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悄然晕染了邵府的每一处角落。刚刚送走燕飞雪的邵东绵,与妹妹邵东雨并肩走在回书房的小径上。晚风轻拂,带着几分春夜独有的温润与潮湿,撩动着路边花草,也悄然撩拨着邵东绵的心弦。此时的邵府,一宅两园在月色下仿若一幅静谧的水墨画,东西花园遥相对望,宛如两位静立的雅士,各自藏着无尽的故事。东花园那座闻名姑苏的黄石假山,在朦胧月色下,如一头蛰伏的巨兽,轮廓雄浑,气势磅礴,往昔的峥嵘岁月仿佛都被镌刻进了这嶙峋的山石纹理之中。与之遥遥呼应的西花园,湖石错落,于曲折间勾勒出别样的温婉景致,像是藏在深闺的佳人,婉约而神秘。
踏入书房,昏黄的灯光摇曳,似在诉说着往昔的宁静岁月,却又无端添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寂寥。邵东雨眼珠子滴溜一转,脸上闪过一抹狡黠的笑,像只偷了腥的小猫,一下子跳到邵东绵面前,脆生生地说道:“哥哥,你是不是喜欢飞雪姐姐呀?”
邵东绵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被妹妹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惊得差点跳起来。他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诧异,紧接着眉头一皱,佯装生气地瞪了妹妹一眼,没好气地说:“二妹,你可别在这里瞎咧咧,这话可不能乱说!”
邵东雨却不以为然,小嘴一撇,双手抱在胸前,那模样就像个小大人,振振有词道:“我才不是瞎咧咧呢!哥哥,你平日里对那些姑娘可都是淡淡的,这次却对飞雪姐姐这么上心,还亲自给她治伤敷药。你说说,这算不算是一种肌肤相亲呀?”说着,她还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邵东绵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是被点燃的火苗,从耳根一直红到了脖子根。他又羞又恼,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大声呵斥道:“越说越不像话了!你哥哥我是个医生,还是外科医生,救死扶伤那是我的本分!当时飞雪身受重伤,昏迷不醒,我作为医者,怎么能见死不救呢?你这丫头,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激动地摆了摆手,仿佛要把妹妹那些“荒唐”的想法都挥走。
邵东雨见哥哥真的动怒了,却一点也不害怕,反而觉得有趣极了。她吐了吐舌头,朝哥哥做了个鬼脸,然后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跑出了读书楼,还不忘回过头来,笑着喊道:“哥哥,你脸红啦,看来真的有点动心咯!咯咯咯,下次飞雪姐姐来看我的时候,我一定得把这事告诉她!”那清脆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渐渐远去。
邵东雨的笑声渐渐远去,邵东绵却再次沉入遐思。今年24岁的邵东绵,是个毕业不久的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对国家未来有着深层次思考的探索者。生活在新旧更替、军阀混战的20世纪初,他对羸弱的华夏大地充满了焦虑。这次几个志同道合者结伴去欧洲留学,就是想在西方寻找救亡图存的真理和方法。邵东绵是个思想激进的青年,平时也很开放和活跃,在他的生活圈子里,并不乏各种青春靓丽的女子。又由于他是家中长子,这些年家里不断为他筹划婚事,媒人带着各种各样女子的情况频繁登门,可邵东绵一个也看不上。今天和素未谋面的燕飞雪短短接触半日,却让他沉寂的心灵荡起了一丝情感的涟漪。
把燕飞雪救回家这个举动,最初完全是邵东绵下意识的医者冲动。那一刻在他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只知道若不救治,这个人可能会因流血过多而死去。这是他作为医者绝不能容忍的,见死不救有损医德,有悖医者良心。那时,他连伤者是男是女都不清楚。他命令东升处理门口的血迹,也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这动乱之秋,救人的同时也要确保不给自家带来危险。
当他抱回燕飞雪,开始实施救治时,才发现伤者是个年轻女子。那一刻,邵东绵犹豫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观念自然而然让他产生迟疑,但医者的本能还是让他抛开了世俗的束缚,义无反顾地履行起医者救人的职责。在发现燕飞雪受的是枪伤,身上还带着手枪和飞镖时,邵东绵再次产生迟疑。他暗自思忖,自己救的究竟是个什么人?是杀人放火的女匪,还是行侠仗义的女侠,又或是救国救民的女革命党人?那一瞬间,他想了很多,他深知无论伤者是什么身份,一旦被官府发现,邵府必然脱不了干系。于是,邵东绵果断让东升去销毁那些血衣,让妹妹找衣服来给她替换,并决定等她醒来尽快送走。
