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们身着色彩斑斓、等级分明的官服,如同精心排列的棋子,整齐地肃立在殿下。他们屏息凝神,静候着那至高无上的皇帝——宋真宗赵恒的旨意。整个内殿,静谧得仿佛能听见针落的声音,紧张的气氛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每一个人。
朝会已进行了许久,关于封禅的诸多事宜在众人的讨论中逐渐明晰,但气氛却愈发凝重。八贤王赵元俨,身姿挺拔,器宇轩昂,再次迈步上前。他双手抱拳,恭敬地向高坐龙椅之上的赵恒说道:“陛下,封禅大典乃国之盛事,关乎国运昌隆、万民福祉。为确保大典万无一失,臣以为,在正式封禅前,需进行多次演练。从祭祀仪式的每一个细节,到人员的调度安排,都要一一模拟。如此,方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让大典得以顺利举行。”
赵恒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色,缓缓开口道:“八弟思虑周全,深谋远虑,所言极是。就依你所奏,务必将演练之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时,枢密使王钦若,身形微胖,眼神狡黠,眼珠滴溜溜一转,脸上堆起了虚假的笑容,也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亦深知演练之重要性。然凡事皆需有度,演练虽不可或缺,但也不可过于频繁。若频繁演练,恐劳师动众,耗费大量的精力与物资。还望陛下斟酌。”
赵元俨目光如炬,看向王钦若,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回应道:“王大人,封禅大典,乃国之根本,神圣而庄严,容不得半点差错。如今时间紧迫,多进行演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现潜在问题,确保大典万无一失。些许精力与物资的耗费,与大典的顺利举行相比,实乃微不足道。王大人,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王钦若被赵元俨反驳,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虚假的笑容,说道:“八贤王所言固然有理,只是臣担心,过度演练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扰乱民心。还望陛下能综合考量。”
参知政事丁谓,身形瘦削,眼神阴鸷,见状也站了出来,帮衬着王钦若说道:“陛下,臣亦觉得王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演练之事,确需把握好分寸,不可操之过急。”
赵元俨微微皱眉,正欲再次开口辩驳,却见赵恒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缓缓说道:“八弟的一片忠心,朕心甚慰,其出发点自是好的。演练之事,确为必要。但王爱卿和丁爱卿所言,也有其道理。这样吧,演练次数可适当安排,既要保证演练效果,又不能过于扰民,耗费过多资源。”
赵元俨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臣遵旨。臣定会妥善安排演练事宜,不负陛下所托。”
就在此时,礼部侍郎林特,身材矮小,眼神闪烁,也不甘寂寞地向前迈出一步,说道:“陛下,臣近日仔细查阅礼部旧档,发现以往封禅之时,在祭品的选用上,颇有一些特殊的讲究。臣以为,或许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以彰显陛下的尊崇,让此次封禅大典更加圆满。”
赵元俨看向林特,心中已然明了他的意图,便开口说道:“林侍郎,此次封禅,祭祀流程已确定遵循古制,祭品的选用也经过了礼部众臣的反复斟酌,皆符合规制。随意调整,恐生变故,破坏大典的庄重与神圣。还望林侍郎三思。”
林特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但仍不死心,说道:“八贤王,臣只是觉得,若能在遵循古制的基础上,稍作调整,便可锦上添花,让封禅大典更加完美,更能彰显陛下的圣德。”
赵恒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林爱卿的心意朕明白,对大典的用心,朕亦赞赏。但八贤王筹备封禅之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既然已确定好的事情,就不宜轻易更改。以免节外生枝,影响大典的顺利进行。”
林特无奈地退了回去,心中却对赵元俨的阻拦愈发怨恨,暗暗握紧了拳头。
朝会在这样的争论中继续进行着,王钦若、丁谓和林特三人心中的怨恨如野草般疯长,他们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更加坚定了要让赵元俨出丑的决心。
终于,朝会结束,众人鱼贯而出,退下朝堂。王钦若、丁谓和林特三人回到各自的府邸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他们的阴谋计划。
王钦若回到府中,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皱,思索着如何实施计划。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心腹便带来了一个在祭品筹备处做事的小厮。那小厮身形瘦弱,眼神中透着一丝贪婪与怯懦。
王钦若上下打量着小厮,脸上露出一抹阴险的笑容,说道:“你在祭品筹备处做事,想必对其中的情况了如指掌。如今有一件事,若你能办好,少不了你的好处。”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锭沉甸甸的银子,在小厮眼前晃了晃。
小厮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盯着那银子,咽了咽口水,但仍有些犹豫,说道:“不知大人要小人做何事?若是违法乱纪之事,小人可不敢做。”
王钦若冷哼一声,说道:“哼,只要你在祭品上做些不易察觉的手脚,事成之后,这银子便是你的,而且还有更多的赏赐。若是办砸了,哼,你知道后果!”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凶狠,语气中充满了威胁。
