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王莽篡政>第十三章 大司马激恼王莽

第十三章 大司马激恼王莽

须卜当刚出宫门,严尤便上前奏道:“陛下,匈奴生于北方苦寒之地,向来羡慕中原温暖之乡。况且,追逐水草是游牧部落生死攸关的事。因而,匈奴历代单于都不断南侵。此次匈奴遣使议和,只不过是一时受创,迷惑天朝的计谋而已。一旦有机可乘便会对我边郡抢掠如故,陛下千万不可轻信须卜当之言。”

王莽哈哈一笑说:“朕何尝不知道匈奴的刁悍,几代单于都反复无常,明好暗坏,朕恨之入骨,当然不会轻信须卜当的求和之言。不过,朕有一计,我朝可直接派兵威慑匈奴,另立须卜当为匈奴单于,帮其新建王廷。须卜当为汉昭仪(王昭君)之后,与中原有血缘之亲,血浓于水,他们必不会侵扰新朝的边郡的。”

皇上一言甫出,阶下群臣恍然大悟,怪不得一向对匈奴切齿痛恨的天子,如此礼遇敌国来使,原来另有所图,五威将军王骏立刻出班奏道:“陛下英明神武,有此一劳永逸之计,我边庭可永保无扰也。”

群臣也齐声赞扬:“陛下圣明!边庭可永保无扰也!万岁,万万岁!”王莽的主意确实是一条妙计,可是,真的能如愿实施吗?与匈奴打过多年交道的大司马严尤头脑里非常清楚,便问道:“请问陛下,我朝如何树立须卜当做匈奴单于,如何帮助他新建王廷?陛下可派遣何人前往?”

王莽满怀期望地望着严尤笑说:“这就要仰仗你大司马之力了,这还用朕教吗?就凭你大司马英武盖世,只需率边庭将士横扫匈奴诸部,强迫他们另立须卜当做单于便是了。”严尤不解地问道:“怎么?陛下之意,还是要对匈奴用兵?”

王莽冷笑一声说:“匈奴刁钻强悍,不施以兵威,何以服他?”

严尤言辞激愤地陈述理由,他说,“陛下,臣在军中,最清楚边郡实情,我十二部将士久屯边地,寻找不到匈奴主力决战,已是疲惫不堪。如今,攻伐匈奴有五难。”王莽板着个阴险说:“看来你是早有抗旨之意?”

严尤辩解:“不敢!”王莽怒发冲冠:“不敢?那你为什么老阻止朕讨伐匈奴,还拿出五难来堵朕的嘴。”

“陛下!臣只是说对匈奴决战,困难重重,而绝无阻止陛下之意。”严尤见王莽气色有点缓和,便接着诉说他的五大难处:他说,这五难:一是战线太长,一年的时间兵卒都不能集合完毕;二是运输困难,边郡粮饷无法自给,全靠内地转运,困难重重,无济于事;三是内耗过重,人畜共备二百斛粮,不够百日用度;四是胡地寒冷,疾疫传染而饮水困难;五是辎重自随,不能机动追赶。尤其严重的是,边郡百姓不堪重负,家破人亡,很多人铤而走险,到处抢劫,有时,数千人结伙,形成乱民。陛下圣德不能宣扬,百姓对朝廷日益怨恨。

“够了!”王莽刚刚平缓下来的心态,一下子又被严尤的五难给激怒了,怒气冲天地打断了严尤的话说:“朕一国之君,边郡的情形当然清楚,正因为事态严重,朕才朝思暮想,才用此良计。要你大司马何用,不就是为朕分忧么!所以我想,只要你大司马再奋起一击,扶立须卜当做单于,我边郡可永保安宁。”

严尤见天子震怒,虽然也十分害怕,但一根筋犟到底不愿顺从圣意,继续谦卑地说:“臣下无能,枉受陛下恩宠,不能尽效圣恩,企请陛下另选贤能之将领兵进击。”

“大胆!”王莽更加气恼,怒声呵斥道:“严尤,你在要挟朕?你以为朕离了你再无贤能之将吗?”

严尤也不看看现在已是什么火候,皇上已龙颜大怒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他还仍在那儿强词夺理,忠言进谏。他说:“不,陛下,臣岂敢要挟天子。只是臣明知将会损兵折将,徒糜粮饷,劳而无功。不如及早请陛下降罪于臣一人,以免朝廷受到更大的损失。恕臣直言,陛下的当务之急不是进击匈奴,而是山东赤眉和南方的绿林乱贼。盗贼不除,国无安宁,何以攘匈奴,安边郡?”

王莽本来就对严尤大庭广众之下违抗圣意不满,无奈他又说出如此目无君主的狂言,终于忍无可忍地一拍御案,怒声吼道:“来人,把这个不畏天威,不听诏命的狂妄之徒给朕……关入天牢!”

王莽虽说正在气头上,但天子金口玉言,诏命容易,收回成命难呐!他原本想说“给朕拉出宫门斩首示众!”可他没有那样说,话到嘴边随改成了关入天牢!严尤再怎么无礼,毕竟是为朝廷着想,更何况是自己多年的心腹之臣,也曾为大新朝建功卓著,哪能说杀就杀呢。

严尤力争:“陛下!”

王莽拍案吼叫:“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