可是当燕飞雪醒来,得知她刺杀何一金的理由后,邵东绵的心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同情燕飞雪的悲惨遭遇,更憎恨何一金这样的恶霸,好好的一个国家就是被这样的一群人糟蹋得千疮百孔。邵东绵更加敬佩燕飞雪的勇气,一个弱女子为了报仇,足足用了十年时间求师学艺,吃尽苦头,然后毫无畏惧地以一己之力击杀仇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绝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很多男子恐怕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却做到了。
再接下来听到燕飞雪为了更多的女子不会再受她这样的苦,为了更多老百姓不再像自己的父母那样被人践踏,喊出“荡平天下不平之事,杀尽世间宵小之人辈”这样的豪言壮语,终于让邵东绵对眼前的这个女子刮目相看。这个如流星般闪烁着璀璨光华的女子,也许只会在邵东绵的人生中短暂出现一次,然后就彻底消失在茫茫无际的人海,但一定会把那份璀璨永远留在年轻的邵东绵心里。
邵府为一宅两园的布局,东西花园遥相对应。东花园中心有座黄石假山,看上去气势雄浑,在姑苏园林中颇有名气。西侧的小山,山势平缓,名为“桃屿”,每至春日,桃花灼灼,如云似霞,微风拂过,花瓣簌簌飘落,仿佛下起一场浪漫的花雨。两山之间,一条谷道蜿蜒其间,两侧削壁如悬崖,名为“邃谷”,踏入其中,静谧幽深之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主山东边转为绝壁,直泻“泻月池”,每当夜幕降临,明月高悬,月光洒在池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主山北侧,数排大石矗立,结构仿佛是巨石自然风化剥裂而成,给人一种险峻、苍劲的感觉。山上悬葛垂萝,与真山相比,毫不逊色,仿佛是大自然亲手雕琢的杰作。
东花园主厅“趣书草堂”是一座重檐楼厅,这里是邵东绵和一些朋友相聚的场所。厅内布置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其东为“双照楼”,在此处赏景最佳,凭栏远眺,整个东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亭台楼阁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山水画卷。另外还有一座“听橹楼”和一座“魁星阁”,处处透着主人希望子孙可以在一种悠闲自得的环境里读书的意愿。 “山水间”内大型杞梓木“岁寒三友”落地罩,采用透雕手法,雕镂技艺精湛,构图风格粗犷,却又不失细腻,将松、竹、梅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象征着坚韧、高洁的品质。
西花园则是以藏书楼建筑群为主,湖山假石为衬的书斋庭院。有“绣春老屋”“藏书楼”“海棠亭”诸景。西花园整个园子以“绣春老屋”书斋为中心,分隔为东、南、北不间断的三个院落。“绣春老屋”为硬山顶,鸳鸯厅式,屋架高大,门宕、窗宕及窗台均为砖细构筑,工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匠的高超技艺。前有月台,闲暇时,人们可以在这里品茶、赏月,享受宁静的时光。“绣春老屋”南面院落成不规则形状,并在西南角构筑假山一座,山上怪石嶙峋,与周围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充满了自然之美。
“绣春老屋”之东为三进平房,其中一二进有耳房,南面有墙门,门前隔走廊为一歇山顶方亭,南向与“绣春老屋”比邻,为正方形。亭内设有石桌石凳,是平日里休憩、闲聊的好去处。亭东走廊中有西向歇山顶半亭一座,额“海棠亭”,其依墙而建,古朴素雅。每至春日,海棠盛开,满树繁花,将这座小亭装点得如诗如画。“绣春老屋”之北为一庭院,这座小庭院就是邵东雨所居,名为“海棠春坞”,庭院中种植着各种花卉,四季花开不断,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女儿国,充满了温馨与浪漫的气息。
