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有味的传统文化课(二)>第一章 中国传统内政 1.1先秦政要 (1)

有味的传统文化课(二)

2024-06-22 11:29231229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内政 1.1先秦政要 (1)

1.1.1夏政

夏朝(前2070-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开国领袖禹,末代君主桀,传17君,14世。

禹的位置,据说是禅让来的。这个可以信。原始部落首领的继承,还是可能具备一些民主制作风的。但也可以不信,动物界做个老大,都得经过穷拚呢。所以不妨有学者认定所谓的禅让乃是后人的附会,真实的情形却是“舜逼尧、禹逼舜”云云。还有学者认为,黄帝至尧还是母系社会,黄帝是个女的,而尧乃是母系氏族最后一位女领袖。舜时,社会向父系迈进。舜娶了尧的两个闺女,以女婿的身份摄政,岳父死后便踢走小舅子丹朱,自己做了革命接班人。孟子猜测说,舜跟小舅子丹珠避让过,但“诸侯朝觐者不之丹珠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珠而之舜,讴歌者不讴丹珠而讴之舜。”翻译成普通话,诸侯高干们不朝觐丹珠而朝见舜,上访的百姓不找丹珠而找舜,媒体记者们不报道丹朱而报道舜。总之,面对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或者三个代表什么的,舜就践位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舜老年的时候被逼远走他乡,史书说他南巡去了。但这样的南巡很可疑,总之,他儿子商均没有接任,他自己死于遥远的苍梧之野。尧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舜的两个老婆娥皇、女英前往哭丧,哭出了湖南的斑竹(也叫湘妃竹),并且投湘水自杀——最高领导及其家属在历史之初就造出一系列死亡疑案。

禹即位后,立国号为夏,号称“天子”,但他表面上行的还是部落首领制,也就是一正一副,跟美国总统似的,正死副继。比如尧和舜、舜和禹,唯一的区别是,正的没死,副的就上了。

禹的政绩与政风直到如今,还被中国人所称颂。第一是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二是治水的过程中亲执耒锸,身先民众,辛苦劳作,指甲磨掉了,身上的汗毛也磨光了。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掰扯一下。

第一,禹治水的时候亲自上阵奋战在第一线。这个可以信。古代领袖们打仗都要带头往前冲呢,何况治个水。

第二,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内心乐意,而是被逼的。《史记·夏本纪》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看清了,禹是怕走爹(也有学者认为鲧是母,不是父)那条老路,才不敢回家的。

第三,有些传说很邪乎,说禹告别的是新婚的妻子,蜜月只度了四天云云。至于三过家门,更是比剧本的分节镜头还详细。第一次过,孩子刚出生,正哇哇哭呢,他都没有进去看一眼。第二次过,妻儿在门口,儿都会叫爹了,妻要求他回家歇歇脚,他说不了,接过孩子亲了亲,迈开大步走了。第三次过,孩子十多岁了,跑过来拉爹,说爹地辛苦了,爹地说为人民服务(也没人解释为啥孩子事隔十年会认识这个野男人并把他认作爹),然后爱抚地摸摸儿子的头,走了。这些故事很滑稽,这是人民领袖逗百姓玩儿呢,还是百姓逗自己玩儿呢?

第四,娶老婆、生孩子这些事,绝对不能按现在的家庭及夫妻关系去想像,那就大错了。按我老师郑慧生先生的研究(详见他的《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大禹和涂山氏当时处于对偶婚的第一阶段——望门居制(第二阶段是居妇家制)。这种婚姻包含的内容是:禹的配偶不只一个,涂山氏只是主妻,禹还有次妻,当然涂山氏也有次夫;禹和涂山氏没有自己的家,各自在自己的母族居住,双方只能于每旬的“辛壬癸甲”这四天在涂山族专门的“台桑”之地里野合(也有人把辛壬癸甲解读为辛日娶妻,甲日治水走。所以这词成了成语,意为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一心为公)。一句话,两个不是固定的两口子,更没有自己的小家,什么过家门而不入,人家的家门让他入吗?只有历史发展到对偶婚的第二阶段,居妇家制时,男人才可以住到丈母娘家里,跟现在的上门女婿差不多。

