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库>红豆生南国>第2章 相思豆、相思情

第2章 相思豆、相思情

相思豆,学名红豆,自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问世后,几乎无人不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的这首《相思》,以女子的口吻将相思豆写得鲜活灵动。自此,世间便有了无数与红豆、与相思相关的故事。而这,又是一个关于相思豆的爱情故事。

1949年深秋,一位老人坐着轮椅,来到南平郊外一座极为普通的公墓。推他上来的年轻人远远避开,与另外两个年轻人站在一起。七子山下的路边停着一溜汽车,每辆车外都笔直地站着四个身着黑西装的男子,他们表情肃穆,身姿挺拔。这一切都彰显出这位坐轮椅的老人,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份。

“连翘,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对不起,我已经很久没来看你了。可我从未有一天忘记过你。你看这是什么?”老人自言自语着,一边缓缓从口袋里取出一只鹿皮小口袋。那只小鹿皮口袋的表皮短绒几乎被磨平,已出现裂缝与破损。显然,这只小鹿皮口袋已被老人在上衣内袋中藏了许久,且时常拿出来抚摸、打开。那些磨平的短绒,还有裂缝与破损,必定见证了老人与坟墓里那位“383号”之间发生的故事。

老人颤抖着打开小鹿皮口袋,小心翼翼地从中倒出两粒奇异的豆子,正是相思红豆。这相思子含有剧毒,只需60克,就能让一匹马在几分钟内死去;对人而言,仅需一颗果仁,便能让一个成年人即刻毙命!老人的小鹿皮口袋里装着两粒相思红豆,仅有两粒,且一模一样。经无数次抚摸,这红黑双色的相思红豆早已浸透岁月沉淀,愈发透亮,红里透黑,黑里透红,奇特无比,散发着迷人魅力,让人不禁想要伸手触摸。

他将两粒相思红豆摊开在手心,继续对着墓碑说道:“你看见这两粒相思豆了吗?当年我们一起采撷时,你6岁,我8岁。今年是1950年,我已58岁。呵呵,不过你瞧我这模样,像58岁吗?不像,我说自己98岁都有人信。当年我们采下一个相思子的豆荚,里面有四粒。你说,‘咱们一人保存两粒,等我们结婚了,就把这四粒相思红豆合在一起’。我说,‘为何要四粒?我们一人一粒便足够,一心一意’。你说,‘你不懂,你一粒,我一粒,还有咱们的孩子,一粒一个孩子,一儿一女。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家’。咱们谁都没想到,这四粒相思豆,自分开后,至今已过去40年,再也没能合在一起。这个地方是我们当年分手之处,所以当我听闻你在那边去世的消息,便在此处立了这座衣冠冢,里面放着你当时留给我的一缕青丝。一转眼,我立了这座衣冠冢。在有了你确切消息后,我多次前往那边打听你的情况,确定你真的已离世。可直到现在,我都不愿相信,四粒相思红豆真的再无合在一起的机会了。”

我们已然知晓,这位老人叫欧阳平山,又叫岩凤鸣。而这个故事,便是关于他与相思豆,以及那个叫连翘的女人的故事。那座衣冠冢的主人,连翘,一个让欧阳平山牵挂了一生一世的女人。此刻,欧阳平山的思绪,飘回到了50年前的福建南平……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位于著名风景名胜武夷山山脉北段的东南侧,恰在闽、浙、赣三省交界点上,常被称作“闽北”,有着中国南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特征。清朝末年,这里设为延建邵道,下辖3府: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延平府驻地南平,亦称南平府。

那日,延平府总兵欧阳玉树,匆匆闯进“尚书府”,也就是大清兵部尚书连仲辅的府邸。他给已回家养老的连仲辅,带来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光绪帝推行“戊戌变法”,却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反对。光绪帝本欲依靠袁世凯牵制慈禧太后这股势力,却反被袁世凯出卖,自此被慈禧太后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政变后,大权再度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患病不能理政,实则将其幽禁于西苑瀛台,使其成为无枷之囚。后来还立端王载漪之子溥隽为大阿哥,阴谋废掉光绪帝。

