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此后,那个叫冯三听到消息后,就和一个姓张的找上门来:他们要买那支步枪,最后两人嫌价钱太贵,说回去商量商量再给信。

过了几天,冯三又找到姜劲松,说能不能再压压价,姜告知那支小口径步枪,已经让人买走了,家里还有一支长枪要卖。冯三提出要看枪,姜劲松就把他领到家里,从立柜的后面,拿出一支健卫20口径枪,冯三看后爱不释手,但又说太贵买不起。

姜劲松只好又把枪藏在立柜的后面。冯三看枪后的第三天,姜去哈尔滨上货:等他回来后,听老丈人说家被盗了。姜打开立柜后一摸,他大吃一惊,他的“健卫”小口径步枪,真的不翼而飞了……

因为派出所一旦知道他曾私藏枪支,轻则罚款重则拘留:他左思右想感到此事,很可能与冯三有关:是他看过后的第三天就被盗了?

于是,他当面找到冯三,问是不是他把枪偷走了?冯三死不承认,并拿他全家人起誓。姜劲松只好哑巴吃黄连,把怨恨放在肚子里。

为了核实11.15案件中,歹徒所使用的枪支,是否就是姜家丢的那支。吴国庆设计了一场巧妙的审问:“听说你找人要卖枪,你打过枪吗?”

姜某想了想说:“以前打过,我只是在一个车库前打过的。我想想,是往车库门上打的。”吴国庆当即让姜领着警员,前去寻找弹头,整整找了半天,终于在土地下的尘埃里,把一颗没有打响的臭弹找了出来。

总指挥安排吴国庆立刻带着这颗臭弹,与现场发现的弹壳,急速回到省厅进行检验:根据弹痕检验,姜某家丢的“健卫”牌小口径步枪:正是11.15 案件歹徒,所使用的枪支。

总指挥郑光达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11.15案件,最后的决战方案:根据枪支侦缉组长吴国庆的意见,最后确定三个人为重大嫌疑人:1号张某友、2号冯某君、3号蔡某涛。立刻进行抓捕:在三人被抓捕后,警员依法对他们居所,进行搜查钱款。

三人在看守所里,口径一致地拒不招供,突审步入了僵局。

在案件处于进退之际,吴国庆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又向总指挥李光达,提出一条大胆的建议:以退为进后发制人,设下圈套全面监控,欲擒故纵以静制动,最后抓捕定为铁案!

指挥部两次开了个秘密会议:总指挥大胆听取了吴国庆意见:对所抓的二人给予释放,诚恳地解释说:“抓错了,对不起了。”

有重大嫌疑的张某友,在走出看守所大门后,对开车来接的人说:向单位同事炫耀,没事了,是他们抓错人了!

当他又打听到:冯三没放出来时,又有些惶惶不可终日了,他和至亲的家人和铁哥们,开始进行串供:安排至亲家人和铁哥们,到时为他做假证,证明他有不在场的证人证言,他甚至为了逃避刑事处罚,统一口径,建立了一个小范围的攻守同盟……

等到获得了他全部的充分表演,和全面最后监控,以及相关证人证据到位后,指挥部将他和3号蔡某涛再次抓捕:这一张一弛的巧妙布局,有力地击碎了1号和3号的梦想:刑警们在张某友的身上,翻出了随时准备自杀用的刀片,以及事先准备的氰化钾,进一步证实了吴国庆建议指挥部:精妙的谋划和神机妙算。

在强大政治攻势下,审讯工作刚刚一个小时, 张某友便在大量的监控视频和人证证据面前,缴械投降了:他对所有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当把他们策划和实施过程,放给冯某君后,他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了,他提出再见见妻子和女儿后,他就招供。

指挥部安排警员,接来冯某君的妻子和女儿:冯某君见到妻女,扑通一声跪下了:三个人抱头大哭:冯三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我对不起你们,我死后你就改嫁吧,你要抚养好女儿……”

总指挥以及指挥部全体成员,还有所有参战的同事们,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11.15大案历经33天后,大白于天下了……

主犯张某友,别看他长着一张讨人喜欢的脸,说话办事善于左右逢源,但他骨子里,就有一股对金钱疯狂的占有欲望。他有个不错的家庭:三室一厅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家具和电器,妻子高挑个子,孩子也聪明可爱。更令人羡慕的是,他有个旱涝保收的好工作,薪水也不薄。然而他就是不满足,他能经常看到一些腰缠万贯的大款,前来取款存款,每当看到那些大款,漫不经心地把成沓的钞票扔进皮包,他心里总是酸鸡吧唧的。

为什么张某友这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国家干部,能与这个近似文盲的人结成生死搭档呢?因为他看到了冯三的手黑心毒,而且对金钱的贪婪程度不亚于自己。

冯三的家境也不错,他有台出租车,轮子一转,钱不比别人少挣。他在审讯室回答警察时,他说一句诠释自己犯罪动机的谬论时:你家庭生活条件是很不错,银行里也有存款,可你为什么还要抢钱?

