大苏格兰场,所以伦敦警察厅又称为苏格兰场。

最初,新的警察队和先前的弓街警察队一样很少获得公众的合作。1842年当苏格兰场首次派便衣警察值勤时,公众大呼反对这些“间谍”。然而到1878年苏格兰场设立刑事调查处(CID)时,警察队已逐渐赢得伦敦公众的信任。该刑事调查处是由便衣警探组成的的小组,他们收集犯罪活动的资料。随后该处建成了现今所拥有的高效的警力组织,雇用了一千多名警探。

到了19世纪后期,苏格兰场的伦敦警察队总部已扩张到拥挤不堪的地步,所以1890年在泰晤士河河堤建成新的警察队总部大厦,称为新苏格兰场。后来,1967年警察队总部又迁移到维多利亚街(百老汇10号)对面另一幢新厦,亦称新苏格兰场。

伦敦大都会警察队的管区(除伦敦市另有其单独的警察单位外)包括大伦敦各区。这个大都会警察队的职责有犯罪的侦查和预防、公共秩序的维持、道路交通的监督、公共车辆证照的核发及紧急危难时组织民防等。苏格兰场的行政首长厅长是经内务大臣推荐,再由英王予以任命。厅长之下有一位副厅长和四位助理厅长,苏格兰场分为行政、交通和运输、刑事调查及警员征募和训练等四处,每一位助理厅长兼管一个处。刑事调查处处理一切刑事调查的情况,并设置了犯罪纪录中心、指纹科和档案科、公司诈欺侦查小组、一个高度机动的警力单位飞行小组、大都会警察队检验室及警探训练学校等。

苏格兰场保存英国一切重大的刑事案件档案。它也有一支特殊的警力,保护造访的贵宾、皇族和政要。同时,苏格兰场负责维持英国情治单位和国际刑事警察组织之间的联系。

虽然苏格兰场的职责范围只限于伦敦大都会区,但是英国其他地方的警察常常可从苏格兰场得到帮助,特别是遇到疑难案件的时候更受用。该场还协助国协各国训练警察人员。

这位鹿鸣,就曾经是受聘于苏格兰场的探长。不过民国八年他回到了北平。到了北平的王府警署任探长,管辖的范围也包括了棒槌胡同。

鹿鸣从警署的旧档案里知道了棒槌胡同13号,因为多起离奇暴死案,留下了凶宅的恶名,到现在还是一座空宅。因为无主,现在属于警署管理。鹿鸣居然向警署提出,自己要住进去。

王府警署署长白洛是个秃头胖子,他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鹿鸣,一阵头疼。小伙子真年轻,也真精神。一身的黑警服,穿着他身上炯炯有神,两只眼睛明亮有神,带着一股子精明劲儿。

白洛蹙紧眉头,心里嘀咕,“看着挺精明的小伙子,怎么这么胆大?凶宅啊?躲都躲不开的地方,你居然要住进去。”

“鹿探长你这是何苦?要是你没地方住,我可以想想办法,何苦住到那种凶险的地方去?”

“白署长,这个棒槌胡同里发现的最后一个案子,是不是到现在还没有破案?”

“那倒也是,一点线索没有,我真头疼,怕又要和这座宅子里那些案子一样,变成悬案挂起来了。”白胖子不由得叹气。“这宅子凶啊,要不我怎么不让你住进去。”

“那我更要住进去了。我倒要看看,这13号里面究竟闹什么鬼?”鹿鸣的态度十分坚决。

白胖子看看是劝不住了。这个鹿鸣上面有人,要不是主动要求下警署,根本到不了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人家留过学,又是苏格兰场出身,据说家境不一般,还有背景。这种人不是他一个小署长管得住的。

“好吧,鹿探长你坚持要住进去,我就配个人给你做个搭档。”

白洛伸手一按桌子上的电铃。

外面进来一个警察,“署长,什么事儿?”

“你给我把宣仪安找来。”

不打工夫,门外传来一声清脆的“报告”声。

“进来。”

门外进来一个小警察,瘦高个,一脸稚气,一看就是新来的。

“报告署长,宣仪安奉命前来。”

“宣仪安,这是警署新调来的探长鹿鸣,你以后跟着他。”

“是,署长。”说着他又朝着鹿鸣敬个礼,“鹿探长,宣仪安向你报到。”

鹿鸣看看他,不置可否点点头,却对白胖子说:“能不能让我把13号的档案带回去?”

白胖子想也不想,就对宣仪安说:“你去一趟档案室,把棒槌胡同13号的档案调出来,给鹿探长带上。”

鹿鸣走在前面,宣仪安抱着一堆档案跟在后面,朝警署外面走,迎头撞上一个人。那个人挂这个照相机,风风火火闯进来,一头朝鹿鸣撞上来,鹿鸣下意识一侧身子,她一头撞在了后面的宣仪安身上。顿时那一堆档案撒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