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凶宅 十

据说,就在这场血案过去了三十年后,“蓝宅”居然发生了第二次血案。

阿尔斯楞走后很多年,这座宅子都荒废着,直到二十年之后,阿尔斯楞的儿子那日松,继承了他那个失踪老子所有的一切,包括爵位和家产。

那日松看中了这个宅子,重新装修粉饰一新,全家搬了进去,把这里改成了自己府邸。当时曾经有那日松属下的幕僚向他提出,这个宅子曾经发生血案,不吉利。

那日松却毫不在意地回答“蒙古人是在流血与战争中长大的,怕什么血?”

谁也没有想到十年后真的又发生了灭门血案。那是一个冬夜。

那日松一家,除去那日松本人之外,一家合计9口都在家,有那日松的三位福晋和6个孩子。此外府中还有四十多丫鬟和仆人,其中十人是蒙古人,剩余都是汉人。

碰巧那天夜里那日松去朋友家喝酒一夜未归。

第二天一早,那日松回到家中,发现所有人都中毒倒在地上。

那日松惊恐万状,赶到三个福晋屋子里发现他的三个福晋6个孩子,还有府中是个蒙古人不仅全部中毒,而且身中数刀,早已死亡。几个屋子里都是血流遍地,那情景与三十年前的血案十分接近。

最叫那日松震惊的是,北房大厅正中,用血写下几行大字“投毒杀人者鱼仇!”其余汉人皆无生命危险,只是中毒昏迷,唯独少了一个叫高仇的厨子。

日松倒恍然大悟这起仇杀,竟是复仇!他没有被血案击倒,只是恨的咬牙切齿、暴跳如雷,立刻赶到宗正府,要求立刻缉拿在逃凶犯高仇。宗正府听到发生如此惊天大案岂敢怠慢?立刻画出图形分送各地悬赏捉拿要犯鱼仇。

话说这高仇究竟何人?与那日松一家究竟有何深仇大恨?竟采用如此残忍手段,制造出满门19人被他一人所杀的大案?要知究竟如何,却还要回到30年前那桩血案……

想当初阿尔斯楞一把拖过了蓝蝶,将她怀里的婴儿,抢了过去,顺手朝门外丢去。

却不料蓝蝶的奶妈文王氏,因为年纪大了些行动迟缓,闻听府中混乱一片,要去蓝蝶屋里看看,才刚走到门口,襁褓直朝她怀里飞来。文王氏连忙用手接住,竟是那个高天明与蓝蝶的幼子,张开小嘴本在大哭,被着一惊之下昏了过去,倒是没有了声音。

文王氏已然知道阿尔斯楞正在行凶,自己一个老弱妇人断不是可以阻止他行凶之人,唯有带着他们二人的孩子速速离去,尚可保得二人一丝血脉,以今后报仇雪恨。于是文王氏抱起孩子仓促逃去。

当初阿尔斯楞行凶之时,并未细想,事后也早就忘记究竟杀过什么人,并未曾去追究尚有漏网之鱼。故而逃出去的文王氏安然无事地离开大都,回到了老家浙江的诸暨。

原来这蓝蝶本是浙江诸暨人,文王氏和蓝家是同乡。蓝家本是江南望族,当初的蓝蝶是蓝府千金,文王氏就是她的乳母。不料元兵直下江南,南明覆灭。阿尔斯楞率兵进入诸暨城,杀尽蓝府男丁掳走了蓝蝶和所有女眷,文王氏也在其中。

再说那个高天明,同样也是诸暨人士,他的家人同样惨遭杀害。阿尔斯楞攻进诸暨时,他侥幸不在城中,才保得一条性命。

高天明也是江南士大夫出生,本姓鱼,鱼蓝两家世代交好,天明与蓝蝶乃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得知未婚妻被阿尔斯楞掳走,鱼天明化名高天明追至大都,利用阿尔斯楞为蓝宅招录管家,高天明以出众的才华脱颖而出,成了蓝宅大管家。

原本二人在蓝宅小心谨慎,满府之人只有文王氏知道底细。谁知阿尔斯楞离京一去三年,各种消息传来,都道他已经战死沙场。蓝宅本是外宅,并无官府朝廷的确切消息。他们二人竟然夫妻般过起日子来,府中多用汉人,又有许多原来的蓝府女眷,到了大都重新成家后,又将男方带入蓝宅。还有原本高氏一族之人,也纷纷前来投靠。剩下少数阿尔斯楞原来的家奴,也尽数被收买。