后花园里,两个孩子正站在相思子树旁玩耍。女孩子连翘,是连仲辅的孙女,年仅4岁。她的父亲连成奎,是大清驻台湾的镇守使,为二品大员。男孩子欧阳平山,今年6岁,他的父亲欧阳玉树是连仲辅手下的一员大将,也是其义子。欧阳玉树与连成奎关系向来亲密,欧阳平山和连翘皆称呼连仲辅为爷爷。

对这两个五六岁的孩子而言,远在千里之外听不见的枪炮声,远不及家门口的鞭炮声有吸引力。府里大人们慌慌张张的举动,丝毫未影响到他们。此时的欧阳平山和连翘,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相思子上。欧阳平山小心翼翼地采下一个豆荚,随后两个孩子一起蹲在地上。欧阳平山轻轻剥开那个黄绿色的豆荚,“啪”的一声,四粒红豆蹦了出来,滚进了花径铺着的鹅卵石缝隙里。

“哎呦。红豆豆跑了。”小连翘尖声叫道,眼中满是焦急。

“没关系,我们分头找。”欧阳平山稚嫩的脸上带着认真,语气沉稳地说道。

两个孩子立刻分头寻找起来。

“欧阳哥哥,我找到一颗了。”连翘兴奋地大喊,声音清脆响亮,小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红豆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我也捡到了一颗。不是两颗。我已经捡到两颗相思豆。”欧阳平山同样开心地回应,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

“欧阳哥哥,你不许再找了,剩下一颗我来找。”连翘娇声撒娇,小嘴微微嘟起,满脸的孩子气。

憨厚老实的欧阳平山,立刻答应了一声,直起身子。可他的眼睛却依旧在那些鹅卵石缝隙和路边的草丛里搜寻着。突然,欧阳平山眼睛一亮,那颗黑红双色的相思豆,正躺在一丛书带草的根部。他心中一动,本想立刻跑过去捡起,但转念一想,便走到连翘身边,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说道:“连翘妹妹,你觉得它会不会滚到了那边草丛里?”说着,故意用手指向相思豆所在的那丛书带草。

小姑娘果然朝着那里跑去,很快便发现了那颗相思豆,兴奋地欢呼起来:“欧阳哥哥,我也找到了第二颗。”

欧阳平山憨憨地傻笑着说:“好啊,好啊,咱们,每个人都找到两粒。”

两个孩子重新回到相思树下。欧阳平山把手里的两粒相思豆一起递给了连翘,眼中满是真诚:“给你,连翘妹妹,四粒都给你。”

连翘却摇摇头,眼神中透着一丝坚定与期待:“不,我们一人保存两粒。”

“它们是一家子兄弟姐妹,为什么要分开啊?”欧阳平山一脸懵懂,疑惑地问道。

连翘俏皮地眨眨眼睛,声音清脆悦耳:“暂时分开,以后会在一起。”

欧阳平山越发懵懂,挠了挠头问:“为什么?”

连翘突然抱住欧阳平山的脸,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然后天真无邪地说:“等我长大就嫁给你,它们就会在一起了。一粒是我,一颗是你。”

欧阳平山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结结巴巴地问:“还有两粒啊。”

“那是我们的孩子。”连翘歪着头,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

“哎哟,我大小姐。欧阳少爷。你们怎么会在这里?找得大家好苦。”几个连府的使唤丫头慌慌张张地找了过来。

“什么事啊?吴妈。”连翘若无其事地问道,一边不动声色地随手将两粒相思豆收藏起来,小小的动作里带着孩子特有的小心思。

“快跟我去书房吧。老太爷到处差人找你。”吴妈焦急地催促道。

欧阳平山也小心翼翼地收好了相思豆,一脸关切地追问:“爷爷什么事儿找连翘妹妹?”

