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月娥很快把一大碗鸡蛋打卤面给青云端来,青云见面条很热,也就不忙着吃,打开箱子,把几块绸缎布料拿出来交给月娥,说是给娘和几个姐妹买的,还拿出一身新式样衣服,说是给大义的,最后拿出一个很重的木盒,和月娥说里面有三百块大洋,交给爹贴补家用。月娥的心思不在这些东西上,一直在思考青云这事怎么和刘建顺说,又怎样和族里人解释,青云说啥,都心不在焉地应着。狗剩虽小,也懂得要东西了,见三姑的东西没他的份儿,搂着奶奶的腿大哭,月娥只好哄着狗剩说,三姑不知还有小狗剩,忘了买了,以后让三姑给补上。青云看出狗剩的心思,连忙从箱子里拿出一大包蜜食点心说,这是给舅舅买的,舅舅不在家,就给狗剩吃吧。

青云刚吃了半碗面条,穿了一身中山装的赵新年突然闯了进来,左脸上明显有一个巴掌印。赵新年见了月娥,喊了一声“娘”,月娥耷拉着脸没有做声,花云和新云也没给赵新年好脸色,这一切都在赵新年的预料中,因为刚才,他家也闹了个人仰马翻,赵挺禄还狠狠地打了儿子一巴掌。

赵新年和青云在五天前就到了沾化县。赵新年是以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的身份来沾化的,他和老婆青云来沾化前,就做好了思想准备,随时迎接来自两个家庭的风暴。

果然和赵新年预估的一样,他老子赵挺禄一听孩子又回县里做官了,先是高兴地跑到祖宗牌位前,上了三炷香,磕了三个头,还许下明天到祖坟上放爆竹,随后把大儿子、三儿子两家都聚拢过来,想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闲聊中,赵新年开始将自己已婚的事往外掏。赵挺禄一听儿子娶了媳妇,当然不高兴,结婚是大事,必须得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行,儿子没和他说就娶了媳妇,把他这个爹放哪儿了?赵新端和赵新宇连忙给赵新年做解释,赵新年自己躲在外面不容易,回不了家,怎么和大人说?赵挺禄虽然认老理儿,也不是榆木疙瘩脑袋,明白儿子要是在外面躲一辈子的话,总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吧?他问赵新年娶得哪家千金,赵新年开始吞吞吐吐,被赵挺禄逼急了,才说出娶了青云。赵挺禄一开始认为自己听错了,当再听一遍,确认真的是刘瑞祥的三孙女时,一下子从火炕上跳起来,险些把火盆碰翻了,哆嗦着手,指着赵新年说,啥也别说,立刻休了。赵新宇也埋怨赵新年怎么娶了仇人的孩子,还把“三鞭子”和刘建顺领着“铡刀会”把全家绑了的事,说给赵新年听。赵新年说,现在社会变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最主要的事就是防备共产党领着穷鬼们闹翻身,刘家也是大户人家,应当团结才是。赵挺禄气得浑身抖搂,问赵新年写不写休书,赵新年说孩子都有了,还写什么休书。赵挺禄气得破口大骂,狠狠地打了赵新年一巴掌,让赵新年滚出赵家,不把青云休了,别想回赵家。

赵新年来到刘家后,从她们几个脸上看得出,青云的状况并不比自己好多少,他见大家不理他,无奈地告诉青云,他先一个人回县城,让青云在家住几天,孩子由佣人照顾,不用担心。

青云一听,撂下饭碗说:“俺咋能放心下孩子,俺和你一块走吧!”

花云和新云拉着青云的手,眼泪汪汪地不让姐姐走。

月娥叹了口气,说:“你俩不用拽她,肯定得走,你们的爹说不定哪天就回家,不走的话,被你们爹撞见,肯定被气得犯疯病。”

新云说:“娘,要走也得让俺三姐吃饱了饭再走。”

月娥也不说话,去厨房又端来一碗面条,对赵新年说:“你也快吃吧,吃饱了,两人赶快回县城,你俩的心够大的,把孩子舍在家里。”

花云见赵新年不好意思吃,把饭碗往他面前推了推说:“快吃吧,吃饱了快走。”

赵新年见青云又端起了那半碗面条,也就不再觉得为难,他心里明白,青云娘和他的两个妹妹虽然表面上不接受他这个女婿,但他和青云都有孩子了,她们心里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现实。

“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走?”月娥见青云两口子吃完了饭问。

“娘,俺们俩是坐马车来的,车在大门外边。”赵新年说。

“那还等啥,说不定一会儿还下雪,快走吧!你先和马车去村外等着,让青云去村外再坐上。”月娥催促着说。

赵新年走了。青云明白娘的心思,她是害怕在家里呆久了,被别人知道,面子上很难看,也就不再多待,在新云的陪同下,去村外和赵新年会合。

月娥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她虽然让家里的人不把事情说出去,可这么大的事,怎能一点风声不露呢?

傍黑天的时候,刘庆祥拄着那根冬枣木拐杖找上门来了。刘庆祥倒是不藏不掖,刚坐在火盆一边,就开门见山问青云和刘新年是怎么回事。月娥见刘庆祥气得变貌失色,只好简单地把青云的事说了一遍。刘庆祥咳声叹气,掉着眼泪说,这个没法和死去的瑞祥哥交代呀! 月娥也垂头耷拉脑,不住地问刘庆祥咋办。刘庆祥说,事到如今,还有啥法可使,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让青云再登刘家的门,这样也算对刘姓家族一个说法。月娥信誓旦旦地说,不会让那个死妮子踏进家门半步。月娥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大义他爹,刘庆祥说,只能先瞒着建顺了,哪天知道算哪天吧。月娥只好拜托叔公在刘姓家人面前多说好话,让他们别在大义他爹面前提起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