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午夜后,月光如银,万籁俱寂,清冷的月光覆盖了寂静的山东庄。

农家小院里,鼾声此起彼伏。文鹏母亲本打算上炕休息,但想了想,又走出了屋子,站在院落里,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月亮。听着孩子们和他爹的鼾声,他们都睡的是那么的香甜,粮食回来了,想着这几天的生活也有了着落,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进了厨房,划根火柴,小心地点亮煤油灯,大花猫跟在她的身后,顺从地在秀英的腿上蹭来蹭去,不时回头望望院子墙角的响动,发出喵喵的叫声。

文鹏母亲从口袋里取出丈夫带回来的小麦面粉和一小袋玉米面,各盛出一碗,加点水和盐后,在瓷盆里不停地搅动,看看稀稠刚好,就放到案板边。

她从角落里取出摊煎饼的平底锅,清洗干净后,在底部垫上几块砖,架在厨房的一块平地上,到院子的麦草垛旁抱些麦草,放到厨房的一个角落,就坐了下来,准备点火后开始摊煎饼,作为全家人的早餐。

点着火后,锅底冒出青烟,烟雾顿时弥漫了整个厨房,呛得秀英用围裙捂住嘴巴不停地咳嗽,生怕吵醒了熟睡的家人,还要不停地去吹火,烟雾熏得眼泪直流。

锅热了,用油刷在油壶里蘸一点点菜籽油,轻轻地搽在锅面上后,哧啦作响,一股菜油的清香顿时弥漫了昏暗的小屋。秀英盛一瓢和好的玉米面糊,小心倒在锅中间,行动快速地握住丁字形的拐具,麻利而均匀地转了一圈又一圈后,一股股蒸汽伴着哧哧的声音直扑眼睛,幽幽的清香,也让她顿时精神了许多。摊好了第一张煎饼,她小心地折叠起来,放在案板上,用笼布轻轻地盖在上面。

煎饼,是山东人招呼客人特有的美食。但是,想吃到美味可口的煎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往往要在前一天泡点小米和玉米粒,晚上或者第二天开始用一副小磨盘磨成面浆,然后再用来烙成煎饼。吃的时候,山东庄人会卷上大葱和自己晒制的面酱,嚼在嘴里软香可口,香喷喷地味美诱人。

山东庄里,也有的妇道人家,为了给家里人改善生活,提前泡点白豆或者黑豆,推着小磨磨成豆浆,做成豆腐或者豆腐脑,去地里摘两个西红柿和辣椒炒在一起,作为调料放在碗里,然后叫孩子给左邻右舍送去一些,豆腐脑鲜美的味道,和煎饼一起吃,那可真是味美可口,唇齿留香。

鸡叫四遍的时候,东方已经亮起启明星,黎明渐渐地光临了山东庄,村子里的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此时,经过一夜的忙碌后,秀英已经将厚厚一沓子煎饼放在案板上,而自己却靠在大竹笼旁边,静静地睡着了,嘴角不时微微地翕动,一丝满足的微笑挂在脸上。

文鹏起床后准备去厕所,却看到厨房有亮光,就揉着惺忪的眼睛来到厨房,望着母亲熟睡的一幕,顿时心疼万分,刚想张口,却闭住了自己的嘴巴,取下披在身上的粗布上衣,轻轻地盖在母亲秀英的身上,把煤油灯的火苗调小了一点,静静地站在那里。

文鹏喉头哽噎得热泪直流,却想放声大哭。是啊,在这个家里,母亲勤劳持家,话语很少,却总是埋头干活,一辈子从不和父亲高声说话,从来不打骂孩子,不管日子过得如何艰难,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能很好地安排好一切事情,让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父亲和母亲的辛劳,让一家人衣食无忧,看着案板上香喷喷的一沓子煎饼,望着母亲疲惫的样子,热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

文鹏至今都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话:“男人是个耙耙,女人是个匣匣。”只有精打细算地过着日子,才会衣食无忧。想到这里,他想起了招弟,如果将来娶了她,会像母亲一样朴实无华,省吃俭用,就烧高香了。

此时,心里陡然间想起了招弟,便觉得自己的脸上有点发烫,虽然自己看不到,但感觉已经红到了耳根。

他心里默默地想着,今后自己的媳妇,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勤劳持家,也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