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任文鹏的家乡,就是陕西关中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农庄,人称“山东庄”。孩提时代,他常听爷爷讲述“山东庄”的奇闻逸事,至今记忆犹新。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关中地区曾经爆发大规模的民族冲突,使渭水两岸的汉民死伤无数,哀鸿遍野,由于人丁的大量减员,造成大片土地荒芜,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农业和人口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这一时期,大量的山东人逃难于此,安家落户,在龙泉河两岸,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山东庄”。历经几代人的发展,勤劳致富的“山东庄”,民国时期却成了土匪常常光顾和洗劫的对象。

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黎明时分,一帮土匪攻入“山东庄”的土城堡,把全村老少赶到祠堂前的广场上,先是打断了族人老大的双腿,接着,当着全族人的面,脱了他的裤子,捆绑在一条木凳上。土匪头目脱掉上衣,抡起皮带,狠狠地抽打族人老大的屁股,一边打,一边逼问他家里的金银到底藏在哪里。

族人老大脾性刚毅,毫不胆怯,只见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土匪头子显然被他的刚强激怒了,他们竟然用烧红了的铁铲,不停地烫在他的屁股上、脊背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焦煳味,让人惨不忍睹。

但族人老大忍住剧痛,牙齿咬得嘎嘣直响,最后使出全身力气,破口大骂:“狗日的土匪,老子走南闯北,什么人没有见过,你们这群没有人性的土匪流氓,乌合之众,一个个不得好死。”

女人、孩子们惊恐地站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他们哭哭啼啼,眼睁睁地看着司老大被土匪们折磨得皮开肉绽,最后活活地被打死了。族里的男丁们暴怒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大伙儿抄家伙,与土匪拼了,我们山东人怕谁!”

“拼了,狗日的土匪们!”男人们怒吼着拿起地上的砖块,一齐扑向拿枪的土匪,愤怒地与土匪扭打一团,有的咬掉了土匪的鼻子和耳朵,有的咬断了土匪的喉咙,怒吼声响彻天空,号叫声不绝于耳,电闪雷鸣伴随着尖利的枪声,划破夜空,全族人如暴怒的雄狮,视死如归的气势,吓退了残暴的土匪,土匪头子枪杀了几位族人后,扔下同伴的尸体,落荒而逃,边跑边喊:“这些山东人疯了,疯了!弟兄们,快跑!”

赶跑了土匪,全族人在风雨中抱头痛哭,地面上流淌的雨水渐渐地变成了血水,带着浓浓的血腥味向四周流去。族人老大的弟弟站在风雨中,抱着哥哥的遗体,仰天大吼:“哥哥啊,你死得悲壮,我们一定会给你报仇的,一定会给你报仇的啊!”

电闪雷鸣中,他抱着族人老大的遗体,咬紧牙关,迈着刚强的步伐,踩着泥泞的血水,一步一步地向祠堂走去。

族人老大的死,使“山东庄”的人们对土匪的暴行恨之入骨。司老大的弟弟后来参军入伍,走上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先后参加了中条山战役、台儿庄战役,英勇杀敌,慷慨赴死。族人老大的儿子五十年代初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南剿匪战斗中,战功卓著。

后来,任文鹏才知道,族人老大就是爷爷的伯父,他的弟弟就是爷爷的父亲,任文鹏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的太爷竟然是一位抗战英雄,家族里悲壮的故事,以及英雄辈出,让他倍感自豪。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渭北旱原的黄土地带,提倡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于是,渭水支流的龙泉河谷,跨河修建了几座大坝,形成了几座相连的大型水库。

水库建成后,枯水的季节,库底芦苇摇曳,鸟语花香。到了雨季蓄水的时候,几座相连的水库,水波荡漾,一望无边。站在大坝上远远望去,就像几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黄土高原腹地的沟壑之中,洁白的云彩映衬在蔚蓝的水面上,风光旖旎,迷人而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