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赵新端当然反对他弟弟娶了青云,他忘不了被“铡刀会”捆绑起来的事,那件事是“三鞭子”和刘建顺挑的头,两个人,一个是青云的爹,一个是青云姐夫的爹,都让他窝囊了好长时间。但是,从刘新年回来的那天起,赵新端从来没在弟弟面前说一句反对的话,气得赵挺禄直骂他。赵新端之所以不责备二弟,是因为他知道二弟绝对不会听父母的话休了青云,他没必要给二弟找不痛快,再说了,他还有自己的打算,他有事要求赵新年,他想为儿子赵守财谋个好前程。赵新年被骂走后的第二天,赵新端就坐了马车赶到县政府。赵新年和青云见大哥不是兴师问罪而来,心里都很高兴,让县政府伙房炒了几个硬菜,热情款待了赵新端。赵新端也没空手而来,给没见面的侄女拿来一个长命金锁,赵新年知道这金锁是赵守财小时候戴过的东西,那是赵挺禄亲自到武定府找人为长房长孙打制的,赵新端的老婆听说把金锁送给赵新年的女儿,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可她作不了男人的主。酒酣耳热之际,赵新端和二弟谈起了赵守财,在省城读中学的赵守财让他很伤脑筋,花钱多不说,前段时间还和省垦务局局长的儿子争风吃醋,被打得住进了医院。赵新端希望二弟在县政府给侄子谋个差事。

“大哥,守财的事,我早有打算,在沾化这么个小地方有啥出息,我准备给他谋个留学机会,让他出国学习。”赵新年用一副早有打算的语气说。

“你是说让咱的守财出国留洋?那真是太好了,要是那样,咱爹一高兴,说不定会让你和青云进家门呢!”赵新端高兴地说。

“哥,咱们这个国家太落后了,就得出去学习人家的技术,学成归国,肯定会有大用处,守财聪明,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赵新年说。

赵新端就爱听这样的话,笑得嘴都合不拢,和赵新年碰了一下酒杯说:“他能和你一样,当个县长就行。”

“哥,我可不是县长,我是县党部书记长,你回家可别瞎说。”赵新年严肃地说。

“那县长和书记长谁大?”赵新端问。

“差不多大吧,各管各的事。”赵新年笑着说。

“那不得了嘛!”

……

冬天的天黑得快,赵新端没敢多喝,也不敢在县政府多停留,太阳还很高,他就赶了马车回家。赵新端坐在马车上,拿一条被子盖着双腿,嘴里哼着渔鼓戏,想着家里就要出个留洋生了,眉梢都带着笑意。赵新端赶着马车快要出城南门的时候,突然有人拽了一下马缰绳,让马车停了下来,他抬眼一看,原来是崔青田。

赵新端连忙跳下车,向崔青田拱手施礼。崔青田还礼后问:“赵兄弟,您来县城有何贵干?”

赵新端紧紧拽住马缰绳,嘴里喷着酒气,无不得意地回答崔青田:“青田兄,俺也没啥事,这不是俺二弟在县政府当书记长了嘛,俺父亲让俺来看看二弟缺啥用度。”

崔青田一听,立刻问:“兄弟,您是说刚来的赵书记长是您的亲弟弟?”

赵新端故意装出一种很随意的样子,说:“可不是嘛,是俺亲二弟。”

崔青田一听,立马假装生气地说:“兄弟,这就是您的不对了,自家兄弟当了书记长,也不和俺说一声,好和您一块看看弟弟去,今天说什么也不能走了,必须罚您好好喝几杯。”

赵新端连忙拒绝说:“青田兄,没和家里说住下,今天真不能住下了,改天吧!”

崔青田上前拽着马缰绳说:“怎么了弟弟,咱家出了个县官就看不起哥哥了?今天说什么也得住下,俺还有事求弟弟办,您不用担心家里,俺马上让伙计给您家送个信,十几里路,一会儿就到了。”

赵新端见崔青田是真心留,又说有事求他,觉得再不留下会伤了感情,只好把马车倒过来,和崔青田一块去东关。

两人到了崔青田的油坊后,崔青田让一个伙计把马车送到北关的马车店,让马车店好料伺候着,又让另一个伙计,从脚行雇一匹快马,去刘家庄子报信。崔青田布置完这一切,这才把赵新端让到后院堂屋。

火盆点上,茶水沏上,崔青田从里屋拿出两筒银圆,对赵新端拱手施礼说,他有事要拜托赵新端。赵新端从崔青田拿出那两筒银圆来,就猜到崔青田有事求他,而且肯定和二弟有关。果不其然,崔青田想让赵新端和赵书记长说一下,让儿子崔南停到县第一高级小学当老师。

赵新端看着那两筒银圆,知道里面有二百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买好几亩地呢!他有些为难,害怕收了礼给人办不了事。崔青田看出赵新端的心思,微笑着说,这是给书记长的,无论书记长能不能办成,这个都得送去,算作给书记长的见面礼,图日后给些照顾,等儿子进了县高小,还会给赵新端一份答谢。

崔青田这么安排,赵新端当然高兴了。两人思谋再三,决定明天早饭后,去县府见赵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