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鹿鸣探案>第二部第3章:梅窑谜梦

第二部第3章:梅窑谜梦

雪中华从老爹雪君宏的家中出来后,便马不停蹄地径直前往梅窑。此时的梅窑,静静地矗立在镇子的一角,与其他烧瓷的窑相比,乍一看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然而,当人们的目光聚焦到窑口上方时,便会发现那一方独特的瓷片。

这片瓷片,散发着典型的京瓷韵味。其底釉均匀细腻,犹如羊脂玉般温润柔和,泛着迷人的光泽。上面绘制着一枝顶雪红梅,栩栩如生,仿佛有着生命一般。远远望去,那红梅看似是画,却又逼真得如同真实生长的梅花;又像是一片温润的玉,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即便不将其拿到手中细细端详,也能感受到它那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质感,仿佛轻轻一碰,便会破碎。

雪中华不禁暗自思忖,如此娇贵的一片瓷玉,究竟是怎样奇迹般地躲过了这五百年来所发生的种种浩劫?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那些动荡不安的年代,无数珍贵的文物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消逝,而它却能完好无损地留存至今,实在令人称奇。

话说鹿鸣接下了麦琳娜案件后,警视厅派来了一位女探员,她便是梅雪。据说是从国外学成归来,鹿鸣推测,或许是因为这个案子备受上峰重视,才会派这样一位看似优秀的探员前来协助。当然,鹿鸣也只是这样想想而已,对于上面的安排,他虽有疑惑,但也只能接受。实际上,这位所谓的梅雪,不过是高级警探朱亚兰乔装改扮的罢了。

千里寻真得知鹿鸣接了这个案子后,坚持要跟着进行采访。鹿鸣考虑到多一个人或许能多一份助力,而且两男两女的组合在调查过程中也较为方便,便答应了她的请求。于是,鹿鸣、千里寻真、朱亚兰(以梅雪身份)和宣仪安四人一同来到了梅雪镇。而刘三喜则被留在家里整理档案,原本这项工作是宣仪安负责的,但现在有了刘三喜,他似乎更适合做这项细致的工作,这样一来,宣仪安就真正成为了鹿鸣在调查中的得力搭档。

通过美国警方和移民局提供的各种资料,鹿鸣对麦琳娜的身世有了深入的了解,而这些信息也让他感到大为意外。麦琳娜出身华裔,中国姓氏为梅雪,今年33岁,是美国著名的年轻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她所在的梅氏家族,在美国也是赫赫有名的收藏家,尤其以收藏瓷器而闻名。

梅氏私人瓷器博物馆内,收藏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珍品。走进这座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瓷器的王国。这里的藏品涵盖了中国自有瓷器以来的几乎所有珍品,从古朴典雅的秦汉陶瓷,到精美绝伦的唐宋瓷器,再到华丽大气的明清官窑,应有尽有。而且,馆内还有相当多的存世绝品和孤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令人叹为观止。有人曾评价说,梅氏瓷器博物馆的藏品不仅在全美独一无二,就算是与瓷器的母国——中国的一些博物馆相比,其珍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毫不逊色。

麦琳娜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中国瓷器鉴赏大师。在全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她的鉴赏水平无人能及。这次在北平举办的国际瓷器博览会邀请她来,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她能对数件在瓷器界颇有争议的藏品加以鉴别。麦琳娜的父母已经离世,她尚未结婚,也没有兄弟姐妹,唯一健在的亲人是她已经95岁高龄的祖母杰尼斯。

在众多关于麦琳娜·梅雪的资料中,还有一些情况引起了鹿鸣的高度关注。原来,梅氏祖先早在200多年前就从日本移居美洲,而且还是一位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功臣,美国国会还赠予梅氏一个英文姓氏,“梅”的英文译名“mei”。严格来说,麦·琳娜应该读成琳娜·麦,麦·琳娜只是中国人的称呼方式而已。虽然传至今天的梅氏,已经演化为麦氏,但往上数200年,在十几代麦氏家族的成员当中,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华裔,唯有麦·琳娜的祖母是一位美国人。从血统考证来看,麦琳娜·梅雪是很纯正的华裔。

鹿鸣不禁陷入了沉思,梅氏一家怎么会在200多年前从日本移居美洲呢?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侦探的直觉告诉他,梅氏的出走很可能与失踪的“梅花雪”瓷瓶有关。或许,在那段历史中,隐藏着解开“梅花雪”之谜的关键线索。

然而,鹿鸣在麦·琳娜的身世上,并没有查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将侦破方向转移到“梅花雪”的来历上。但是,通过有限的资料,他只得出了一个结论:“梅花雪”曾为明朝宫廷之物,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便不知去向,在中国的瓷器谱里,只有关于“梅花雪”的文字记载和画卷。直到今年,这件旷世珍品才第一次在梅氏瓷器博物馆与世人见面。

这一次,也是经过几经商洽,麦·琳娜才答应携带此宝归国。据负责此事的中国办展方负责人暗示,麦·琳娜来到北京后,已经有了携宝归国的打算。如果没有此次意外,麦·琳娜将接受北京方面的邀请留下来,并愿意将家族珍藏的所有中国瓷器无偿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其中就包括这件稀世珍品“梅花雪”。

