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一九六八年。
这天曹知礼从公社开会回来,走到大街上迎面碰上了陈太。只见陈太怀里不知抱着什么东西,外面还包裹着红布,很是郑重其事。
曹知礼指了指陈太怀里的包裹问:“呃,陈太,怀里抱着的是什么宝贝?能给我看看嘛?”
陈太挤挤眼看了看四周,然后神秘兮兮地说:“可不能称呼宝贝,大不敬。”说着他打开红布,包裹里竟然是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
曹知礼看到后一阵惊喜,脸上立刻呈现出一种庄重严肃的表情,他问陈太:“你这是从哪里请来的毛主席像?也给我家请一尊,好吗?”
陈太回答:“不太好办。你看见了,我这不是刚刚从城里回来吗?前天我去了姑姑家。我在他家条几上看到了一尊毛主席瓷像,我就问姑姑主席像是从哪里请来的。姑姑说,城里的新华书店都有出售,估计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下放到农村来,在农村新华书店也能请到。我一听城里新华书店到处有,我便请来了一尊。”
曹知礼说:“这样吧,我明天到现金保管家里一趟,给你支出一部分钱来,你明天再去一趟城里,想办法请两尊大个头的主席像。一尊安放到大队办公室,一尊安放到学校,让老百姓和少年儿童都能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尊荣。”
“好好,遵命,明天我再去一趟城里,一定请来毛主席像。还有,我打算不光请毛主席石膏像,我还想买上一套红色的《毛泽东选集》”
曹知礼说:“那更好,随你吧。记住,钱是集体的,不要随意支配。除去我允许的,其他一律不准购买。”
“好的,我记住了。”陈太说完转身走了。
泉水大队请来了两尊毛主席像,其他大队知道后纷纷效仿。这时节,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了一股毛主席像章热。国家各机关单位、学校,城市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一尊毛主席石膏像。还有,社会上无论大人小孩人人胸前都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有铁质的、铜质的、也有银质的,更多的是烧瓷的,各种各样。
另外每家每户案头上、八仙桌上、条几上都摆放着一套《毛泽东选集》,认字的人家摆放,不认字的人家也摆放,初衷都一样,那就是表达对伟大领袖的热爱与崇敬。
秋收季节快要到了,泉水大队两委决定在“三秋”到来之前召集全村社员召开一次誓师大会,动员群众鼓足干劲,以最大努力提前完成“三秋”大忙,用最好成绩向党和政府汇报。
二十六日中午,大队长手拿大喇叭开始走街串巷召集社员们去学校院子参加誓师大会。社员们听到通知后一个个眉开眼笑,纷纷搬着小板凳来到会场。
会议由大队会计陈启武主持,首先发言的是支部书记曹知礼,他就当前的形势和即将展开的“三秋”大忙情况简单作了介绍,然后要求社员们一定要重视今年的“三秋”,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在一个月内完成“三秋”任务。努力做到颗粒归仓,把最好的粮食上交给国家,上交给国库,以实际行动支援国家建设,支援军队建设。
大会就是让先进团员、先进青年上台发言,发言内容无外乎下定决心,力争上游,保质保量完成“三秋”任务,坚决打一场“三秋”漂亮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儿力量。
两个小时过去,大会结束,人们回到家开始准备镰刀,绳索、扁担,都为“三秋”大忙做战前准备。
很快“三秋”大忙开始,全村劳力集中精力投入到水稻收割和脱粒的大忙之中。各小队团员青年组成突击队冲在生产第一线,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从不需要队长的 催促与吆喝,自觉走向田间地头抢收抢种,干劲十足。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了集体,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
曹知礼作为支部书记也是每天早早起床,然后去各小队的田间地头查看农活进度,发现速度慢的就给鼓劲打气,让社员们加把劲迎头赶上;发现进度快的就给予大力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以更快的速度提前完成“三秋”任务。更多时候是自己拿起镰刀弯下腰来与社员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以此带动社员更加卖力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