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羽根家族很支持他去参军。他们与所有的狂热民众一样,热情高涨着。就这样,羽根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上了轮船,汹涌的海浪把他送到了中国的东北。

让羽根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十几条枪而成为劫持目标,东北的土匪竟然如此的强悍。当初,送十几条枪给未来的岳父,纯属是上门的礼物。而且,他另一个想用来装装门面的十几个日本兵,也成为了牺牲品,让关东军本部很是不满。帝国士兵的生命价值是不容用任何东西来衡量的,为了一个中国女人而搭进去十几条帝国士兵的生命,是严重的不值,因此,如何挽回和补救是下一步主要的措施,不可因为小小的蟊贼而损害到大日本的形象。

羽根急忙忙来见未来的岳父张振发,同时,还是携带来十几条枪和弹药。在他的眼里,张振发是有可利用的价值,他是本乡本土的人,十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把他推到一个制高点,很容易让万众的目光都聚焦于他的身上。中国有句话叫“树大招风”,他就想让他这个未来的岳父招来他所需要的“风”,以便于行事。

东北遍地是蟊贼,好像春天的韭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他来东北参加过的主要战斗,就是参与剿匪。这些蟊贼大多是虚张声势,有名无实。往往经不起日军的几轮进攻,就树倒猢狲散,四散东西。有几股匪帮被消灭了之后,日军又打散了几支抗联队伍,这时候,所有的匪患便再也看不见,都散尽人间蒸发了。羽根很清楚,这些匪们,还是有聚集起来的可能,只是他们在暗处,根本看不见踪影的。除非,有什么利益驱使,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才会从暗处现身。

他把未来的老丈人给推出来,让他现身于大庭广众之下,凸显出其财富的同时,又把他武装得神乎其神,果然,没有多久便在他的期待中,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东西。这些蟊贼果然露面了。不过,有些弄巧成拙的是,他把十几名日本士兵送来压场,却意外地成为了土匪的肉票,是他没有想到的。这群土匪的强悍超乎想象,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当他把武器又交到张振发手里的时候,张振发怎么觉得这是烫手的山芋,捧也不是,扔也不是。别人家的姑爷上门都是拎着酒肉,他却拎着枪弹,怎么都让人心惊肉跳。刚刚被劫,这十几条枪的作用被无限地放大,是那么的沉重,在他的眼里的作用还不如烧火棍,而在土匪的眼里却如万贯家财。他的脸上浮动的笑容,此刻却如哭丧一般难看。

“天好”匪队劫走了十几条枪,并连同十几个日本兵都给卷入其中,原以为靠日本人撑腰的想法,他一丁点都没有了,相反,他反而觉得这是致命的毒药。东北的土匪穷凶极恶,往往对谁都不买账。怕的是树大招风,引来更多土匪的惦记,有枪又能怎样呢?这时候,张振发觉得自己已经骑在老虎的背上,想下也下不来了。

羽根似乎并不关心女友的事情,只是询问一下土匪的情况。他的汉语是很不错的,得益于他的母亲。如果他不是穿着一身军服,谁都不会怀疑他就是个中国人。

土匪已经开出了交换条件,在张振发看来是狮子大张口,这么高的交换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想到的是,羽根竟然无条件地答应了,并且,没有用多长时间,这些武器弹药都悉数到位,让张振发大跌眼镜,有些看不懂这些日本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张振发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女儿还在土匪的手里,让他心乱如麻,看见交换的枪支弹药,心里吃了颗定心丸,多多少少有了些许安慰。

交换地点在土匪们定好的,在明月沟天月山的北山坳里。天月山是长白山余脉下的一条分水岭,向东是开阔的地界,流出的布尔哈通河蜿蜒流淌着。向西也流出了一条河,却各不相关地向北流去,却是去追随松花江而去的,这是牡丹江。天月山的两面山势,分出的水脉各自流去,也让这座山脉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选择在这里交易,当然有土匪们自己的想法了。这里有非常好的回旋余地,森林覆盖的非常严密,可以随时随地藏身。另外,这里离他们的老巢不过十几里山路,翻过一个垭口就可以到达。

土匪派出了他们的花舌子来联络,两边都没有什么异议,交易便可以继续。土匪这边放人,这边的武器都装在一辆骡马车上,双方各自清点完毕,便各自领回。

黄永乐担心这件事不会那么顺利,小日本怎么会心甘情愿地交出这么多的武器呢?他把警戒哨放出去十几里地那么远,都没有传来发现日军的消息。当他看见车上的步枪和歪把子机枪,还有成箱的子弹,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交换的东西虽然到手了,他还是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可是却说不出。不管怎么样,先拉回去再说。

这次砸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无疑让整个匪队上下喜气洋洋。作为一个匪队而言,有枪有弹,是兵强马壮的象征,是可以与任何势力一较高下的资本,这回还怕谁?走路都觉得腰杆直溜了。

匪队举行庆功大会,大当家孙天好把黄永乐推到大家的面前,当场宣布,由他来担任四道梁的粮台。这个任命是让人信服的,这次砸窑的成功,是因他细致侦查,机智过人的结果。一个刚刚加入匪队不到两年的人,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大当家孙天好很有深意地对所有人表示,不管是谁,只要为整个团队做出了贡献,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