小厮战战兢兢地接过银子,双手微微颤抖,心中忐忑不安,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但贪欲最终战胜了恐惧,他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办好。”
与此同时,赵元俨也在为封禅大典的演练做着精心准备。他亲自来到祭祀场地,仔细检查祭祀的流程手册,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确认,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还对参与祭祀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培训,亲自指导他们的动作和礼仪,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个环节。
演练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皇宫内的广场上,布置得庄严肃穆。巨大的祭坛矗立在广场中央,四周摆满了鲜艳的鲜花和精致的祭品,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赵恒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神情威严,目光扫视着下面的演练。赵元俨站在一旁,神情专注,眼神紧紧盯着祭坛和参与演练的人员,不时地向负责祭祀的大臣们提出建议和指导。
就在演练进行到关键环节时,负责祭品的官员突然脸色大变,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他脚步急促,身体微微颤抖,脸上满是惊恐的神色。
“陛下,大事不妙!祭品……祭品出问题了!”那官员声音颤抖,几乎是喊着说道,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赵恒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龙颜大怒,怒喝道:“到底怎么回事?还不速速说来!”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震得众人心中一颤。
赵元俨心中一紧,立刻快步走上前去,仔细查看祭品。他发现,原本应该摆放整齐的祭品,竟然有几样出现了破损,而且摆放的位置也有些混乱,与事先安排的规制不符。
“陛下,臣定会彻查此事,揪出幕后黑手,给陛下一个交代。”赵元俨神色凝重地说道,微微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那几位心怀不轨的大臣,王钦若、丁谓和林特,在一旁暗自得意,脸上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但他们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惊讶和担忧的样子。
“这可如何是好?封禅大典乃是国之大事,祭品出了问题,怕是不祥之兆啊!”丁谓故意大声说道,眼神中却透着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赵元俨心中明白,这定是有人故意为之,是针对他的阴谋。他迅速下令封锁现场,声音洪亮而有力:“封锁现场,将所有参与祭品筹备的人员都控制起来,逐一进行审问,务必查出真相!”
侍卫们迅速行动起来,如猛虎般扑向祭品筹备处的人员,将他们团团围住。那被买通的小厮心中害怕,眼神闪烁不定,不时地偷瞄着王钦若等人,很快便露出了破绽。
赵元俨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常,走到小厮面前,目光如电,严厉地问道:“说,到底是谁指使你这么做的?若如实招来,或许可从轻发落。若是隐瞒不报,定严惩不贷!”
小厮吓得浑身发抖,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他看了看王钦若,又看了看赵元俨,心中天人交战。最终,在赵元俨的威严和恐惧的双重压力下,他扛不住了,将王钦若等人的阴谋和盘托出。
“陛下,此事乃枢密使王钦若、参知政事丁谓、礼部侍郎林特妄图陷害臣,他们买通小人,在祭品上动手脚,意图破坏封禅大典,还望陛下明察!”赵元俨义愤填膺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些奸臣的愤怒,身体微微颤抖着。
赵恒听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龙椅在他的愤怒下微微晃动。“大胆!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阴谋诡计,妄图破坏封禅大典,扰乱朝纲,简直是目无王法!来人,将王钦若、丁谓、林特即刻拿下,听候发落!”他的声音充满了威严,让人不寒而栗。
侍卫们迅速上前,如猛虎般扑向那几位大臣,将他们团团围住。王钦若、丁谓和林特三人脸色苍白,吓得浑身发抖,瘫倒在地,如同丧家之犬。
“陛下饶命啊!臣一时糊涂,求陛下开恩!”王钦若磕头如捣蒜,声泪俱下地求饶,额头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但丁谓还试图狡辩:“陛下,这都是误会,臣等绝无此意……是那小厮胡乱攀咬,陛下明鉴啊!”
赵元俨怒喝道:“证据确凿,岂容你等狡辩!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妄图破坏封禅大典,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其心可诛!今日之事,便是你们的罪证!”
林特也吓得脸色惨白,连连磕头:“陛下,臣知错了,求陛下网开一面……饶了臣等这一次吧。”
然而,赵恒心意已决,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绝不能姑息养奸。他冷冷地看着三人,说道:“你们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国效力,却心怀不轨,陷害忠良,扰乱朝纲。此等恶行,天理难容,绝不轻饶!待朕封禅归来,再行处置,以正国法!”
说罢,赵恒拂袖而去,留下王钦若、丁谓和林特三人瘫倒在地,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