他把脖子一歪反问道:“难道钱多了,还能咬手吗?”

经过两人密谋,他俩觉得要干就干一把大的,够一辈子花的,目标当然是金融机构:他俩便把罪恶的目光,对准了人民银行:因为张某友与该行有业务往来,知道这里在他们在管理上漏洞百出,而且他和该行的蔡某涛、马玉臣是朋友。经过他在现场的反复观察熟悉,他不仅了解了值班人员的相貌、搭配值班时的习惯,而且还知道了金库钥匙如何保管,由谁保管……

他感到若想干就得有把握:必须有内应,否则,难以成功:有一天,张某友以开玩笑的口气,与蔡某涛说要在银行弄点钱,蔡某涛不但不吃惊,反而赞许他的想法,反倒与他商量起如何行使计划。

此后,张某友又以同样方式试探马玉臣,马竟与张一拍即合,答应助他一臂之力。

就在这时,他们的首战成功了:冯三盗枪成功。他乘姜劲松外出潜入姜家,先盗走那支健卫20 口径枪,把它藏在沙堆里。然后他又折回姜家,企图找到姜家那把小口径枪,他认为姜并没有卖掉。可翻了几处地方,没有找到,便顺手把姜家的录像机拿走了。

不久他又在市体委一个朋友处,弄到一盒子弹一沓靶纸。两人在郊外多次练枪试射,为抢钱开始做准备练习。

经过多次策划,他们把行动日期,定在了11月14日这天傍晚。因为只有这天存在着几个有利因素:

一个是大礼拜六,银行下班早;当班的几人相对比较好对付;马玉臣值班;这天的午后,另一个管库员阎海东,肯定要张罗到马玉臣家打麻将, 打完麻将,肯定回单位取摩托车、头盔、手套等。

14日早两人通电话,在电话暗示今天行动。午后15点多,张在外面打电话给马家,马接电话时张并没有说话,但已知道如事先所料,阎在马家打麻将。张放下电话,又与冯三在电话里做了行动的最后敲定。

16点多钟,张某友悄悄在粥里放了六片安眠药,妻子喝后顿发困意,待他妻子孩子都睡熟后,他溜出家门来到冯家院外。这时,天已黑了,冯三正如约在院里等他,两人各持一支口径枪,在16点50 左右来到银行。

一个是在银行门前,他们看见在院子里,给银行下电脑网络电缆的工人还没走,便到街口处逛了一圈。10 分钟后打眼的工人走光了。张、冯二人直奔银行值班室。

值班室里只有孙玉田在,他听见大厅有人进来,便从里屋出来看,当走到值班室外间时正迎上张某友、冯三。他认识张,就在两人握手寒暄时,冯从张的身后拿出枪来,迎面打了一枪,正中孙的面额。然后,两人把尸体拽进里屋,坐等下一个。

不一会,魏铁明赶到单位。他走进大厅见大楼里漆黑一团,便随手把大厅的灯打开,然后来,到值班室。当他看到等着他的是两支黑洞洞的枪口,一切都晚了……

三个是到场的是阎海东,他刚进大厅就被冯、张二人用枪逼上了,稀里糊涂地被捆个结实:当阎认出是张某友所为,便大声喊叫, 冯又用绳把他的嘴给勒上了,扔在沙发上。阎悄悄把鞋蹬掉,用脚在一处有灰的瓷砖上,写了张某友的名字。不承想让冯看见了,他恼怒地把阎逼进水房内,用枪托把阎击昏,又连打数枪。他俩搜出阎海东开办公室和办公桌的钥匙后,又回到卷帘门下。

四个是聂云清赶到,当张某友用枪逼住聂让他别动时,聂先愣了一下, 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回手把张的枪拽住并用力拉,张随手一枪击中聂的腿部,冯三冲过来连打两枪,把聂打死。

19点20分许,马玉臣走进单位,冯三不熟悉马,举枪要打,张某友忙说是自己人。在马的协助下,从阎的办公桌里拿出小金库的钥匙,打开小金库又从里面拿出开金库的钥匙,最后帮张打开金库。

就在张往麻袋里装钱时,冯把站在金库门前的马玉臣一枪打死。张某友不满地问:打死他干啥?因为,在计划中是把马捆起来,再往非要害部打两枪,造成抢劫现场,这样马好交代。

冯三恶狠狠地说:怕这小子不把握,还是弄死算了。说完,又把已死的马玉臣双手捆起拖进金库。

20点50分左右,他俩处理完现场从后门来到院子大门,刚要往外翻越,发现银行大门口有三个人正在搬摩托车。于是,张、冯蜷曲在院门的阴暗处,等他们把摩托搬走后,才把钱口袋从角门上扔出来。

这时,大街上走来几个行人,张、冯把钱袋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两人装作无事的样子,分别向街两头走去。又过了大约40分钟,两人取来一辆自行车,把钱驮到冯家。这期间,一麻袋巨款就独自待在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