整个一个蓝宅,已经成了新的高蓝府。

故而,当三年后阿尔斯楞突然归来,满府上下才会如见鬼一般惊慌失措,四散出逃。

再说文王氏带着他们二人遗孤逃回诸暨,隐姓埋名将孩子养大,临终之前将这两代血海深仇,一并告诉了18岁的鱼仇。鱼仇发下毒誓:此生必报此仇。

为了报仇雪恨,鱼仇现实在江湖上拜师学艺,先学会一身南少林武功,然后又遍访江湖,向一用毒高手,学得施毒的本领;再拜了一位蒙古大厨师,学会一手做蒙古饭菜的好手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鱼仇前后足足花了十五年时间,卧薪尝胆终于技成。

这时候的鱼仇已经是30多岁的一条汉子,一手厨艺出神入化,尤其擅长蒙古风味的菜肴,在江湖负有盛名,人称“高大厨”。

鱼仇到了大都,并没有直接投入那日松府上,而是找了一家很有名气的酒楼。那家酒楼叫“酒仙楼”,在大都是响当当的酒楼,深得蒙古贵族的喜爱。尤其是鱼仇当了大厨,那简直就是天天人满为患,宾客应接不暇。

那日松是个特别好酒贪杯,喜欢吃的人,第一次吃了鱼仇的菜,已经爱不释手,三天两头要去“酒仙楼”。也不知道鱼仇动了什么手脚,到后来居然一日不吃鱼仇的菜,就吃不下饭,喝不进酒了。

那日松实在忍不住,终于出了重金,将鱼仇请到了自己府上,专门给自己一家做大厨了。

这个鱼仇真是有心计,投入那府为后,依旧是不动声色。天天给那日松一家做饭,恭恭敬敬,尽心尽力,足足用了五年,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真是可谓谋定而动,一击必中。

那天算准只有那日松一人不在府中,鱼仇利用自己高明的投毒手段,居然可以将一府人全部毒倒,还要分成程度不同。其实他就便不再补刀,那些蒙古人也是一个也活不到天明了。

鱼仇补刀造成血案,就是故意留下的唯一活口那日松,告诉他,自己是来复仇的。否则五年之内,他早就可以将所有人全部毒死,然后全身而退。

事情发展到此,已经是蓝鱼两家和孛儿只斤家的三代血仇了。

那孛儿只斤·那日松,虽然对父亲当年所作所为知之不详,却还是多多少少有所耳闻。那日松今年45岁,30年前已经是个15岁的大孩子。曾经得知父亲南征带回一名江南女子,在外营造了外宅。蒙古人对此从来不觉有异,直到那天阿尔斯楞浑身是血回到府中,府中人才得知蓝宅出事了。

父亲从此郁郁寡欢,终日酗酒。五年后去世,那日松继承父业。全然不曾想到父亲当年做出如此大血案,居然不曾斩草除根?竟会留下一条孽根!

更加没有想到此人卧薪尝胆30年,然后一举击杀自己满府之人,竟然还敢在行凶之地留下血书,实在叫那日松深深感到震撼了。

那日松深知,这个鱼仇绝不会放过自己。他之所以要挑选只有自己不在的那一天,实施如此惊天动地的血案,绝不是为了要放过自己,恰恰是为了让自己产生恐怖孤独畏惧和愤怒,就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自己的灵魂。那日松决心,一定要追杀此人,为家人报仇,而且也要让所有仇恨蒙古大元的汉人知道,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只有死!

那日松一方面通过官府,在各地,特别是大都和诸暨两地追查凶犯鱼仇的下落。另一方面,下令将原来府中所有汉人关进大牢酷刑拷打,追查他们与鱼仇的关系。并且扬言假如鱼仇不出来自首,就要将这30多个汉人悉数活埋!

仇恨,使得那日松和鱼仇都失去了理智,为了彼此向对方复仇,已然杀害了几十条无辜的生命!更加可怕的还是,这场血仇,究竟还要旷日引久地延续多久?

那日松要用诛杀30多条无辜来向鱼仇和世人示威,已经彻底表现出他的残暴性格。他还很快带人将那府清洗干净,自己重新住进去,而且又娶了三个福晋回来,还夜夜在府里笙歌艳舞,通宵达旦地豪饮。

公然要用自己来做引子,让鱼仇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