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井(书名)——贾平凹题
此书由著名作家贾平凹倾情推荐
升井是希望(代序)
——一位矿嫂的血泪深情
齐 闯
商山洛水很神奇,不仅风光旖旎,是康养之都,更是商鞅变法、仓颉 造字的地方。在中国当代文学界,有人说中国的文学在陕西,陕西的文学 在商洛,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因商洛出了两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也有人说商 洛的文学爱好者如树上的核桃,一兜噜一兜噜的;如地里的红薯,一窝一 窝的。所以,商洛市的文学氛围极好,成绩斐然的作家很多,文学爱好者 不断涌出,段红芳便是其中一员。
段红芳与我是文友亦是同乡。她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又供养她 的四个哥哥上学,从小到大她和她姐姐以干农活为主业,学习为副业。在 她父母眼里,女孩子认识几个字,出门能找到回家的路就行了。
上世纪70年代,我们老家农村女孩上学是很艰难的,大部分女孩上完 小学就辍学回家了,能上完初中的着实不多。段红芳曾两度辍学,被家长 安排回家放牛羊、打猪草,但意志顽强的她,最终还是坚持上完了初中。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已有二三十年不曾联系。去年春节, 我回商州休假,在一次文友聚会上又见到她。从文友们夸赞中,我才知道 她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女作家。2009 年,她第一部长篇小说《母亲的红嫁 衣》被甘肃省“农家书屋”出版发行,进了甘肃省 7000 个“农家书屋”, 成为大家喜欢的读物,并获得兰州市第二届文艺创作兰山文学奖铜奖;她 的散文、短篇小说、小品剧本等创作也收获颇丰,不少都获了奖。
日前,她第二部长篇小说即将出版,邀我作序,我高兴地答应了。
《升井》这部长篇小说她是 2009 年冬天开始创作的,前前后后修改 16 次,现在终于要出阁了,我替她高兴。这部沥尽心血的作品,是她在煤矿 生活十五年的缩影与馈赠。在我们20 多年不曾见面的日子里,她是地地道 道的矿嫂,懂得矿工的心酸与艰辛,懂得矿嫂的忧愁和悲欢,更对矿区生 活的细枝末叶和爱恨情仇刻骨铭记。讲述矿工的故事,为他们著说立传。 自从萌生这个念头,她便为这件事情忙碌起来,这一忙碌就是十多年。
长篇小说《升井》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为40 年,但故事主要发生在 1996 年—2000年之间,以主人公柯耀强、纪红云、侯小梅、田倩倩、赵聪儿等 人的感情纠葛,文斌、岳鸣、胡大木、孟平安、胡豆花、瘸子李等人物的 工作生活为主线,以大西北某一煤海为故事发祥地,以苍穹煤矿的历史变 迁为副线。用全方位的视角,展示了底层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通过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讴歌了当代矿工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金子般 的心灵,让人看后感慨万千,感同身受。
正如段红芳在小说后记所言:小说《升井》切入到人的内心深处错综 复杂的情感世界,将人性与兽性、理智与情感、坚强与脆弱、伟大与渺 小,这一对对矛盾体剖析出来,重新涅槃,再用来刻画小说中人的内心活 动,使人物有血有肉、情感饱满。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他们代表着成千上万个矿工。这些小人物的大感情值得人们去思考,什么 样的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爱情还 金贵吗?
小说以“臭名昭著”的老光棍采煤工柯耀强的感情经历为明线,引出 矿难对矿工家庭产生的巨大创伤,尤其是对失去父亲的孩子们来说,这是 终身无法愈合的伤口,也是小说的痛点。在芸芸众生的矿区,人们都很努 力地活着,矿区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这种变化不仅是生存条件的变 化,还有矿工们思想的变化。矿工们之间的个人经历和命运安排,时而交 汇,时而平行;交汇时碰撞出的火花,平行时舒展的情怀,都成了跌宕起 伏的故事。在张弛有度、环环相扣的故事里,有相克相生的人物,有耐人 寻味的情节,更有让人肃然起敬和潸然泪下的人性光辉。《升井》包含两层 寓意,一是对下井矿工们每个班组每次作业都能平安升井的虔诚祈祷;二 是在矿工们平凡苦闷的人生道路上让我们看到了高贵人性的升华。《升井》 是希望!有希望就有光明!这也是她把这两个字写在作品封面上的原由。
作为同乡,作为同样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文友,作为这部长篇小说 的首位读者,我愿意把这部优秀作品推荐给朋友们,并以此对她表达敬意 和祝贺!
2023 年 12 月 8 日于北京黄寺 (作者为军旅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