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随着一拨又一拨的山东人和河南人的涌入,村庄在不断的添人进口。该开的荒地越来越少,不经意间,所开垦出的土地连成了片。大片的玉米,大片的黄豆,随着季节的变化,这里的风貌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曾经的蛮荒之地,变成了肥沃的产粮地,人勤地不懒,丰收是可以手拿把攥的。

李海林和秀苗是来到这里最早的一批,早早在这里安家,有优先选择地块的权力。所开垦出来的土地,不但土壤肥沃,而且位置也非常好。

离家有几百米远的北山坡上的这块地,有四五亩地之多。当年李海林来到三河湾,便一眼看中了这块地。这里窝风向阳,而且日照时间也长,暄腾腾的土地种啥得啥。刚开出地的那年,这块地种了一块萝卜,到秋后,一个个大萝卜长得像一截截木头轱辘似的立在那里,这个招人稀罕啊!今年种的是一片玉米,嗬!一个个玉米棒子快赶上柴禾轱辘了,谁看了谁都喜欢。

老汪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在老家山东时,就是莳弄土地的好手,来到东北,立即显现出热爱土地的本性。这片庄稼的长势,让他惊叹啊!真不愧是流油的土地啊,这般壮硕的庄稼从来没有见过,在这里却见到了。这片土地让他由衷地喜爱着,让他浑身的骨头节都“咯嘣”直响,浑身的力量瞬间迸发了出来。这么大的一片玉米,他只用了两天就撂得差不多了。

秀苗此时挺着大肚子站在垄台上,坐不下,也哈不下腰,可是玉米棒子得有人去掰,不能什么活儿都指望着老汪,她心里着急啊,地里的活儿已经堆积成山了。

李海林因为不能来到地里,主要是因为离家远,不可能靠挪动着板凳来到这里,他一个人在家,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去喂喂鸡鸭,真成了没用的人。他知道这些农活要尽早不尽晚,早些收回家就安心了,东北这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霜临近,离飘雪就不远了,真的被一层大棉被一样的雪给捂上,就只能从雪里往外抠,想哭都来不及。

秀苗回家准备饭,看见海林六神无主的样子,想安慰他却又不知道怎么去安慰。他在家这个样子,还不如把他带到庄稼地里去扒玉米呢。可是要搬动他却不容易,自己这个身板儿,是弄不了他,只能去外面找个牛车,把他拉去北山坡。秀苗在街上截住一辆拉地的牛车,好在离得不远,算不上是个事儿,人家就答应了。

李海林上车也是人家帮着搬上去的,这时候才觉得他就是一件物品,一件搬动起来非常麻烦的物品。秀苗心里不由地闪过一丝忧虑,这样的搬动,日后不会少的,这可咋办呢?

别看李海林没有两条腿,两只手却很强悍,扒起玉米来可是够快的,一颗焦躁的心都体现在两只手上,扒完这一铺玉米,连忙两只手支撑着在地里爬着,向下一个玉米铺子爬去。

秀苗看在眼里,不由地又心疼起他来,她想坐下来加入掰棒子的行列,谁知两只脚吃不准力度,一下子跌坐到垅台上。这一坐,引发了不好的状况,她感到肚子一阵阵的痛,她猛然惊觉,不好,是不是动了胎气?这些日子,处处的小心着呢。今天早上,她一直忙活着,忘了这码事。此时,肚子一阵紧似一阵的疼痛,难道孩子没有坐住,要出来吗?现在才刚刚七个多月啊,这时候,就着急出来,还能活吗?

秀苗痛苦地低声叫着,在田地间疼得翻滚,把正在忙活的海林给惊到了,忙爬过来。秀苗瘫倒在地上,大大的肚子在蠕动着,那是里面的孩子在闹腾,不安分地挣扎着。

老汪就在不远处割玉米呢,海林不得不去喊他。老汪忙跑过来,情况紧急,得抓紧送回家去,不然孩子恐怕要生到野地里。他顾不得许多,弯腰便把秀苗抱起来,大踏步地往家里奔。海林无能为力,看着别人抱起自己的女人,心口一阵阵的剧痛。他痛苦地喊着:“要小心啊,要小心啊。”把头扭到一旁去,不忍心再看下去。

回家的路有些远,秀苗就这么被老汪抱在胸前,还是很耗费体力的。他的身上散发着浓重的汗味,第一次让她觉得这么好闻呢?那是一个男人该有的味道。虽然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一个陌生的男人,心里却有十足的安全感。这是一个男人强有力的臂膀,紧紧地箍住自己的身体,她情不自禁地把两只手挽住男人的脖颈,自从李海林受伤以来,她的心一直都在空虚之中度过,此时,她的心如此的安定,如此的享受,她甚至想象着脚下这条路再漫长一些才好,那样可以在他的怀里时间更长一些。

老汪走得急,脚下有些拌蒜,差一点倒下,不过,他踉跄着还是站住了。两个人不由地对视一眼,男人的目光有些许柔情,而女人的目光却有许多热烈,这一刻交汇在一起,两个人产生许多的默契。秀苗猛然被自己的想法惊呆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男人身上的某种气质,吸引住了她,让她产生了许多依赖,是一个健全男人身上的强健吗?她也说不清。

家里有人帮忙,邻居王婶有这方面的经验。她生过好几个孩子,当然有这方面的经验,把她找来是最好的。孩子不足月,能不能活下来,还两说。她的嘴里念叨着,像是安慰秀苗,也像是给自己一颗定心丸。

“七活八不活,七活八不活,没事,没事,孩子一定没事的!”

秀苗眼泪汪汪地看着她,神神叨叨的样子,放下剪子,又拿起笤帚,不知道忙什么好。她这是紧张的,说明此时的自己很凶险,她预感到了什么,痛苦是人生的本来姿态,多一些痛苦,她不怕,只有咬牙坚持住,再大的痛苦都能挺过去。这一刻,她出奇的平静起来。

秀苗安静地躺炕上,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她反而劝着王婶。“咱什么都有,就差这个孩子了。他来了,咱家就齐整了,没啥可怕的,就是孩子有些着急了,再晚几天来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