第五,不管真假吧,禹的这种精神也是人民领袖候选人或者有想法的人的境界,非人的境界。一般人犯不上跟着学。可惜,随着历史的演绎与统治者的教化,一般人也都学上了这一手。比如爹要死了,当兵的儿子坚决不回家;儿子烧坏了腿,当教师的妈坚决不下讲台。干嘛呢?离了你这个螺丝钉地球就要撞月球了吗?最近大运会的深圳交警孙震也闹了这么一出,出生两个月的孩子不幸夭折,他既不回家也不给领导说,领导得知后勒令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回家,他坚决不干,说不想因没完成工作再留下一个遗憾。……确实不遗憾,之后被领导赏个“大运安保之星”。中国人怎么就活得越来越不像人了呢?

接着说禹。禹还开了一个不好的头,那就是革命接班人问题。按传统规则,皋陶是禹的接班人,但是皋陶没有等上,死了。然后又立一个益。问题是禹死后,益没有接着班,让禹的儿子启给拱了。有学者说,副首领接班时,一般要给正首领的儿子客气下,比如舜接班时就给尧的儿子丹朱客气过(事实上双方一点不客气,只不过丹朱拚不过舜罢了)。但是益跟禹的儿子启客气,却弄假成真,启不客气,直接上位了。益起而反对,被杀。有部落反对,启说“惟恭行天之罚”,他接班是老天爷的意思。

也许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禅让?杜撰它的人,是哄人玩儿呢?相信它的人,是哄自己玩儿呢?也许这些历史人物曾经有过那么一些禅让的意思,但表演的成分居多?也许大家都在抢权,成功者为了标榜自己的合法性,假借禅让之名,类似于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云云?总之,面对历史,我们要多个心眼,不能被某些政治传销集团忽悠来忽悠去的。而且自从启之后,历史舞台上的戏份越来越多,不是假借天命就是假借民意,其实他们心里贼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有学者说,禹晚年纯粹是装着搞禅让,但他并不给益实权,相反,一味地培养儿子启的实力。他一死,启就先把益给消灭了,接着带军征讨反对他继位的有扈氏部落,却被有扈氏打败。于是,他换了个小样儿,严于律己啦,粗茶淡饭啦,选贤任能啦,爱民亲民啦,军民鱼水啦,很快,人民就被他忽悠晕了,认他作了大救星。启再次出兵,就一举攻灭了有扈氏。中国就这样进入了家天下时代。

既然天下是自家的,那么君王就可以随便了。启的生活作风也发生大改变,饮酒作乐啦,歌舞游猎啦,奢侈荒淫啦,贪污腐化啦(严格说来不叫贪污,都是自家的),一样都不少。

到了桀,更不像话了。第一,自比太阳:“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是否编过东方红太阳升的曲子叫百姓唱,不得而知。只知道百姓编了段子:“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第二,估计正是做太阳的缘故,阴阳相克,所以桀的灭亡与女人相关。小女人叫妹喜,喜欢听“裂缯之声”。缯乃丝绸,小女人喜欢这个,跟直接烧钱差不多。桀很宠爱小女人,当然随便她裂了。后来周朝的褒姒也爱这口。这些女人不简单。到了《红楼梦》里,晴雯只敢喜欢撕扇子,毕竟是丫环,大家二奶与国家二奶,还是有区别的。

灭夏者,乃商。是为中国历史第一次轮回。它告诉我们,开国领袖都是好的,不贪财不贪色,爱学习爱劳动。可是后面的接班人一窝不如一窝,不灭又待何?可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历史演绎了两千年,愣是解决不了。

1.1.2商政

商朝(前1600-前1046年),由汤传至纣。30王,17世。

汤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打出了讨有罪、除民害的义旗;第二,抹黑夏桀,骂其“牝鸡司晨”。这两刷子都很厉害。问题是后来的周也是这样对付商的。

关于商王之权,从外部看,商王乃是方国联盟的盟主。商王对其他方国首领具有支配权,有权征召他们入商任职,或封赐他们为候伯;有权向方国征取贡物,甚至对其首领有生杀之权。从内部看,商王的权力至高无上,他既是王国的首领,还是宗族的大族长,同时也是异姓宗族的君王,集王权、族权、政权于一身。商王自称“予一人”,强调王权至上。《尚书》中载有盘庚给臣民的训话,主体精神就是:我是你们的救世主,我是你们的大救星,你们都得听我的,不管是谁,犯错了都要刑罚,做好了有奖。至于国家治理得好不好,予一人负责!