为此,有关方面十分严厉地责成北平警方必须破案,不仅要缉拿杀害麦·琳娜的凶手,还要追回国宝“梅花雪”。为了协助督办此案,警视厅派来了一位高级探员朱亚兰,也就是后来以梅雪身份出现的督察。原来,这位梅雪只是女探员朱亚兰冒名顶替的。

朱亚兰来到梅窑,看着眼前这座古老的窑厂,心中不禁“砰砰”直跳。她从未到过这个地方,然而这里的一切却让她感到无比熟悉。当她走进“梅雪镇”的石牌坊之后,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似曾相识。这种感觉,就像是她曾经在梦中来过这里无数次。

朱亚兰是警视厅屈指可数的几位高学历探员。她先后留学法、美、日三国,拥有数个博士学位,精通6国文字。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她正在协助侦破一个跨国大案。就在接到这个任务回国之前,她碰巧去看了梅氏在纽约的瓷器博物馆。

要说这一切纯属偶然也不尽然,朱亚兰和麦琳娜有许多共同爱好,收藏就是其中之一,而在收藏品中,她们又独爱瓷器,这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既然都喜欢瓷器,并且自己也有收藏,那么朱亚兰自然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朱亚兰当然没有麦琳娜的名气,但在瓷器鉴别方面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她利用工作之余去参观瓷器博物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然而,让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参观的时候,她居然坐在博物馆的休息室里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奇怪至极的梦……

在梦中,时间回到了公元1432年元春,宣德皇帝朱瞻基为了亲临现场欣赏独步天下的燕山十六景中的雪舞红梅,带着众多儿女和大队随驾,浩浩荡荡的銮驾华盖开进了燕山东南的梅雪镇。在这一干人马中,除去几位王子,还有三位公主。其中的三公主朱希,最为聪慧美丽,而且自幼爱梅。

一到梅雪镇,朱希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镇口那株梅树下。那是一株已经百年的朱砂梅,枝干嶙峋,上面缀满了含苞欲放的花蕾,仿佛在等待着一场盛大的绽放。陪同来的大学士告诉朱希,此处自大明开国之后,就有红梅出现,算起来已经有百十个年头了。这棵朱砂梅就是此地梅树的鼻祖,素来有“梅仙”“梅神”“梅祖”之称。因为有梅,镇上的京窑所烧的各种瓷器多数都以梅图相配,洁白如雪的瓷胚上,烧出鲜艳夺目的红梅,格外讨人喜爱。

三公主朱希看到这株老梅,立刻爱不释手,竟然天天守在旁边,一心要等着它开花。恰恰就在元宵节那天黄昏,已经守候了数天的朱希,屏退了随从,独自守在梅下。也许是连日的等待让她感到疲惫,她竟然不知不觉地倚着梅树睡着了。

就在这时,第一场大雪突然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鹅毛般的白絮纷纷扬扬地飘洒在朱希身上,顷刻间便将她覆盖。而此时,梅鼎辰的幼子梅晨去窑上路过,远远地看见老梅树下隐隐似有一女子被雪淹没。他心中一惊,连忙赶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将朱希抱起,用自己的裘衣紧紧地裹住她,打算抱着她去屋里避寒。

就在这时,朱希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她看到自己被一个陌生的青年男子抱在怀里,心中一惊。而此时,旁边的老梅枝头的无数花蕾,像是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号令一般,瞬间一同竞相绽放。只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里,红梅朵朵傲立枝头,迎风怒放,宛如一簇簇跳动的火焰,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艳丽。

朱希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瞠目结舌,全然忘记了自己被一陌生青年男子抱在怀里,只顾拍手欢喜。直到梅晨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站立起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她问安的时候,朱希才回过神来。

她连忙后退了一步,杏眼圆睁,娇声呵斥道:“你是何人?胆敢轻薄本公主?”

梅晨连忙单膝跪在雪地上,垂头回答:“小可乃是本镇窑主梅鼎辰幼子梅晨。见公主睡在老梅树旁已被大雪掩盖,恐贵体难当严冬酷寒,故而大胆冒犯,将自己一袭轻裘为贵人掩体,并欲将公主移至屋内驱寒。此举实属无奈,并非有意轻薄公主凤体,求公主千岁开释。”

朱希见他对自己不仅恭恭敬敬,而且呵护有加,心中的怒气顿时消了几分;又见那面前之人眉清目秀,举止得体,温文尔雅,更是心中芳心暗喜。她微微红了红脸,轻声说道:“罢了,今日念你救我心切,便不与你计较。只是日后不可再如此唐突。”

梅晨连忙谢道:“谢公主千岁开恩,小人定当铭记于心。”

就这样,朱希和梅晨的故事在这梅雪纷飞的场景中拉开了帷幕,而这个梦境,似乎也与朱亚兰来到梅雪镇的使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亚兰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梅窑,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揭开这个案子的真相,找到“梅花雪”的下落,同时也解开自己心中的谜团。她知道,这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调查,但她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团队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

此时,鹿鸣和宣仪安也来到了梅窑。鹿鸣看到朱亚兰若有所思的样子,问道:“梅雪小姐,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发现?”

朱亚兰回过神来,说道:“鹿探长,我刚才想起了一些事情,或许对我们的调查有帮助。”

鹿鸣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目前,我们对麦琳娜的身世和‘梅花雪’的来历都有了一些了解,但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更多的线索,抓住凶手,追回‘梅花雪’。”

于是,四人围在一起,开始讨论起接下来的调查方向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