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鱼风筝>一、鱼风筝1

鱼风筝

2023-02-04 23:47248735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鱼风筝1

瑶草巷与小城的其它街巷有着不同的神韵。因为,它当年是富人区,住的是政府官员、商贾、洋行的职员、绸缎铺、珠宝店的老板,再不济也是个小业主。因此,当年小巷总是弥漫着一股华贵之气。小巷南北走向,朝南走到头,便是江堤了,大堤外是滔滔江水,大堤内有草坪,有花坛,有香樟树。翻过大堤是内河码头,码头边有荷塘,也有农田。清晨,老年人在这里锻炼,晚上,恋人在这里遛圈,真是休闲极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瑶草巷已经开始衰败了。一进几重的豪宅已经成了大杂院,天井、堂屋都搭个棚子住了人,走马转角楼的木雕已破烂不堪。瑶草巷唯一保留一点当年影子的是人的作派。

历年的运动已使那些达官贵人耷拉着头。但小巷还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小巷富贵人家的后裔,最后的一点贵族遗韵遗风还传承下来了,这里成了那特殊年代的一个异数。比如,这里的老人喝茶就十分讲究,喝大红袍、沱茶、铁观音等红茶和乌龙茶是一定要用紫砂壶泡,茶泡酽了,才品得出一点滋味;喝龙井、五峰毛尖等绿茶是只能用景德镇的瓷杯,能看到碧绿的毛尖在杯中飘荡,闻到新茶的清香,才称得上品茗,不然,那不成了牛饮?小巷里有一个弹古琴的老人,琴房里挂着一幅竹刻的对联:“雨过琴声润,风来翰墨香”,弹琴前必定沐浴焚香,以示对音乐的虔诚。春节到了,各家各户都会摆着雕龙画凤的春盒,春盒里有十二个小碟,主人要用十二碟腊味、卤菜、凉碟招待客人,日子过得再紧巴,礼数不能紧,瑶草巷的人家不能让人笑话!到了年青一辈,又有了新式的追求,小巷里常能听到优雅的小提琴声,这是一个脖子上围着一条蓝花围巾的小伙子站在天井里拉琴;清晨可以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青年,胳肢窝夹着一只红双喜的乒乓球拍跑着步,头发一跳一跳的很矫健;还有女孩子站在堤边吊嗓子的……小巷当年的遗韵在这里衍生出了一点现代都市文明。

也正因此,小巷里出名人。一个是巷子北头的王老师家的王瑶,一个是巷子南头的李家当铺的弘儿。

王瑶是王老师的独生女。小巷的高贵气息浸润着她,让她孕育出独特的高雅气质。她是这小巷的一盏灯、一朵花、一簇欢愉,她明媚阳光,青春的愉快总是酿着一脸的微笑。在那禁锢的年月,她会用一些小小的手段把自己打扮得花儿一般亮丽,比如:她会把肥大的绿军装收一下腰卡,裤管尽量裁细窄一些,人一下就变得婀娜起来;她会在两根长辫子上用白手绢扎一个蝴蝶结,走起路来一闪一闪,像一只蝴蝶在头上扇着翅膀。入冬后,她脸上手上薄薄地施一点百雀羚或雅霜,若有还无的清香,格外的悠长。

瑶瑶的爷爷是这座城市有名的私塾先生,爸爸妈妈也是市一中的名师。她从上小学就一路春风地走过来,她的成绩好,哪个老师教她,她就是哪个老师的骄傲!似乎是老天爷的垂青,她除了聪慧漂亮,还有十二分的艺术秉赋,把女孩子的种种优势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在全市中学生的文艺会演中,她扮演的铁梅一炮走红,一时红遍全市,从市里的剧院演到工厂的礼堂,又转到农村的谷场,走到街上便有人指指点点,铁梅!一中的铁梅……

王瑶读中学时正是父母受难之时,虽然是文革后期了,但学校还在反师道尊严,批资产阶级的反动权威,劳累了一天的父母拖着疲惫的步子回来时,几乎快瘫倒了,只消瑶瑶一声爸、一声妈,倒水、端茶,围着父母跑前跑后,父母天大的委屈和疲惫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