另外一个小丫头抢着回答:“欧阳少爷,你跟我去前厅吧,欧阳大人正在前面等你。”

连翘有些不耐烦,皱着眉头问:“梅雪姐姐,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府里乱哄哄的。爷爷找我去书房,怎么不叫欧阳哥哥一起去?欧阳叔叔不在书房吗?为什么在前厅等欧阳哥哥?要带他去哪里?”一连串的问题,展现出她好奇又急切的心情。

梅雪连忙陪着笑说:“我的连翘小姐。梅雪只是个在欧阳府里跟着少爷的下人。真的不知道详情。是欧阳大人叫梅雪来找少爷的,大人刚刚从尚书大人的书房里出来,此刻在前厅等少爷回府呢。”

连翘虽满心不满意,但毕竟只是个6岁的孩子,拗不过大人,只好老老实实跟着吴妈去了书房。欧阳平山则跟在梅雪后面,朝着前厅方向走去。一路上,欧阳平山心里满是疑惑,不时回头张望,眼神中透着对连翘的担忧与不舍。他不明白大人们为何如此慌张,也不知道自己和连翘即将面临怎样的变化,小小的心被不安与期待填满。而此时的连翘,在去书房的路上,也在暗自思忖,小脑袋里充满了各种猜测,她紧紧攥着口袋里的相思豆,仿佛那是她最珍贵的宝贝,是她和欧阳哥哥之间的秘密约定。

来到书房门口,连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轻轻推开门,只见爷爷连仲辅正坐在书桌前,神色凝重。

“爷爷,您找我?”连翘怯生生地问道。

连仲辅抬起头,看到孙女,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些,招手让她过去。“乖孩子,过来坐。”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连翘走到爷爷身边,乖乖坐下,眼睛却好奇地打量着书房里的一切。她发现爷爷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几封信,还有一些文件,上面似乎写着很多字。

“连翘啊,爷爷有件事要跟你说。”连仲辅看着孙女,眼神里满是慈爱与无奈。

连翘乖巧地点点头,心里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你父亲那边的局势不太好,可能会有一些变动。”连仲辅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

“父亲怎么了?”连翘着急地问道,小脸上满是担忧。

“具体的事情你现在还不懂,总之,以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你要乖乖听话,知道吗?”连仲辅摸了摸连翘的头,语重心长地说。

连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欧阳哥哥,不知道他现在在前厅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在担心自己。

另一边,欧阳平山跟着梅雪来到前厅。他看到父亲欧阳玉树正站在那里,一脸严肃。

“父亲,您找我?”欧阳平山走上前,恭敬地说道。

欧阳玉树看着儿子,眼神里透着复杂的情绪,有担忧,也有期望。“平山啊,我们可能要离开这里了。”他的声音低沉。

“离开?为什么?那连翘妹妹呢?”欧阳平山惊讶地问道,心中涌起一阵慌乱。

“有些事情你还不明白,这是上面的安排。”欧阳玉树叹了口气,“我们必须服从。”

欧阳平山心里一阵失落,他想到了和连翘一起玩耍的日子,想到了他们刚刚一起找到的相思豆。“那我还能见到连翘妹妹吗?”他小声问道。

欧阳玉树沉默了片刻,说:“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你要记住,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好好照顾自己。”

欧阳平山心里空落落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想起了连翘说的等长大要嫁给他的话,想起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可现在,一切都好像要改变了。

从那之后,欧阳平山和连翘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阳平山跟随父亲离开了南平,踏上了未知的旅程。而连翘则留在了尚书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时常会想起欧阳哥哥,想起他们一起在相思树下的点点滴滴。她会拿出那两粒相思豆,仔细端详,仿佛能从豆子里看到欧阳哥哥的笑脸。

欧阳平山在离开南平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始终将那两粒相思豆带在身边。他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小鹿皮口袋,轻轻抚摸着红豆,回忆着和连翘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常常想,连翘现在在做什么呢?她是否也在想念自己?那些磨平的短绒,还有口袋上的裂缝,见证了他无数次的思念。

时光匆匆流逝,岁月改变了他们的模样,但那份藏在相思豆里的情感,却始终未曾改变。直到多年后的1949年深秋,欧阳平山坐着轮椅来到南平郊外的公墓,对着那座衣冠冢倾诉着自己一生的思念,而相思豆,依旧静静躺在他的手心,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跨越时空的纯真爱情。