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鹿鸣探案>第二部:梅花雪失窃案 第1章:梅雪奇镇

第二部:梅花雪失窃案 第1章:梅雪奇镇

北京城东三十里处,有一座名为梅雪的小镇,宛如一颗隐匿在燕山山脉东南角山凹里的明珠。时逢元月,小镇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而这场雪下得恰到好处,正赶上镇上梅林里红梅怒放,那番景致,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在这一天,原本晴朗的天空,日头高悬在半空,瓦蓝的天幕上,稀稀落落地嵌着几块洁白的云朵,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煞是好看。刚刚度过正月十五,年的气息还未完全消散,北方尚未到忙碌春耕的时节,人们依旧沉浸在节日的余韵之中。镇里的人们大多在外面活动,有的悠然自得地漫步闲走,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悠闲时光;有的则端着小板凳,聚集在镇东头那株古老的梅树下,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还有几个热心的居民,陪着前来串门的亲戚,兴致勃勃地前往镇外的林子里欣赏梅花,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天色陡然一变,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瞬间被大片的乌云笼罩。紧接着,鹅毛大的雪片,如同天女散花一般,一片片、一团团,在东风的吹拂下,飘洒着、旋舞着从天而降。这场雪下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壮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准备的一场盛大演出。

须臾之间,天地之间便被白茫茫的大雪所覆盖,整个梅雪镇宛如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全镇的老老少少看到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不禁欢呼起来,那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喜悦和兴奋。屋子里的人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迫不及待地涌出门来,站在院子里、小巷子口、大街上,拍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欢快地唱着童谣,在大雪中欢蹦乱跳。那清脆的童声在小镇上空回荡:“梅花雪,祥瑞雪,红梅顶雪花更艳。普天之下梅花傲,最傲当数梅花雪。”伴随着孩子们的歌声,老老少少说说笑笑、唱唱跳跳,一起涌向镇口那株古老的梅树,涌向镇子外边的梅花林。

在梅花林中,只见那些红梅、绿梅、白梅、粉梅、紫梅,在大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媚。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轻轻地落在梅花上,红白相间、白里透红、红外有白,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实在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奇景。一阵东风拂过,雪花与梅花一同飞舞,洒落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红白交织的美景。人们望着这如诗如画的场景,都不禁陶醉其中,甚至舍不得落脚下去,生怕自己的脚步会无意之间破坏了这份高贵、纯洁和雅致。

梅花,在北方并不是常见之物。虽然梅素有不畏严寒的盛名,但实际上,多数梅花生长在江南地区,最北也不过是苏北一带淮河以南。而在大河北岸的广大地区,几乎很难见到梅花的踪影,即便是有,也只是有钱人家摆放在屋内的盆栽罢了。然而,梅雪镇却与众不同,这里年年梅开,实在令人称奇。

据镇上老一辈人说古,梅雪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比三十里外的北京城至少早了五百年。而“梅雪”这个名字,也已经在世上存在了上千年。自镇子建立之初,就一直叫梅雪,而且独有这里,可以欣赏到梅雪伴舞的奇景。

因为这道别致的冬景,在过去的岁月里,北京城里的达官贵人,甚至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子,都会精心算好日子,不辞辛劳地来到梅雪镇,只为一睹梅雪伴舞的风采。如今,封建帝王的特权早已成为历史,但来梅雪镇赏梅踏雪的习俗却依然流传了下来。

在现代社会,人们有着各种各样时尚的去处,按理说,愿意冒着严寒跑到山里,只为等待一场伴着梅花绽放而下的大雪的人,应该不会太多。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每到这个时令,前来梅雪镇的人络绎不绝,不仅有那些与梅雪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亲朋好友,还有一群群慕名而来的游客。这些外来客大多会选择在元宵节前后前来,因为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镇上那株老梅会最先开花。紧接着,镇上的以及镇外梅林里的梅花便会纷纷争奇斗艳,展现出各自的风姿。

这株老梅在梅雪镇有着极高的地位,被人们戏称为“梅司令”。仿佛只有等它“一声令下”,群梅才敢竞相开放。也有人将它视为梅神、梅仙,因为它实在太过古老,在梅雪镇所有的文史记载里,都明确地写着此梅与小镇同时出现。镇上的老人们则喜欢把这株老梅称之为“老祖”“梅祖”,他们坚信,这颗老梅就是梅雪镇的祖先,也是全镇老少爷们的老祖宗。说来也有趣,似乎是为了印证老人们的说法,这满镇三五千户人家,除去近年来的外来户,十户中有八九户不是姓梅,就是姓雪,仿佛与这老梅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梅雪镇是名镇,梅花雪更是名动天下。今年,来这里的外人中,有三个年轻人,两女一男,他们却并非为了等这场梅花雪而来。

还在去年腊月初的时候,梅雪镇上来了四个年轻人,他们一到镇上,便直奔镇里的警署。这四个年轻人中,男的一个是鹿鸣,另一个是宣仪安;两个姑娘,一个叫千里寻真,另一个竟然姓梅,而且名字就叫梅雪。

