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居住在陕西关中腹地山东庄的人们,周而复始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的日子艰辛而单调,简单而平静,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也许这里的人们将会守着黄土地一代一代地生活下去。
小说《走出黄土地》向我们讲述了从山东庄走出来的四个小伙伴的人生奋斗历程。
主人公任文鹏走出黄土地,以农协工身份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经过多年努力,当上了副矿长;司发海寒窗苦读,终于考上大学,成为矿业学院一名大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当上大学教授,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彭发平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在经历了老山前线血与火的锤炼和多年军旅生涯后,转业到地方成为审计厅一名副处长;司春来选择了经商的道路,经过多年商场打拼,成为山东庄远近闻名的私企老板。
小说以日常叙事的写作风格,把人物命运放在时代背景下,用讲故事的方式徐缓道来。以任文鹏和发妻招弟在煤矿上的工作为主线,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平凡有序的煤矿生活画卷。围绕煤矿生产,刻画出矿长老金、矿工小宝、陕南老王、矿难中死去的王胡子、董强等人物形象,通过对“冰山一角”的挖掘,真实记录下煤矿人的点点滴滴。
在结构上以时间顺序向前推进,用平行交叉的叙事向我们讲述一个时代的故事。语言通俗质朴,娓娓道来,生活化的人物描写和精确表述,显示出作者的文字功底。
小说在一些情节方面的处理较为细腻生动,比如司春来和发妻高娥、情人小琴三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以及面对利用手中职权收受贿赂、锒铛入狱的煤矿干部高峰,妻子翠翠对他一往情深、不离不弃的细节描写,令人唏嘘。
对几个女性人物的刻画,虽着墨不多也是较为成功的,比如朴实大方的招弟,气质非凡的大学教授司发海夫人乔金叶,年轻美貌、通情达理的春来的新欢小琴,和春来一起打拼却被抛弃的发妻高娥的霸气与委屈,都真实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小说创作在流派上各有千秋,现实主义小说的深刻、浪漫主义小说的悲喜剧效果、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其他还有先锋派小说、存在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等。《走出黄土地》属于自然主义文学,它力图事无巨细地描绘现实,提供生活记录,给人一种实录生活和照相式的印象,不足的地方是过于琐细的日常生活描写。例如小说中仅仅通过任文鹏将彭发平、司发海、司春来联系在一起,他们除生活上的交集外,没有涉及相互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关联略显松散。因此,小说《走出黄土地》就像是生长在原始森林的一棵枝叶繁茂的树,要让它从原始状态成为精美的艺术盆景,还需要剪枝、修饰和塑形。
多年以来,陕西的工业题材文学,尤其是煤矿题材长篇小说凤毛麟角,分析原因,主要是工业题材文学不如农村题材好写,工人们整天面对的都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没有感情色彩的矿井,描写人与机器、矿山互动,不如积淀了几千年的农村生活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走出黄土地》是一部抒写从农村到煤矿到其他行业的跳跃式跨度的小说,走出了围绕煤矿写煤矿的局限,作者把人物放在煤矿中,去写各行各业,写任文鹏的社交圈子,这就跳出了单一枯燥的矿区环境,走进开阔的社会空间。如果我们从这方面进行解读,这部小说的创作有它独特的价值。
任来虎的长篇小说《走出黄土地》前后写了四年,对于一个业余作者来说,在工作之余能够静下心来,排除各种干扰,潜心创作,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定力的,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向他表示由衷的祝贺。
亚东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