邵府中厅为住宅区,依次建有门厅、轿厅、大厅和楼厅。正门门外有一座石坊,坊额上书“邵府”二字,笔锋苍劲有力,彰显着家族的威严与底蕴。门厅内有一木制双面雕花,工艺精巧,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在工匠的雕琢下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邵府的悠悠往事。门厅与轿厅之间为小院,几株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洒下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门厅后面门楼上刻有“清泉小隐”四字,字体行云流水,为这一方天地增添了几分悠然的韵味。轿厅中匾额题“市坊山林”四字,两侧楹联:“逍遥市坊外,仿佛山水中。”乃是邵东绵的祖父亲笔书体,笔锋间透着对生活的超脱与豁达。
大厅名“载书堂”,这里是邵府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庄重而典雅。厅内的桌椅摆放整齐,木雕屏风上刻着祥瑞图案,彰显着家族的底蕴。大厅与后面的楼厅按格式有墙门隔开内外。墙门的门楼上有砖雕,并且上下三层的雕刻都用立体透雕雕出人物百态,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楼厅前的院落成“凹”字形平面,独特的设计让整个空间更具层次感。楼厅西边走廊有小门通往西园;楼厅与东侧楼区相通,在楼上沿通道可达东花园“读书楼”和“双照楼”。这群建筑退在北端,前面就是恢弘的黄石假山,山石嶙峋,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邵府仅有邵东绵和邵东雨兄妹二人,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他们成长的足迹。
此后的日子里,邵东绵依旧忙碌于准备留学的事宜,但燕飞雪的影子却时常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她的笑容、她的声音,想起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他会忍不住猜测,燕飞雪现在在哪里?是否一切安好?他甚至会幻想,有一天他们能够再次相遇,那时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与燕飞雪的再次重逢,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
随着留学的日子越来越近,邵东绵的心中越发矛盾。他一方面渴望能够早日踏上欧洲的土地,去追寻救国的真理;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这个刚刚让他心动的女子。他不知道自己离开后,燕飞雪会怎样,他们之间是否还有机会再见面。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不舍得离开燕飞雪,不舍得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终于,到了邵东绵出发的那一天。邵府上下一片忙碌,家人和朋友们都来为他送行。邵东绵坐在马车上,望着熟悉的邵府,心中五味杂陈。这里是他成长的地方,承载着他的回忆和情感。就在马车即将启程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人群中一闪而过。他的心猛地一紧,以为是燕飞雪。他急忙跳下马车,在人群中寻找,但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个身影。他有些失望地回到马车上,心中暗暗想着,如果真的是燕飞雪,她为什么不来和自己道别呢?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失落,望着窗外,眼神中满是惆怅。
马车缓缓驶离,邵东绵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景色,心中默默地念着燕飞雪的名字。他知道,这一次的离别,也许意味着他们将从此天各一方,但他也坚信,无论未来如何,他都不会忘记这个如流星般划过他生命的女子。而燕飞雪,也在某个角落里,默默地关注着邵东绵的离去。她的心中同样充满了不舍,但她明白,他们有着各自的使命和道路要走。她希望邵东绵能够在欧洲学有所成,找到拯救国家的方法,而她自己,也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她望着邵东绵离去的方向,心中默默祝福,愿他一切顺遂 ,在追寻救国真理的道路上一帆风顺,而自己也将在这乱世中坚守,等待着或许会有的再次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