四个人在警署里刚刚做完自我介绍,接待他们的署长雪中华便不由得一愣。雪中华是本镇人,他的父亲雪君宏正是现任的梅雪镇镇长。雪中华怎么也没想到,从北平下来的三个查案子的人当中,竟然有个姑娘叫梅雪,他差一点就以为是镇上梅家的人了。鹿鸣和千里寻真是北平的探员,其中鹿鸣还是个探长。

梅雪镇是个民风淳朴之地,上千年的淳厚风习,让镇上的老老少少、祖祖辈辈都养成了善良的本性。在这里,几乎什么朝代都很少发生案件,真可谓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世外桃源。如今,突然有上面的人下来查案子,不用想也知道,这案子肯定小不了。幸好,听了鹿鸣对案情的介绍后,雪中华才知道,这个案子只是与梅雪镇有些渊源罢了。

梅雪镇作为一个大镇,又有梅花雪的奇观,自然有接待宾客的设施。由于早年曾经多次接驾,这里居然还保留着一座大清时代建造的行宫。据说,这座行宫始建于康熙年间,后来经过数次修缮,前不久还进行了一次大修。

说来也奇怪,尽管梅雪镇离北京城只有三十里,但却奇迹般地逃过了战火的灾难。这座行宫连同整个梅雪镇,都完好无缺地保存了下来。在外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幸运,但梅雪镇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凡是当年活下来的老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不是幸运,而是镇上的“老祖”在暗中佑护。他们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当年的情景,声称要不是“梅祖”保佑,这个梅雪镇早就毁于一旦了,又怎么会连同行宫、全镇的数千房屋,以及数百口京窑,都能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呢?

鹿鸣等人听着老人们的讲述,心中也不禁对这株老梅和梅雪镇的历史充满了好奇。鹿鸣看着雪中华,认真地说道:“雪署长,我们这次来,虽然案子与梅雪镇的直接关联可能不大,但这其中的渊源说不定就是关键线索。还希望您能多多协助我们。”

雪中华点了点头,说道:“鹿探长,您放心。我们梅雪镇虽然很少有案子,但既然上面派您来查案,我们自然会全力配合。有什么需要,您尽管说。”

宣仪安在一旁也说道:“雪署长,我们也希望能尽快了解梅雪镇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与案子相关的蛛丝马迹。”

千里寻真看着窗外的雪景和梅花,感慨地说:“没想到梅雪镇不仅景色美,还有这么深厚的历史和传说。真希望我们能早日破案,也不辜负这一趟来梅雪镇的旅程。”

梅雪则微笑着说:“我虽然也姓梅,但对梅雪镇其实也不太了解。这次正好可以和大家一起,揭开这里的秘密,说不定对案子也有帮助呢。”

雪中华看着他们,说道:“那好,我先给你们安排住处。之后,我再带你们四处转转,介绍一下梅雪镇的情况。”

鹿鸣等人谢过雪中华,便跟着他去安排住处。一路上,他们看着梅雪镇的雪景和古朴的建筑,心中对这个小镇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了。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查案之旅,将会充满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

在安排好住处后,雪中华带着鹿鸣等人在镇里四处参观。他们先来到了镇口的那株老梅树下,雪中华指着老梅,详细地介绍着它的历史和传说。鹿鸣等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

鹿鸣问道:“雪署长,您说这老梅与梅雪镇同时出现,那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记载或者传说可以证明呢?”

雪中华想了想,说道:“具体的记载在镇里的文史馆里有,不过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也有很多。据说,当年梅雪镇遭遇了一场大灾难,眼看就要毁于一旦,是这株老梅突然发出了奇异的光芒,驱散了灾难,保护了全镇的人。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老梅视为镇里的保护神。”

宣仪安听了,惊讶地说:“真有这么神奇的事?那这老梅可真是太厉害了。”

千里寻真也说道:“看来这老梅在梅雪镇人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说不定这其中真的隐藏着与我们案子有关的线索呢。”

梅雪则好奇地围着老梅转了一圈,说道:“这老梅看起来就很有灵气,说不定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呢。”

雪中华笑了笑,说道:“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这老梅确实是梅雪镇的象征。好了,我再带你们去看看镇里的其他地方。”

随后,雪中华又带着他们参观了镇里的古建筑、梅林以及那座古老的行宫。每到一处,雪中华都详细地介绍着这里的历史和文化。鹿鸣等人认真地听着,不时地记录着一些重要的信息。

在参观完行宫后,鹿鸣说道:“雪署长,谢谢您今天的介绍。我们对梅雪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会开始调查工作,希望能尽快找到线索。”

雪中华点了点头,说道:“鹿探长,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随时找我。我也希望你们能早日破案,让梅雪镇恢复平静。”

鹿鸣等人回到住处,开始整理今天了解到的信息。他们知道,梅雪镇的秘密和案子的线索,也许就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历史和传说之中。他们期待着能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揭开真相,给这个案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梅雪镇,这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小镇,也将见证他们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