这一切都表明,在国家政权形成的初期,或者说在源头上,中国就是专制政体。这是个不好的开头,或者说一条不太好的路径。似乎先天注定,中国既不会出现古代希腊那种城邦国家,更不会出现古代罗马那样的共和国度。这叫起点决定过程,或者说,起点决定终点。

商代的接班人制度,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武乙之后,传子制才确立。

商汤以德取的天下,但是到纣的时候,德已玩完了,一根儿没剩。有学者给商纣平反,认为商纣所谓的荒淫无耻,大都是周给抹的,目的就是给自家的革命寻找合法性与合理性。不管怎么说吧,商纣的名声黑透了,漂白不易。据说婴儿时期就是个流氓:不上床,喜欢由两个漂亮的女奴抻着兽皮晃着睡;睡醒就咧着小嘴儿跟两个美女姐姐笑,笑得一脸灿烂;如果有人抱,必得美女才行,否则小家伙又是哭又是抓的……多么可爱的孩子,最后居然成了荒淫无耻的暴君,天天搂着妲己酒池肉林、男女裸逐,甚至烧烤活人、剖腹验孕的,你不over,老天爷都不答应。用周这边的话来讲,那是“吊民有罪,躬行天讨”。文王与武王两代人的努力下,商就over了。中国历史完成了第二次轮回。

1.1.3西周制度

西周(前1046-前771年),自武王传至幽王。13王,12代。

西周制度有三根重要支柱:宗法制度、井田制度、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是王室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族又分为相对性的大宗和小宗,每个阶层各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周王自称天子,为天下之大宗。天子诸子除嫡长子以外皆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诸子除嫡长子外皆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分封制度简称封建,意即封邦建国。周灭商后,为了有效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王室子弟、姻亲贵族、功臣等为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以内,实行有限的自治,可依例往下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往下分封士。各封国要服从王室的统治,负有向王室纳贡的义务和为王室出兵打仗、保卫王室的责任,礼乐征伐皆出自周王室。

关于井田制度,至如今研究结论不一。有人认为它更多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实际中无法严格执行。一般的观点是,夏代已有井田,且分为公田和私田。按《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皆养公田。”这里所谓私田仅是相对性的,因为公田私田皆属国家所有,成员仅拥有私田的使用权,并且须以公田上的无偿劳动为前提条件。

西周的王权在商王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强化。周王又称天子,意即天帝之子。周人的观念中,宇宙中的最高主宰是天帝,而周王是天帝的使者,秉随天意君临天下,于是周王就成了天下共主:“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西周从商亡的历史中看出了天命不常的意思。这里所谓的天命,本意是上天授命,商的灭亡让周人发现,所谓的上天授命并不长久。要想长久,还不如关注人事,俯察民情,以德治国,否则天命会发生转移。这一趋势,最终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第一,真正的天命在人间,在人心。导致国人从此对天命没有真正的敬畏,也就是虚天命重人事,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任何人都可以假借天命造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而所谓的民心,也可以任由统治者炮制,百姓只有武力和权力下的驯服。

估计是后世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墨两大显学的推崇——“主述尧舜,宪章文武”,所以周朝的文王与武王在历史上留下的全是美名。不过,总有浮出水面的子孙,西周后来出了两位著名的反面人物。第一位是周厉王,开创一个新罪名,叫“谤王”,导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从此成为中国优良传统之一。西周第二位反面人物,就是末代天子幽王了,跟所有的末代君主一样,只有更差,没有最差,所以幽王的故事很多,除了宠褒姒,让她听“裂缯之声”外,还加演了千金买一笑、烽火戏诸侯等独创剧目。有时候我都想,这得多么有耐心的男人,才能爱女人爱到这等程度?可惜,历史认定他们都不是好人,当然,那些女人也都不是好人,妖精!搞得我们这些普通女人,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个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