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北有座太监坟

2025-02-08 08:19600800
本书由鹿阅读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1章

我的老家是鲁北平原上再普通不过的村子,沟盘河从村子的南、东两个方向绕村而过,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也算是临水而居吧。根据沾化县志推测,我们村在唐朝就应该有人居住,但村里各大姓的家谱最多记载到明朝洪武年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从大槐树底下来的人。至于这些人来之前,村里有没有人居住,没有文字记载,但村里代代口头相传,最先在村里居住的是姓汪的人家,只是后来这个家族绝了户。沟盘河改道时,在村南挖出的那些古墓,应该是汪姓家族的坟茔。我现在想来,一个村的汪兴家族不可能绝了户,从挖出的汪姓尸骨来看,也没有刀砍斧剁火烧的痕迹,应该和“五胡乱华”没有关系,有可能是因生活所迫迁到了外地,至于汪精卫和我村姓汪的有没有关系,只有鬼知道,但愿没关系,我们村可不想和大汉奸扯上关系。

人活着有个住处,死了也得有个归宿,灵魂上了天堂,或下了地狱,皮囊还得要埋在土里,我们村的人也不例外。我们村的人死了,都要埋在老西北。关于老西北,我得说一下,特别是这个“老”字,在我们家乡是当“更”“特别”来讲的,比如,说这个人很老实,用我们家乡的话应该说“这个人老么实在了”,身体受了伤很疼,我们会说“老疼了”。我们村把紧邻村子西北方向的土地叫西北地,离村更远,西北方向的土地叫老西北地。把死了的人埋在老西北地里,是让那些先人住得清净一些,不受活着的人打扰。

孩子们不听这个,偏偏去打扰那些先人。生产队的时候,社员们不像现在的村民那么稀罕土地,近便处的地里都种不出好庄稼,更别说那些长满杂草野菜的坟茔地了。胆儿大的孩子,爬到坟头上,很快打满一筐。但是,有一个坟头,大人是不允许孩子们去爬的,因为那个坟里埋的人救过全村人的命,算起来,我应该叫他爷爷,但不是有血脉关系的那种爷爷,我姓陈,他姓刘。刘姓是我们村的大姓,人口很多,和村里的赵姓不差上下。这个救过全村人性命之人的坟,被孩子们称为太监坟,就算是姓刘的孩子也这么喊。但是,明面上,大人们是不会这么喊的,特别是当着姓刘的人家的面,不过,私底下,有些大人也会喊太监坟,甚至一些和坟主血缘较远的刘姓成员也这么喊。

太监坟里埋的人叫刘大义,是原省钢铁厂副厂长刘树华的父亲,也是县工商局退休女干部刘英菊的父亲,刘树华和刘英菊是沾了中日建交的光,从农村被招工改变的命运。他们的母亲是日本鬼子扔在中国的“洋落儿”。

在我们周围几个村子,有这样的口头禅:你装什么装,你装人家刘大义来个。仔细分析,这句话可能是说刘大义不光娶了个日本老婆,还有一双不用种地的儿女,谁牛也牛不过刘大义,再说了,世上被称为太监的人,还有谁能儿女双全?李莲英都做不到。

有关刘大义的事,我小时候从村里人讲的“瞎话”里了解了不少,长大了,又从老支书和退休文教助理那儿作了详细了解,刘大义的一些事,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村在清朝咸丰朝以前,并不叫刘家庄子,那个时候村里姓刘的还没占上风,赵姓还是村里的大拿,村子理所当然地叫赵家庄。太平天国闹得正凶的那一年夏天,山东北部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把赵家庄正在晾晒麦子的大户刘宝贵冲了个措手不及。场院紧挨着村里的池塘,麦子大都被冲进了水里。到了秋后,满池塘的鱼个个被麦子喂得膘肥体壮,明摆着有一个好收入。可悲的是,池塘不是刘宝贵家的,也不是村里共有的,它是村里的大财主赵云斋的私有财产。事情变得就有些麻烦了,姓刘的麦子喂肥了姓赵的鱼,一条鱼也得不到,刘宝贵一家当然不服。

刘宝贵和赵云斋都是村里的大户,又是各自家族的族长,平常邻里闹个纠纷都是他俩来处理,现在他俩亲自闹起来,村里谁还能管得了?本来,村里解决不了的事,可以让里长来处理,赵家庄当时属丰台里管辖,但里长和刘宝贵是儿女亲家,赵云斋当然不去。里长不行,那就到乡里吧,偏偏丰乐乡的乡长是赵云斋的亲表哥,刘宝贵又坚决不去。没办法,官司只能打到沾化县衙。公堂上,刘宝贵和赵云斋各说各的理,县令的头都大了。县令的头大并不是因为刘宝贵和赵云斋的官司,他才不在乎是不是刘家的麦子养肥了赵家的鱼呢!县令也无心在乎,因为长毛造反,朝廷兵力匮乏,正严令各地成立团练,协助朝廷抵御长毛逆贼,县令正为此事发愁。站在一旁的县丞见县令为难,附在县令耳边低语了几句,县令脸上乌云顿时散开,他拍了一下惊堂木说,现在朝廷危难时刻,防御反贼是头等大事,尔等区区小事只能是特殊时刻特殊处理。

很快,衙役们弄来一铁锅木炭,点燃后,又在铁锅的上面放了一张铁板,待铁板烧红后,衙役将其取下,放在大堂的地上。县令对刘赵两人说,特事特办,谁能赤脚走过铁板,池塘里的鱼就是谁的。

赵云斋是位读书人,文弱书生一个,哪见过这阵势。刘宝贵则不然,练武之人,祖上出过两位武举人,祖传的沾化长拳。刘宝贵二话不说,脱掉鞋袜,快速从钢板上走过,一股猪肉被烤焦的味道立刻弥漫在大厅里。

赵云斋傻了眼,虽技不如人,但也不服,直言县令这样断案不公,要上告到武定府。县令冷笑一声,说,刘宝贵是县衙新成立团练的主要成员,是防御长毛的骨干人物,赵云斋要是想落个破坏朝廷严令各地成立团练的大计,尽管去告好了。

原来,县丞早就知道赵家庄是县里的武术之村,刘宝贵又是武举人的后代,有一身拳脚功夫,县里正愁操办团练缺少骨干力量,所以才向县令献此计策。

池塘里的鱼分了一大半给了刘家,刘宝贵也领着几个族人参加了团练,赵云斋气得长了一场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