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焦

2024-11-21 19:53187829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前言

这是一本经过七个多月创作,多次推翻、多次修改的长篇小说。

在威尔基·柯林斯式的多途叙述法引领下,读者会从不同的角度被代入这充满悬疑、惊悚甚至颇有些荒诞的故事中去。随着它渐入尾声,也势必会沉浸在对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整个时代的冷静思考之中。

有过摄影经验的人都知道,当镜头拉长,焦点就会发生相应改变,这时,镜头中的景物就会模糊不清——这就是“失焦”。

这也正是书名灵感的来源。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失焦”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它只是一个暂时性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过程,是因为摄像者本身的角度、距离或者相关因素发生了改变,做出这些改变的原因,则是为了拍出更加艳丽多姿的照片。这样看来,失焦,事实上只是重新对焦的开始。

摄影会碰到“失焦”的状态,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青春期的孩子,会经历一次重要的脱胎换骨。他们的骨骼在肆意地生长,他们的血液比任何其他时候都更加飞速地奔流,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对梦想充满了期盼,他们总能拥有许许多多奇思妙想。然而,骨骼的生长会带来体质的不适,血液的奔流会带来性格的暴躁,对梦想的憧憬使他们常常陷入莫名的沉思,奇怪的思绪则会使他们刻意地叛逆。

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眼里,这个时期,是孩子“最难管”的阶段,但没有人会否认,这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最充满激情的阶段。

既然人生如此,那么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你了解美国的“西部大淘金”时代,如果你了解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如果你了解法国的“后拿破仑时代”,或者是德国的“俾斯麦时代”,你不难发现,如今我们所碰到的那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道德的纠葛和矛盾,都不过只是历史的重现。发展最为迅速的时代里,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国家的“青春期”,所不同的是,我们那古老的智慧很清楚,她将要沿着一条和平的道路向前行进。

但,在转型的阶段中,谁也无法阻止问题的暴露。

历史既是如此,那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这一代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向往的是高楼大厦,是车水马龙,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我们却转而向往着碧水蓝天、向往着亲近自然。我们开始抱怨我们孩提时期所希望看到的景象,我们甚至开始反感现代文明社会的喧闹。

我曾多次引用一句禅宗的语言。“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觉醒后,看山复为山,看水复为水。”觉醒后的我们,做着看上去与参禅前的凡夫俗子一模一样的事情,然而,“觉醒者离地六寸”。

在发展滞后的年代里,亲近自然,就意味着一无所有,而在发展迅猛的时代里,亲近自然,则是对一个社会更高层级的要求。只是,返璞归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苦,人们不得不经历漫长的思考过程,不得不在“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日子里摸爬,不得不经历那“失焦”的岁月。

只是,太多人无法看清这现代文明的本质,太多人活在抱怨、痛苦甚至仇恨之中。在“失焦”的年代里,他们的人生也跟着“失焦”了。当人们认为前方的漫漫长路不过是一排模糊的光斑时,他们只好迷失在自己的无知和浅薄的经验之中。

我在这本小说里创造了方显达这个“失焦”的角色,他的父亲曾是一位修筑隧道的工人,在一次塌方之后,他永远被埋葬于地下。然而,为了利益,相关人员试图将真相掩盖——从那一刻起,这个年幼的孩子,就承担起了太大的压力和太过丰富的情绪。在仇恨中,他一步一步走向错误的远方,直到走向人生的绝境。

而我却并不满足于此。我试图在每一个角色——甚至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留下“失焦”的痕迹。富商陆建业和他那飞扬跋扈的儿子、普通小市民家庭走出的漂亮女孩范雪柔,还有那德高望重的大学校长,以及所有那些围绕在故事周围的人物——他们全都或多或少地偏离了人生本该行走的轨迹,朝着背离道德与准则的方向越走越远。

所有的人物都在用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他们为“名”为“利”的冲动在时代的画布上摊开,描绘着一幅幅荒谬的画作。在这荒谬中,担任主角的,并非充满理想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浑水摸鱼的投机分子。我们的国家也在一步步从单纯的往昔走出,穿行在鱼龙混杂的阶段。

——镜头正在拉长,图像模糊不清。

而这“失焦”,却终归只能是一个暂时存在的状态。

我们都是活在现代社会的古人,无一例外。在故事结尾处,你会看到有关“苍蝇与老虎”的话题、有关“司法改革”的话题,以及那些有关“猎狐行动”的话题——我们全都行走在一段历史的重要转折期,想要读懂它,你不得不放弃那些抱怨、那些仇恨、那些痛苦,让自己聪明的大脑在知识中运转起来,而不是在牢骚中昏死过去。

但这并不是一本反腐题材小说、政治题材小说,或是主旋律的小说。

我不打算给什么人歌功颂德,或者将什么人钉上耻辱柱。我只是努力地以自己的视角解读这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的时代。正像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文学作品中没有什么好人与坏人,只有一群普通人”——我同情每一个偏离轨迹的剧中人,他们也许本性善良,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质、腐烂罢了。

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我的读者在合上这本书时,可以更理性、更平静地思考一下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李禹东

2015年2月7日夜于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