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八年农历四月,西捻军张宗禹部,在天津一带与清军作战失败,转战武定府各州县,经海丰城流窜到沾化县境,四次进攻县城没有成功,在沾化县境内活动两月有余,后在官兵和团练的追剿下,逃入利津。但不知何故,在离开县境的那天晚上,捻军突然回窜到赵家庄,将赵家庄财主赵云斋的家产洗劫一空。赵云斋左臂被砍掉,他的小妾被四五个捻军蹂躏,跳井自杀。有关捻军突然杀回赵家庄一事,后来流言四起,有的说是有人给捻军通风报信,也有人说根本不是捻军干的,是县里的团练假扮来敛财的,等等。但各种传说都没有真凭实据,不过,赵家和刘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因为刘宝贵是县团练的三号人物,赵家也无计可施。
刘宝贵在抵御捻军的作战中立了大功,县令上报武定府给予嘉奖,上报前,刘宝贵提出要将赵家庄改名为刘家庄子的要求,县令痛快地答应了。
经此一劫,赵氏家族在村里的势头顿减,加上村子又被改名刘家庄子,以刘宝贵为首的刘氏家族,甚嚣尘上。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历史的车轮眨眼来到了一九一二年,刘家庄子赵挺禄的二公子赵新年回到了村里。赵新年自打八岁起,就被赵挺禄送到济南亲戚家上新式学堂,去年回家过一次,头上的辫子不翼而飞,留了一个村里人从没见过的发型。村里的男人都来他家看西洋景,女人则从门缝里瞅着掩嘴窃笑。赵挺禄只好找了一个大毡帽子,让赵新年戴上。这才几个月的时间,赵新年又回来了,而且是趾高气扬回来的。原来,今年二月份,国民政府成立,沾化县县衙改为县公署,巩思忠任首任县知事,赵新年就是随巩思忠回来兴办新式学堂的。
正所谓世事无常,风水轮流转,用我们老家的话来说,老老影儿(太阳)能常晌午吗?赵家的人在县里做了官,刘家庄子的赵姓家族自然扬眉吐气,放鞭放炮,好一通热闹,村里的刘姓族人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这热闹是闹给他们看的。
刘家庄子刘姓家族的族长刘瑞祥近几年气儿非常不顺,气儿不顺的原因并不是日子过得不好,相反,他家的日子十分火腾,村后边的水浇田有他家七八十亩,家里长期雇着两个扛长活的。刘瑞祥之所以唉声叹气,是因为他家的香火不旺,作为刘姓家族的长房长支,从他父亲那辈儿起,直到他四岁的孙子刘大义,都是辈辈单传,他的儿子刘建顺连生六个女儿后,四十六岁上才给他生了个孙子刘大义。想法给儿子讨房小妾一直是刘瑞祥的心上事,可儿子爱打人的疯病让媒人望而却步,孙子刘大义就成了家里的宝贝。
“唉!也不怪姓赵的张扬,人家是人旺财也旺,二儿子又成了衙门的人。”刘瑞祥抽着水烟袋,叹了口气,瞅着院里玩耍的刘大义,自言自语道。
的确,作为赵姓家族的掌门人,赵挺禄家的香火就是旺。赵挺禄兄弟四人,他是老大,他自己又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赵新端已经结婚,给他生了两个孙子,大孙子赵守财和刘大义同岁;二儿子赵新年、三儿子赵新宇都还未婚。
“青云死哪儿去了,怎么不管你弟弟,大义又摔倒了。”刘瑞祥忙不迭地把水烟袋往方桌上一扔,拐杖都来不及拿,蹒跚着朝院里走,他前几年和进村的土匪打斗伤了腰。
青云是刘大义的三姐,平常,青云负责照看刘大义。
刘瑞祥一边拉起孙子,一边冲着儿子住的跨院骂道:“你个死妮子跑哪儿去了,也不看好你弟弟。”
“来了,来了,”刘瑞祥的儿媳妇月娥手上粘着白面,一溜小跑,从跨院里窜出来。她心里非常明白,公爹这是明着骂孙女,实际是在骂她,怪她没照管好他的宝贝疙瘩。
“爹,青云去东院二婶子家拿鞋样了,我想给大义做双鞋子,他这脚长得也太快了。”月娥解释说。
刘瑞祥一听说青云是为了给大义做鞋子出去了,心里的火气消了一大半,一边拉着孙子的手,一边说:“走,跟爷爷回屋,爷爷给你拿桃酥。”
青云今年十六岁,出落得亭亭玉立,要不是那双小脚没缠好,绝对是一等一的美女。她从二奶奶家拿鞋样回来的路上,正好碰到骑马回县城的赵新年,一身怪异服饰的赵新年停下马,好奇地打量青云,问青云是谁家的闺女。
青云的脸红得像刚染了的红布,不敢正眼瞧赵新年,也不敢搭话,低着头和赵新年擦肩而过,身后传来赵新年的大笑声。
青云正是怀春的年龄,刚才被赵新年一问,心尖儿突突直跳,一股异样的暖流从心头滑过。骑马男人的衣服怎么想都是那么好看,比村里教书先生的长袍都洋气。
青云回到跨院,她娘嘱咐她:“快去照管你弟弟,你爷爷生气了,说话小心点。”
青云是位非常传统的女孩,很听爷爷的话,也很怕爷爷,她知道爷爷心里没有她姐妹六个,爷爷心里只有他的宝贝孙子。
刘瑞祥没有给孙女放脸,要不是大义执意要让姐姐哄,他现在才不舍得让青云把大义带走呢!
“别把小儿领到远处去,近便处哄着就行。”看着青云背着大义走到院里,刘瑞祥不放心地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