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姨抱走志远后树河和素梅看着炕上的2000块钱抱头痛哭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平和下来,当然他们哭的时候怕被对面屋的父母听到还不敢大声。树河和素梅知道眼前这2000块钱是家中的救命钱,这钱是志远换来的,志远才是这个家的大救星。接下来树河便用这钱为父母买药治病,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树河几次走出大山去几十里路开外的镇上为父母买药。药到病除,不久后树河老父亲的身体就治好了,老人家不但恢复了往日的健康并且还可以下地干活了。由于用药医治的及时树河母亲的病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除了不能下地行走外大小便失禁也医治好了。
树河用志远换来的2000块钱分几次给父母治病买药后就所剩无几了,最后树河用剩下的钱全给志诚买了炼乳,这下志诚也不用每天吃面糊糊了。当树河和素梅眼看着家里的境况越来越好转时他们既高兴又伤心,高兴的是他们看到父母的身体越来越好,伤心的是每当这个时候他们都万分想念拯救整个家的志远。
“树河,素梅,我去你们屋看看我这两个大孙子。”树河父亲的身体刚刚好就要到树河和素梅的屋子看志诚和志远。前段时间树河父母因忙着治病吃药一直没有过来看志诚和志远,他们当时想,看了又能怎样,连他们自己都成了树河和素梅的累赘,就算他们去看志诚志远那也只能徒添树河和素梅的烦恼。因此这段时间树河的父母尽是从树河和素梅屋子里传出的婴儿啼哭声中获得一些爷爷奶奶对孙子想念的安慰。
树河和素梅听完父亲的话心中不约而同的颤了一下,他们无法回避,只要父母身体转好就行,他们也不想回避,毕竟把志远送给别人抱养已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他们需要做的只是跟即将知道真相的父母讲明道理。
“树河,素梅,你们……你们怎么能做出这样没有人性的事呢,你们把志远还给我!”当树河的父亲知晓志远被别人抱养后老泪纵横的大声抱怨道。
“爸,您先消消气。”树河和素梅安慰着老人,他们待老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树河即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详详细细的对其讲了一遍。
“树河,素梅,要知道这样我和你妈宁愿身上的病不治早死两天也不愿连累你们,咱们都对不起志远啊!”树河的父亲哭着说。
“树河,素梅,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把志远送到了哪儿,让什么样的人家抱养了?”树河的父亲接着问。
树河和素梅见父亲紧追不舍的问志远的情况,于是他们便把刘姨给志远找了一个有钱人家抱养的事情和盘告诉了他。只是当时刘姨没有告诉他们这个抱养志远的有钱人家是哪儿的,姓什么,叫什么。也难怪,刘姨当时确实没有问柳洪的具体情况,当然在抱养孩子这样的事情上抱养方大都不愿意向中间人和孩子的亲生父母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以免孩子的亲生父母反悔后去抱养人的家里闹腾。
“这都是命啊!”树河的父亲听完树河和素梅的解释后仰天长叹道。
“老头子,你说啥,你去看大孙子咋还发起感慨了呢?!”当对面屋内瘫在炕上的树河母亲听到老伴的长叹后隔着屋着急的问。当树河的母亲得知志远被送人抱养后也伤心的悲痛欲绝。老太太说不想活了,其说着就要从炕上爬着往墙上撞。
“老伴儿,你这是干啥,你的病能够得到控制全是志远的功劳,你这样撞死在墙上那不是辜负志远了吗?”树河父亲劝树河母亲。
当树河母亲听到树河父亲这样说时也就不像刚才那么激动了。她发誓要好好的活着,对得起志远。
后来树河的父亲亲自找过刘姨打听志远的情况,但他从刘姨获取的信息和树河素梅告诉他的一样,刘姨也不知道志远现在在哪里。
再说刘姨,当柳洪看到她抱回的志远后一眼就看上了志远。他对志远非常满意,为表示感谢他又给刘姨了300块钱的好处。刘姨接过钱高兴的合不上嘴,她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竟能从给别人介绍抱养孩子的事儿上发这么一大笔财。于是后来她总是鼓动那些贫困人家多生孩子,然后她既负责接生又负责为生下的孩子找寻抱养的人家。就这样刘姨从一个为村民服务的接生婆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专门倒卖孩子的皮条客。人由善变恶,老天有眼定罚之。一天,刘姨去一户人家做该家主人卖孩子的思想工作,可就在她去往该户人家的路上却被崖间突然落下的一块石头不偏不倚的砸中头部受伤不治。
李幸福和慧琴自抱养了志远就甭提有多高兴了。他们视志远为亲生,他们不问柳洪从哪儿抱养的志远,也不问志远起没起名,因为在他们心中压根儿就不想了解志远的过去。他们和志远见面的第一天即是志远的新生。
志远到李幸福家真的是享了福。慧琴给他买最贵的婴儿服,买最好的麦乳精和奶粉,买最好的玩具,李幸福和慧琴对志远的好远远超过了对女儿瑶瑶的好。他们给志远起了新名字,叫李铮铮。
树河和素梅送走志远后便只需照顾志诚,这样素梅就把自己有限的那点儿奶水全都喂给了志诚。志诚因独“享”母亲的乳汁比以前贪长多了。
岁月无声无息的流淌,一晃六年过去了。志诚六岁了,六岁的志诚非常懂事,他在树河和素梅朴素的家教下懂得在吃好东西前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吃,另外六岁的他还能懂事的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管树河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但自从他的病医治好后他的身体却也越来越硬朗了。树河母亲的身体也硬朗了许多,尽管她只能瘫在炕上不能下炕走动,但她现在在炕上可以自主的吃东西、洗漱,不再需要别人照顾。总之从总体看树河家的光景越来越好了。
佛头庙村的山腰上有一所村办小学,学校原来是私塾,老私塾先生去世后私塾的两间旧房就一直闲置,直到这几年小学又重新开办,这样免得让佛头庙村附近的孩子们翻山越岭去几十里外的镇上学校读书。说是小学重新开办,其实整个学校只有一位四十多岁的男老师和佛头庙村附近的十来个学生。这位男老师原来在县城教书,他的女朋友和他在同一所学校教书。可就在他们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时他的女朋友却因救一位溺水的学生不幸去世了,也因此他的心理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不愿再看到昔日和恋人一起工作的环境,后来便主动申请来已经废弃多年的佛头庙小学支教。几年来他把自己的根扎在了大山深处,山中岁月的磨砺让他看起来根本就不像是一位知识分子,反倒像极了大山里的山民。由于山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几年来始终没有其他老师来佛头庙小学支教。因此这位男老师的坚守精神着实让人敬佩。
志诚本来应七岁入学读书,可树河和素梅看志诚每天都懂事的帮着他们干家务,所以尽管志诚还没到入学年龄树河和素梅也毅然找到这位可敬的老师向其申请了志诚提前入学的事情。当树河和素梅把志诚的情况告诉他时没想到其一口应允,并且还对树河和素梅的做法竖起了赞许的大拇指。因为这位可敬的老师认为树河和素梅的做法可以带动佛头庙村及附近其它村的孩子家长们的教育意识。因为大山深处很多家长都不提倡孩子上学,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是希望孩子早些长大,然后帮家里干活。佛头庙小学现有的十来个孩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的家长刚开始都不想让他们读书,说什么男孩子长大了也就是盖两间石头房然后娶个媳妇生个娃就完事儿,女孩子长大则就是嫁给男孩子,然后和男孩子成婚为男孩子生娃,这一辈子也完事儿。总之,这十来个孩子能到学校上学都是这位可敬的老师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做工作的结果。只是做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为了让这些孩子上学他吃了很多闭门羹,但即便是这样他仍然无怨无悔。他知道这些孩子的家庭都很贫困,为此他将自己微薄的工资全都拿了出来为孩子们购买了书本。我们由衷的为这位老师的伟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